作者:
周乐
英伟达突然曝出大动作。
据最新消息,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其初兴的云计算业务。一位直接了解情况的人士表示,英伟达已经减少了吸引企业使用这款名为 DGX Cloud 的云服务的努力。
有分析指出,该业务曾让英伟达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形成准竞争关系,这一变化缓解了英伟达与其最大客户之间的紧张关系,特别是与占其营收一半的大型云服务商的竞争压力有所减轻。
市场层面,美股周五开盘后,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特斯拉暴涨超 7%,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涨超 1%,创出历史新高。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AI) 驱动的美股科技巨头和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是支撑美股牛市的两大支柱。
英伟达缩减云计算业务
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据美国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报道,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其初兴的云计算业务。
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已经减少了吸引企业使用这款名为 DGX Cloud 的云服务的努力,并计划主要将该服务用于自身,包括为公司内部研究人员提供支持。
这一战略调整表明,英伟达在云服务领域遭遇有限需求。
英伟达云业务的收缩可能反映出其定价策略面临市场阻力。据协助多家公司谈判云业务的人士称,AI 开发者对 DGX Cloud 服务器的高价存在抵触,其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
据直接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英伟达现在将 DGX Cloud 的大部分服务器容量用于内部研发,员工使用这些服务器进行从设计新芯片到开发 AI 模型的各项工作。
英伟达 DGX Cloud 负责人 Alexis Black Bjorlin 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战略转向的说法。她表示:「我们的内部研究人员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我们的客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的策略仍然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最新季度财报中已不再说明其云支出承诺部分用于 DGX Cloud,尽管在之前几个季度都有此表述。这一披露变化暗示,英伟达不再优先考虑为外部客户提供该服务。
在此之前,英伟达曾承诺花费 130 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自家 AI 芯片,并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 1500 亿美元营收目标。
英伟达 CEO 黄仁勋曾在 2023 年初雄心勃勃地描绘 DGX Cloud 前景,希望银行、制药公司等大型企业直接向英伟达租用 AI 芯片服务器,如同从亚马逊和微软租用服务器一样。
黄仁勋在 2023 年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将让这些基础设施的访问民主化,真正让这项技术和能力变得容易获得。希望该服务能缓解当时企业客户面临的英伟达芯片服务器短缺问题。」
到 2023 年 8 月,黄仁勋向投资者表示 DGX Cloud 是 「巨大成功」。2024 年末,英伟达 CFO Colette Kress 称公司的软件业务 (她表示包括 DGX Cloud) 年化营收达 20 亿美元。
今年夏天,英伟达推出另一种云服务 DGX Cloud Lepton,这是一个 「市场平台」。
与原 DGX Cloud 不同,DGX Cloud Lepton 平台上的云服务商自主选择列出可用 GPU 服务器容量,而非英伟达签署多年合同租用容量再转租给客户。
但据此前报道,DGX Cloud Lepton 平台初期发展缓慢。多家在英伟达 DGX Cloud Lepton 平台上线的云服务商高管表示,他们认为这项新服务与自身业务形成竞争,因为它让芯片设计商与其客户建立直接关系。
「科技七巨头」 指数创新高
市场层面,美股周五开盘后,三大指数震荡分化,截至收盘,道指跌 0.59%,纳指涨 0.44%,标普 500 指数微跌 0.05%。
美国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特斯拉暴涨 7.36%,创将近三个月来最大日涨幅;微软、苹果涨超 1%,英伟达、谷歌、Meta、博通均小幅上涨。受此影响,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指数大涨超 1%,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高盛对冲基金主管 Tony Pasquariello 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当前 AI 驱动的美股科技巨头和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是支撑美股牛市的两大支柱。
报告强调,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不要与牛市对抗,但也不要在此高位追涨。短期内可以考虑利用低成本期权进行对冲,为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的下一波上涨行情做好准备。
Tony Pasquariello 指出,宽松的金融环境、强劲的财政支持、放松管制以及 AI 领域的资本支出热潮,都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显著的上行潜力。
在企业盈利方面,尽管面临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高盛预计标普 500 指数今明两年的每股收益 (EPS) 将均实现 7% 的稳健增长,分别达到 262 美元和 280 美元。
报告特别指出,企业盈利的强劲表现与悲观的宏观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5 年上半年,在 CEO 们普遍感到不确定的环境下,「标普 493」(剔除科技七巨头后的标普成分股) 的盈利同比增长了 7%,而科技七巨头的盈利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8%。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两大因素发出了美股的短期警告信号:市场的估值和资金流。
从估值来看,标普 500 指数当前基于未来 12 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高达 22 倍,这一水平处于 1980 年以来数据库中的第 96 百分位。
不过,报告补充道,高估值更多是未来回报的 「路标」,而非短期操作的做空信号,过去三年持续的高估值并未阻止市场大幅上涨。
从资金流来看,夏季支撑市场的技术性买盘动力正在减弱。系统性交易基金的仓位已经 「相当饱和」,同时股票回购在未来几个月也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短期内,资金面将不再是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