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拓展商品期货开放范围。目前,郑商所已有 7 个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实现油脂油料全品种链条对外开放,QFI 可交易范围拓展至 26 个期货、期权品种。其中,东证期货、南华期货、瑞银期货在郑商所相关品种对外开放、服务跨境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避险需求多元化,对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受国际宏观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境内外客户的跨境套保需求激增,对期货公司的专业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期货公司的国际化业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南华期货总经理助理李玲芳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在新形势下,客户的避险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宗商品的定价模式出现变化。境外产业客户以 「中国价格」 作为基准的趋势愈发明显,以境外菜油贸易为例,由于缺乏本土期货工具,越来越多的境外贸易商选择以郑商所的菜油和花生期货作为定价基准,通过 「期货价格+升贴水」 的方式锁定跨境贸易利润。此外,QFI 也积极参与郑商所的 PTA、甲醇等品种交易,寻求投资机会。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境外客户利用中国期货市场进行大宗商品套期保值、跨市场套利的需求大幅增加。境外客户对中国市场的监管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咨询、参与方式评估、入金交易及市场交割等服务环节的需求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期货公司必须具备全面且专业的服务能力。」 东证期货副总经理方世圣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境内外的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另一方面要依托公司研发优势,深入研究如 PTA 等品种所在产业链的供需情况以及交割流程,为相关产业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帮助产业客户更便利地参与期货市场。」 李玲芳称。
「经过多年积累,我们打造了一支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双语团队,精通跨境业务,既了解中国客户 『走出去』 的需求,也熟悉境外交易者 『引进来』 的标准。」 方世圣说,以 PTA 期货为例,由于它是中国独有品种,境外客户对其产品特性、交易机制、市场功能等了解有限,东证期货国际业务团队克服时差、语言障碍,打造了一套 7×24 小时境外客户服务体系,从研究到交易全方位协助境外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直击需求痛点,提供本土化服务
记者从东证期货了解到,该公司早在 2012 年就将 「国际化」 确定为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深耕国际业务。目前,东证期货新加坡子公司 (下称东证新加坡) 已具有国际三大交易所清算资格,覆盖全球股票、期货等多类交易服务。
方世圣表示,东证新加坡突出研究和技术两大核心竞争力,打通跨境通道,强化本土化服务,协助客户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为境内外客户在相关品种及相关领域构建更可靠的风险管理屏障,提供境内外双循环、宽领域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南华期货锚定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需求,为中国市场融入国际市场提供 「制度化接入点」,针对跨境产业客户的需求痛点,打造境外中介枢纽。当前,南华期货已在新加坡、阿联酋、英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大宗商品贸易核心区布局了本土化的中介服务网点,通过当地已获得境外中介会员资质的本地化团队,为全球产业客户提供从跨境套保到最终实物交割的闭环解决方案,帮助部分企业解决了区域价差风险对冲、跨境实物交割中的操作难题。
作为较早在中国期货市场布局的外资期货公司,瑞银期货在人才建设、平台搭建、客户培育等方面均有先发优势。展业十年来,瑞银期货依托集团全球业务和场内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强大背景,借助集团广泛而深厚的全球客户网络资源,专注于服务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2022 年商品期货首次向 QFII 开放,瑞银期货成为服务首单 QFII 商品期货交易的经纪商。
瑞银期货将自己的团队深度融入全球衍生品专业团队,借助集团长期参与全球资本市场的丰富经验,接洽、认识和了解集团客户,识别潜在客户,用客户习惯的语言和业务结构,将中国期货市场制度要求高效、全面、精准地介绍给境外交易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瑞银期货形成了国际领先的风险管理架构和先进的交易结算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多样化定制服务,在符合国内市场要求的同时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得到了境内外各方的认可。
当前,建设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提升 「中国价格」 影响力的呼声愈发强烈。郑商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品种范围、深化跨境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并持续优化相关制度,为期货公司拓展境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期货公司在国际业务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积极对接国际化品种对应的产业链企业,做好境外市场投教工作,努力成为境外客户熟悉并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 『桥梁』。我们还将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运用于境外客户服务,在研究服务上打造 『繁微』 智能投研平台国际版;在交易服务上,为客户提供低延迟交易系统和全球交易网络。未来,我们将持续迭代升级服务模式,以专业和韧性助力客户在全球变局中行稳致远。」 方世圣说。
瑞银期货董事长张家荣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今年以来,郑商所两度扩大 QFI 可投资期货品种范围,引发了境外交易者的广泛关注。瑞银期货也借此契机积极开展各类宣介活动,包括在境内外举办研讨会、拜访境外客户以及线上会议等,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反馈。「我们将继续发挥全球资源优势,持续为中国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助力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 张家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