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叠加需求大增,储能行业热闹起来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下称 《方案》) 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 亿千瓦 (180GW) 以上,带动直接投资超 2500 亿元。国家能源局表示,这一目标在考虑与 「十五五」 能源规划有效衔接的前提下,统筹了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需求和各类调节性资源规划建设情况。
「《方案》 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 『政策+市场』 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看来,中国新型储能在技术迭代、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产能优化、市场响应、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4 年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376 万千瓦/1.68 亿千瓦时,约为 「十三五」 时期末的 20 倍,较 2023 年年底增长超过 130%。然而,随着风光发电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以 2024 年为例,全国新能源利用率虽达 90% 以上,但局部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仍出现弃风弃光现象,暴露出调节能力不足的短板。《方案》 提出的 1.8 亿千瓦装机目标,意味着 2025 至 2027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将超过 1 亿千瓦,相当于当前规模的 2.5 倍。
据了解,碳酸锂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方案》 的发布对碳酸锂行业有何影响?「《方案》 的发布直接强化了需求端的预期。随着储能增长目标的抬升,市场开始重新评估锂电产业的整体需求空间,认为未来碳酸锂的消费来源将更加多元化。这种预期的上调,提升了市场对碳酸锂长期需求的信心。」 中信期货分析师王美丹认为,储能应用的广泛落地不仅意味着增量需求的释放,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需求 「缓冲」。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踏入稳健增长期,新型储能的利好正在逐渐形成碳酸锂需求的 「第二增长极」,这对于市场稳定和价格韧性都具有深远影响。
从实际影响来看,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认为,《方案》 的发布对碳酸锂的实际需求带动或较为有限。截至 2024 年年底,国内装机规模已达 78GW,按照 《方案》 的目标,2025 年至 2027 年,仍需增加 102GW。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国内装机量已接近 100GW,预计年底能突破 120GW。这也意味着,2026 年至 2027 年,储能装机量的增长压力并不大。「这样来看,《方案》 的目标还算平稳,因此即使未来储能端的增长能带来一些需求增量,也在预期之内。」 张维鑫认为,目前储能的增长还要靠市场的力量去推动,今年储能的表现比预期好,电力市场化改革、容量电价的补助等都会给储能带来增量。在此背景下,市场本身就能够给储能市场带来不少增量,因此市场应理性看待 《方案》 的发布。
「若要实现 2027 年 180GW 的目标,需在两年半内新增约 80GW,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35%。」 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也认为,从目前国内储能装机的增速来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推动尚在预期范围内。
从盘面走势来看,《方案》 发布以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稳定在 72000 元/吨附近。9 月 16 日收盘,LC2511 合约报 73180 元/吨,上涨 1.3%。
王美丹认为,近期碳酸锂期货价格在 72000 元/吨附近,主要是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再平衡。从基本面看,现阶段供需仍然处于偏紧状态,虽然供应端释放的弹性超出此前预期,但库存仍维持去化状态。供应端来看,在利润修复的带动下,产量持续回升。据 SMM 数据,截至 9 月 11 日当周,碳酸锂周度产量环比增加 544 吨。同时,库存端仍在延续去化,社会总库存环比减少超过 1500 吨,回落至 14 万吨以下。其中,贸易商和其它环节约去库 1390 吨,下游环节库存增加超 3000 吨。「这表明,在传统旺季背景下,下游企业补库意愿依然积极。」 王美丹表示,当前碳酸锂价格走势稳定,是供应扰动预期未消与下游需求补库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望后市,张维鑫认为,碳酸锂价格或将处于区间震荡态势,在下行过程中,始终有终端需求支撑,加之江西供给侧不确定性尚未彻底消除,价格仍有相应的支撑。不过,当前可能已经是市场需求的顶点,市场对未来需求能否持续向好仍存在疑虑,这是一个潜在的利空因素。同时,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复产消息虽未有最终结果,但向市场传递了复产的积极信息,也是一个潜在利空影响。因此,价格也会有回落的风险。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碳酸锂行业旺季去库趋势不变,但整体矛盾并不突出。」 余烁也认为,当前碳酸锂市场对于相关消息已经充分交易,市场关注重点仍在宁德枧下窝矿区的复产节奏及其它 7 座矿山的生产情况,若后续出现预期差,盘面或将迎来新一轮驱动,当前或维持震荡态势,建议交易者理性持仓。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