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一段漫长的失速期之后,阿里云似乎终于重新找到了增长的方向。
财报中的阿里云收入有两种口径,一种是计入阿里巴巴关联公司的用云收入,一种是只计算阿里云对外售卖的收入,前者涉及到阿里巴巴集团内部采购,后者更能直观体现阿里云的收入情况。
8 月 15 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季度业绩,按照第一种口径,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的第二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为人民币 265.49 亿元 (36.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6%,上一季度同比增长 3%。
按照第二种口径,阿里云整体收入 (不计来自阿里巴巴并表业务的收入) 同比增长超过 6%,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行业周期、削减专有云项目制等原因,阿里云整体收入此前连续多个季度同比下滑。
这是否意味着,阿里云找到了新的增长密码?
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财报中表示:「本季度业绩表明我们的战略奏效。云计算业务收入实现积极增长势头,这得益于公共云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采用量提升,我们将持续投入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具体来看,阿里云本季度公共云业务实现了双位数增长,AI 相关产品收入持续录得三位数同比增长,这两项收入提升带动了云的增长。前一季度公共云业务和 AI 相关产品收入也分别实现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增长,增长势头较为可观。
利润方面,该季度内,阿里云经调整后 EBITA 收入同比增长 155%,达到人民币 23.37 亿元,而 2023 年同期为人民币 9.16 亿元。财报表示,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专注于公共云战略,并提升运营效率,但利润增长部分被对客户和技术的持续投资所抵消。
从结果来看,阿里云 「AI 驱动,公共云优先」 战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金桂财经此前分析,阿里云在战略选择中需要有所取舍,有舍才有得,而不是陷入行业内卷的漩涡,盲目跟随其他厂商的动作。
明面上,阿里云降低了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式合约类收入,追求公共云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业务,实际上是阿里云完全的战略转向,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等全方位变化,吴泳铭是少有的适合重塑阿里云的关键角色。
吴泳铭自信地表示,客户对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需求非常非常旺盛,这种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将在本财年下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可能大部分增长将由 AI 产品推动。
」 如果从整个行业来看,基于 CPU 的传统云计算的需求相对有限,大部分增长现在集中在基于 GPU 的 AI 产品开发上。因此,我认为预期增长的一半以上将由人工智能产品推动。「他说。
本季度,阿里云发布了开源模型 Qwen2-72B,该模型提升了代码、数学、推理、指令遵循、多语言理解等能力。Qwen2-72B 发布后即登顶 HuggingFace 的 Open LLM Leaderboard 开源模型榜单。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 SuperCLUE 在 2024 上半年报告中指出,Qwen2-72B 成为排名第一的中国大模型,也是全球最强的开源模型,目前,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下载量已突破 2000 万。
同时,阿里云对通义千问 9 款主力大模型大幅降价。其中,通义千问 GPT-4 级主力模型 Qwen-Long 的 API 输入价格低至 1 块钱可以买 200 万 tokens。这款模型最高支持 1 千万 tokens 长文本输入,降价后约为 GPT-4 价格的 1/400。降价激发了阿里云 AI 产品的使用量。财报披露,阿里云 AI 平台百炼的付费用户数,比上一个季度增长超过 200%。
云+AI 长期战略
在财报电话会中,吴泳铭也介绍了云+AI 长期战略的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继续优化云产品,专注于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毛利率和可扩展的公有云产品。这为阿里云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阿里云将加强云和人工智能产品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支持现有客户并在阿里云上实施新的人工智能功能,而且还使人工智能原生企业能够在阿里云平台上扩展并取得成功。
第三,阿里云将继续投资研发和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以确保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业务的增长。吴泳铭预估,从中长期来看,相信阿里云的整体收入 (不包括阿里巴巴合并子公司) 将在本财年下半年恢复两位数增长,此后将逐步加速。
」 通过密集的研发投资,我们的目标是保持盈利增长,同时将自己打造为领先的人工智能云服务提供商,拥有健康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吴泳铭如是提到。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 173.72 亿元 (23.90 亿美元),相较 2023 年同期的人民币 390.89 亿元下降 56%。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主要是对阿里云基础设施投入相关的支出增加以及计划减少直营业务等因素而导致。不论是 GPU 芯片、数据中心,还是大模型的研发,都需要海量投入,从中可见阿里巴巴对于 AI+云的投资手笔。
此外,吴泳铭也回答了关于开源和闭源的话题,他表示,在最近这波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不同的公司对于开发开源还是闭源模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阿里云本身就是云服务提供商,因此我们显然选择开发开源大型语言模型。
」 开发人员希望拥有更多控制权,他们希望有更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我们认为向开发人员提供开源大型语言模型对此有利。当然,这非常符合我们自己的战略,因为我们是云服务提供商。「他补充道。
用户使用开源模型开发他们的产品,继而选择阿里云大规模部署这些产品,这也完全符合阿里云的战略定位,阿里云正在打造新时代的云+AI 正向飞轮。(金桂财经,作者 | 张帅,编辑 | 盖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