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本周,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点阵图暗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并预计 2026 年会有进一步的宽松。
然而,降息落地后,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R·斯特兰 (Michael R. Strain) 表示,美联储的立场过于鸽派,可能导致明年不得不再次加息。
美联储本月启动货币宽松周期的理由主要基于三点判断。
首先,整体就业岗位的增速放缓,强烈显示出劳动力市场走弱。过去三个月,美国平均每月仅新增 2.9 万个岗位,且 6 月就业人数出现萎缩。其次,潜在通胀正逐步回落至美联储目标水平,尽管过程较为缓慢。第三,美联储当前政策利率与不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之间差距明显。美联储估算的所谓 「中性利率」 为 3%。
斯特兰表示,在这三点上,美联储都判断有误。
首先,斯特兰指出,新增就业数据难以解读,原因在于移民数量的突然波动。当前跟上人口增长所需的就业增量可能低于每月 5 万个,甚至不排除未来因净移民流动变化,而出现所谓 「盈亏平衡」 就业增量为负的可能性,即就业净减少才能与人口变化保持一致。
美国失业率通常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最佳指标,在 8 月为 4.3%,这一水平相当低,且过去一年仅上升了 10 个基点 (0.10%)。斯特兰称,失业率既反映分子,也反映分母中移民的变化。
斯特兰指出,工资增长与失业率所传递的信息一致:增长稳健,逐步降温,表明整体新增就业数据更多反映的是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而非企业的用工需求。
如果劳动力市场如美联储所说的那样显著恶化,那么必然会伴随裁员人数的增加。但斯特兰指出,过去一年每月裁员人数保持平稳,每月约 180 万人,与 2019 年劳动力市场火热时期大体相当。
至于潜在通胀,斯特兰称他比美联储更担忧。尽管美联储在 2021 年低估了通胀威胁,但 2022 年的激进应对促使潜在通胀自当年秋季开始下降。以个人消费支出 (PCE) 平减指数衡量的核心通胀,从 2022 年春季到 2024 年春季下降了约 3 个百分点。
但在过去一年,核心 PCE 通胀几乎停滞,从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仅下降 28 个基点 (0.28%)。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夏季核心 PCE 通胀反而上升,7 月达到 2.9%,斯特兰称这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且走势错误。
这一潜在通胀的加速可能部分源自关税上调引发的一次性价格上涨。但更重要的是,消费支出,即总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依旧强劲。8 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 5%,大大超出预期。
这一趋势同样反映在经济预测中。高盛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为 2.5%,而亚特兰大联储追踪的数据显示本季度增速为 3.3%。这两个数据都高于经济的可持续潜力水平,意味着物价存在上行压力。
斯特兰认为,从劳动力市场、物价通胀、消费支出和整体经济活动来看,4.4% 的联邦基金利率并未显著抑制消费者和企业。也就是说,美联储对中性利率的估算是错误的。
若要充分抑制需求,政策利率似乎需高于 4%。但美联储计划今年将利率下调至 3.6%,并在 2026 年进一步降息。斯特兰认为,这可能在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背景下推动通胀更快上行,
那样的话,美联储今年降息,最终却会在 2026 年被迫逆转政策。
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威胁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形势更显令人担忧。FOMC 中有一名委员预计到 2025 年底再降息五次 (共计 125 个基点),这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压低至 3% 以下。斯特兰认为,如果未来美联储任命的官员也持相似观点,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令美联储明年不得不再度加息的风险上升。
斯特兰总结道,将军若用过去的打法应对当下的战局,可能输掉眼前的冲突。美联储似乎仍在回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疲弱劳动力市场和当年的低中性利率。他说,而如今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美联储对抗通胀回潮的这场新战役,尚未取得胜利。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本周,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点阵图暗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并预计 2026 年会有进一步的宽松。
然而,降息落地后,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R·斯特兰 (Michael R. Strain) 表示,美联储的立场过于鸽派,可能导致明年不得不再次加息。
美联储本月启动货币宽松周期的理由主要基于三点判断。
首先,整体就业岗位的增速放缓,强烈显示出劳动力市场走弱。过去三个月,美国平均每月仅新增 2.9 万个岗位,且 6 月就业人数出现萎缩。其次,潜在通胀正逐步回落至美联储目标水平,尽管过程较为缓慢。第三,美联储当前政策利率与不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之间差距明显。美联储估算的所谓 「中性利率」 为 3%。
斯特兰表示,在这三点上,美联储都判断有误。
首先,斯特兰指出,新增就业数据难以解读,原因在于移民数量的突然波动。当前跟上人口增长所需的就业增量可能低于每月 5 万个,甚至不排除未来因净移民流动变化,而出现所谓 「盈亏平衡」 就业增量为负的可能性,即就业净减少才能与人口变化保持一致。
美国失业率通常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最佳指标,在 8 月为 4.3%,这一水平相当低,且过去一年仅上升了 10 个基点 (0.10%)。斯特兰称,失业率既反映分子,也反映分母中移民的变化。
斯特兰指出,工资增长与失业率所传递的信息一致:增长稳健,逐步降温,表明整体新增就业数据更多反映的是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而非企业的用工需求。
如果劳动力市场如美联储所说的那样显著恶化,那么必然会伴随裁员人数的增加。但斯特兰指出,过去一年每月裁员人数保持平稳,每月约 180 万人,与 2019 年劳动力市场火热时期大体相当。
至于潜在通胀,斯特兰称他比美联储更担忧。尽管美联储在 2021 年低估了通胀威胁,但 2022 年的激进应对促使潜在通胀自当年秋季开始下降。以个人消费支出 (PCE) 平减指数衡量的核心通胀,从 2022 年春季到 2024 年春季下降了约 3 个百分点。
但在过去一年,核心 PCE 通胀几乎停滞,从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仅下降 28 个基点 (0.28%)。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夏季核心 PCE 通胀反而上升,7 月达到 2.9%,斯特兰称这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且走势错误。
这一潜在通胀的加速可能部分源自关税上调引发的一次性价格上涨。但更重要的是,消费支出,即总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依旧强劲。8 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 5%,大大超出预期。
这一趋势同样反映在经济预测中。高盛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为 2.5%,而亚特兰大联储追踪的数据显示本季度增速为 3.3%。这两个数据都高于经济的可持续潜力水平,意味着物价存在上行压力。
斯特兰认为,从劳动力市场、物价通胀、消费支出和整体经济活动来看,4.4% 的联邦基金利率并未显著抑制消费者和企业。也就是说,美联储对中性利率的估算是错误的。
若要充分抑制需求,政策利率似乎需高于 4%。但美联储计划今年将利率下调至 3.6%,并在 2026 年进一步降息。斯特兰认为,这可能在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背景下推动通胀更快上行,
那样的话,美联储今年降息,最终却会在 2026 年被迫逆转政策。
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威胁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形势更显令人担忧。FOMC 中有一名委员预计到 2025 年底再降息五次 (共计 125 个基点),这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压低至 3% 以下。斯特兰认为,如果未来美联储任命的官员也持相似观点,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令美联储明年不得不再度加息的风险上升。
斯特兰总结道,将军若用过去的打法应对当下的战局,可能输掉眼前的冲突。美联储似乎仍在回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疲弱劳动力市场和当年的低中性利率。他说,而如今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美联储对抗通胀回潮的这场新战役,尚未取得胜利。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本周,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点阵图暗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并预计 2026 年会有进一步的宽松。
然而,降息落地后,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R·斯特兰 (Michael R. Strain) 表示,美联储的立场过于鸽派,可能导致明年不得不再次加息。
美联储本月启动货币宽松周期的理由主要基于三点判断。
首先,整体就业岗位的增速放缓,强烈显示出劳动力市场走弱。过去三个月,美国平均每月仅新增 2.9 万个岗位,且 6 月就业人数出现萎缩。其次,潜在通胀正逐步回落至美联储目标水平,尽管过程较为缓慢。第三,美联储当前政策利率与不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之间差距明显。美联储估算的所谓 「中性利率」 为 3%。
斯特兰表示,在这三点上,美联储都判断有误。
首先,斯特兰指出,新增就业数据难以解读,原因在于移民数量的突然波动。当前跟上人口增长所需的就业增量可能低于每月 5 万个,甚至不排除未来因净移民流动变化,而出现所谓 「盈亏平衡」 就业增量为负的可能性,即就业净减少才能与人口变化保持一致。
美国失业率通常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最佳指标,在 8 月为 4.3%,这一水平相当低,且过去一年仅上升了 10 个基点 (0.10%)。斯特兰称,失业率既反映分子,也反映分母中移民的变化。
斯特兰指出,工资增长与失业率所传递的信息一致:增长稳健,逐步降温,表明整体新增就业数据更多反映的是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而非企业的用工需求。
如果劳动力市场如美联储所说的那样显著恶化,那么必然会伴随裁员人数的增加。但斯特兰指出,过去一年每月裁员人数保持平稳,每月约 180 万人,与 2019 年劳动力市场火热时期大体相当。
至于潜在通胀,斯特兰称他比美联储更担忧。尽管美联储在 2021 年低估了通胀威胁,但 2022 年的激进应对促使潜在通胀自当年秋季开始下降。以个人消费支出 (PCE) 平减指数衡量的核心通胀,从 2022 年春季到 2024 年春季下降了约 3 个百分点。
但在过去一年,核心 PCE 通胀几乎停滞,从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仅下降 28 个基点 (0.28%)。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夏季核心 PCE 通胀反而上升,7 月达到 2.9%,斯特兰称这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且走势错误。
这一潜在通胀的加速可能部分源自关税上调引发的一次性价格上涨。但更重要的是,消费支出,即总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依旧强劲。8 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 5%,大大超出预期。
这一趋势同样反映在经济预测中。高盛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为 2.5%,而亚特兰大联储追踪的数据显示本季度增速为 3.3%。这两个数据都高于经济的可持续潜力水平,意味着物价存在上行压力。
斯特兰认为,从劳动力市场、物价通胀、消费支出和整体经济活动来看,4.4% 的联邦基金利率并未显著抑制消费者和企业。也就是说,美联储对中性利率的估算是错误的。
若要充分抑制需求,政策利率似乎需高于 4%。但美联储计划今年将利率下调至 3.6%,并在 2026 年进一步降息。斯特兰认为,这可能在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背景下推动通胀更快上行,
那样的话,美联储今年降息,最终却会在 2026 年被迫逆转政策。
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威胁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形势更显令人担忧。FOMC 中有一名委员预计到 2025 年底再降息五次 (共计 125 个基点),这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压低至 3% 以下。斯特兰认为,如果未来美联储任命的官员也持相似观点,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令美联储明年不得不再度加息的风险上升。
斯特兰总结道,将军若用过去的打法应对当下的战局,可能输掉眼前的冲突。美联储似乎仍在回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疲弱劳动力市场和当年的低中性利率。他说,而如今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美联储对抗通胀回潮的这场新战役,尚未取得胜利。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本周,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点阵图暗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并预计 2026 年会有进一步的宽松。
然而,降息落地后,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R·斯特兰 (Michael R. Strain) 表示,美联储的立场过于鸽派,可能导致明年不得不再次加息。
美联储本月启动货币宽松周期的理由主要基于三点判断。
首先,整体就业岗位的增速放缓,强烈显示出劳动力市场走弱。过去三个月,美国平均每月仅新增 2.9 万个岗位,且 6 月就业人数出现萎缩。其次,潜在通胀正逐步回落至美联储目标水平,尽管过程较为缓慢。第三,美联储当前政策利率与不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之间差距明显。美联储估算的所谓 「中性利率」 为 3%。
斯特兰表示,在这三点上,美联储都判断有误。
首先,斯特兰指出,新增就业数据难以解读,原因在于移民数量的突然波动。当前跟上人口增长所需的就业增量可能低于每月 5 万个,甚至不排除未来因净移民流动变化,而出现所谓 「盈亏平衡」 就业增量为负的可能性,即就业净减少才能与人口变化保持一致。
美国失业率通常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最佳指标,在 8 月为 4.3%,这一水平相当低,且过去一年仅上升了 10 个基点 (0.10%)。斯特兰称,失业率既反映分子,也反映分母中移民的变化。
斯特兰指出,工资增长与失业率所传递的信息一致:增长稳健,逐步降温,表明整体新增就业数据更多反映的是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而非企业的用工需求。
如果劳动力市场如美联储所说的那样显著恶化,那么必然会伴随裁员人数的增加。但斯特兰指出,过去一年每月裁员人数保持平稳,每月约 180 万人,与 2019 年劳动力市场火热时期大体相当。
至于潜在通胀,斯特兰称他比美联储更担忧。尽管美联储在 2021 年低估了通胀威胁,但 2022 年的激进应对促使潜在通胀自当年秋季开始下降。以个人消费支出 (PCE) 平减指数衡量的核心通胀,从 2022 年春季到 2024 年春季下降了约 3 个百分点。
但在过去一年,核心 PCE 通胀几乎停滞,从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仅下降 28 个基点 (0.28%)。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夏季核心 PCE 通胀反而上升,7 月达到 2.9%,斯特兰称这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且走势错误。
这一潜在通胀的加速可能部分源自关税上调引发的一次性价格上涨。但更重要的是,消费支出,即总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依旧强劲。8 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 5%,大大超出预期。
这一趋势同样反映在经济预测中。高盛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为 2.5%,而亚特兰大联储追踪的数据显示本季度增速为 3.3%。这两个数据都高于经济的可持续潜力水平,意味着物价存在上行压力。
斯特兰认为,从劳动力市场、物价通胀、消费支出和整体经济活动来看,4.4% 的联邦基金利率并未显著抑制消费者和企业。也就是说,美联储对中性利率的估算是错误的。
若要充分抑制需求,政策利率似乎需高于 4%。但美联储计划今年将利率下调至 3.6%,并在 2026 年进一步降息。斯特兰认为,这可能在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背景下推动通胀更快上行,
那样的话,美联储今年降息,最终却会在 2026 年被迫逆转政策。
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威胁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形势更显令人担忧。FOMC 中有一名委员预计到 2025 年底再降息五次 (共计 125 个基点),这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压低至 3% 以下。斯特兰认为,如果未来美联储任命的官员也持相似观点,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令美联储明年不得不再度加息的风险上升。
斯特兰总结道,将军若用过去的打法应对当下的战局,可能输掉眼前的冲突。美联储似乎仍在回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疲弱劳动力市场和当年的低中性利率。他说,而如今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美联储对抗通胀回潮的这场新战役,尚未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