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2025 年 9 月 23 日
过户登记办结!智元恒岳正式入主上纬新材

过户登记办结!智元恒岳正式入主上纬新材

2025 年 9 月 23 日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2025 年 9 月 23 日

金银比翼齐飞,花旗再度上调金价预期,看好铜铝接棒大涨!

2025 年 9 月 23 日
广告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2025 年 9 月 23 日
「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蔡国强现场感言曝光,央视记者探访:3天后现场仍有痕迹!当地村民:事发地离青稞种植地仅300多米

「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蔡国强现场感言曝光,央视记者探访:3 天后现场仍有痕迹!当地村民:事发地离青稞种植地仅 300 多米

2025 年 9 月 23 日

【财经分析】 需求高度有限 成本支撑较强 黑色系四季度或稳中趋好

2025 年 9 月 23 日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 标的指数飘红,机构称震荡慢牛的核心驱动逻辑并未改变

2025 年 9 月 23 日
年内第六次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

年内第六次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

2025 年 9 月 23 日

陈锦泉、董承非、谢治宇 最新研判

2025 年 9 月 23 日

又一位美联储鹰派官员发声: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有限

2025 年 9 月 23 日
西安11岁男孩坠入小区10多米深井身亡,物业仅设泡沫隔离物遮挡,3人已被控制!记者实探:小区曾烂尾十年,至今多处仍在施工

西安 11 岁男孩坠入小区 10 多米深井身亡,物业仅设泡沫隔离物遮挡,3 人已被控制!记者实探:小区曾烂尾十年,至今多处仍在施工

2025 年 9 月 23 日
季节性疲软对阵美联储降息,纳指面临方向抉择

季节性疲软对阵美联储降息,纳指面临方向抉择

2025 年 9 月 23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23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23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本轮科技牛已持续一段时间,龙头股也不断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本轮行情能持续多久及后续上涨空间如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回顾 A 股市场历史上的两轮科技股牛市——2013 年至 2015 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催生的科技股牛市 (以下简称 「互联网牛」),以及 2019 年至 2021 年由新能源和半导体引领的赛道股牛市 (以下简称 「赛道牛」),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维度一:行情在时空维度仍有演绎空间

  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589.73% 和 201.81%;而中证科技 100 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457.03% 和 156.04%。截至今年 9 月 18 日,自 2024 年的低点算起,上述两个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113.67% 和 110.35%。从指数角度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上涨空间。不过,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在低点翻倍后,均出现了较为剧烈的调整,这点不可不察。

  从行业涨幅来看,「互联网牛」 中,有 31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均超 100%,计算机指数更是暴涨近 8 倍;「赛道牛」 中,有 19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超 100%,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超 3 倍。本轮行情目前只有 6 个行业实现翻倍,其中通信指数涨超 180%。显然,从领涨行业的涨幅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空间。

  天风证券表示,从市场高度看,2013 年 6 月 25 日至 2015 年末,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峰值为 446%;本轮行情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为 110%(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9 月 5 日期间),仅约上一轮峰值的 1/4,指数层面或仍有上行空间。

  行情持续时间也是重要参考。此前两轮牛市从低点到高点,均维持在 3 年,本轮牛市从 2024 年低点算起,仅持续了 1 年半左右。

  维度二:交易拥挤度已处在历史高位

  交易拥挤度也是衡量市场流动性以及风险的重要指标。2025 年以来,TMT 板块累计成交额接近 9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 2024 年全年增长近 20%。

  从交易占比看,今年 TMT 板块成交额占 A 股的比例一度超过 46%,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逼近 2000 年以来的最高值。

  TMT 板块的加权换手率更高,年内峰值一度接近 5.8%,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这种交易集中度在个股层面更为明显,年内累计成交额前 20 名有多达 12 只是 TMT 板块个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等累计成交额均超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科技类公司,科技股的 「头部效应」 会更加凸显。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科技股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前期高点。截至 8 月末,科技成交额占比 40.7%,略低于 2 月的 45% 以上,但已超过 2024 年 10 月期间的 38.5%。第四波科技行情在时间和幅度上已演绎充分,短期面临拥挤风险,但盘整后仍看好第五波行情演绎。

  高盛认为,交易数据虽惊人,但多为单维度数据且受 「近因偏差」 影响;成交量激增,但大量成交来自量化高频交易;两融余额已超 2015 年峰值,但占市值比重仍较当年低 50%。「A 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 更能量化市场风险偏好,该指标显示,近期情绪指标虽走高,但远未达到 2015 年中或 2020 年末的亢奋水平。若情绪指标回到 2015 年、2020 年高点,对应沪深 300 指数点位约 5350 点、5800 点,较当前分别高 18%、27%。

  维度三:流动性盛宴推动估值上涨

  TMT 板块的高估值对行情有压制作用。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计算机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93 倍,电子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70 倍,传媒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49 倍,通信行业指数市盈率超过 47 倍。但对比历史,上述四大行业最新市盈率仍不是历史最高,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市盈率均处于历史百分位的 50% 左右,传媒指数则不到 20%。在 「互联网牛」 巅峰时,上述四大行业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科技股的市值也出现大幅上扬。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A 股 TMT 板块总市值突破 23 万亿元,占 A 股总市值的比例升至超 22%,创出历史新高。电子行业 A 股市值接近 13 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取代银行业成为 A 股市值第一大行业。千亿市值的 TMT 板块个股数量也出现井喷,最新达到 34 只,年内最多达到 36 只,为历史最高。

  对于高估值担忧,高盛指出,由流动性推动、估值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独有。在涵盖全球超过 90% 市值的发达与新兴市场中,前十大股市中有 8 个目前处于或接近历史高点,估值也处于区间上限。相比之下,中国离岸与 A 股市场分别比其历史高点低 36% 和 22%。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表现分化也是全球现象。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目前处于 5 年低点,多数发达与新兴市场的市值/GDP 比率已升至历史新高,市盈率扩张贡献了 MSCI 所有国家指数自新冠疫情以来约 70% 的涨幅。这表明 「流动性」 才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上涨的主要推手,中国只是较晚加入这轮全球 「流动性盛宴」。

  相比之下,本轮科技牛在基本面更为优质,且具备业绩牛的特征,这进一步助推市场走高。以 AI 算力产业链为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因 800G/1.6T 光模块需求激增,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寒武纪-U 等芯片企业也因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业绩预期持续上修。

  维度四:机构配置比例未达历史峰值

  机构配置也是决定行情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关键因素。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 TMT 板块个股市值超 1.6 万亿元,连创新高。

  从持股比例来看,天风证券近期统计了公募基金对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四大行业的平均持股比例。上一轮科技牛市中,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最高达 8.28%,而截至今年半年报,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为 5.73%,约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的 70%,显示公募基金或仍有加仓空间。若后续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机构仓位提升有望成为推动科技行情进一步演绎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与前两轮科技牛市相比,本轮行情在时间、空间、估值水平、机构持仓水平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然而,目前的交易拥挤度以及结构性高估值的情况均已超过以往,显示出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迹象。不过,考虑到近年来科技股的快速扩容以及高速成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合理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137)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本轮科技牛已持续一段时间,龙头股也不断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本轮行情能持续多久及后续上涨空间如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回顾 A 股市场历史上的两轮科技股牛市——2013 年至 2015 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催生的科技股牛市 (以下简称 「互联网牛」),以及 2019 年至 2021 年由新能源和半导体引领的赛道股牛市 (以下简称 「赛道牛」),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维度一:行情在时空维度仍有演绎空间

  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589.73% 和 201.81%;而中证科技 100 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457.03% 和 156.04%。截至今年 9 月 18 日,自 2024 年的低点算起,上述两个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113.67% 和 110.35%。从指数角度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上涨空间。不过,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在低点翻倍后,均出现了较为剧烈的调整,这点不可不察。

  从行业涨幅来看,「互联网牛」 中,有 31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均超 100%,计算机指数更是暴涨近 8 倍;「赛道牛」 中,有 19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超 100%,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超 3 倍。本轮行情目前只有 6 个行业实现翻倍,其中通信指数涨超 180%。显然,从领涨行业的涨幅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空间。

  天风证券表示,从市场高度看,2013 年 6 月 25 日至 2015 年末,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峰值为 446%;本轮行情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为 110%(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9 月 5 日期间),仅约上一轮峰值的 1/4,指数层面或仍有上行空间。

  行情持续时间也是重要参考。此前两轮牛市从低点到高点,均维持在 3 年,本轮牛市从 2024 年低点算起,仅持续了 1 年半左右。

  维度二:交易拥挤度已处在历史高位

  交易拥挤度也是衡量市场流动性以及风险的重要指标。2025 年以来,TMT 板块累计成交额接近 9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 2024 年全年增长近 20%。

  从交易占比看,今年 TMT 板块成交额占 A 股的比例一度超过 46%,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逼近 2000 年以来的最高值。

  TMT 板块的加权换手率更高,年内峰值一度接近 5.8%,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这种交易集中度在个股层面更为明显,年内累计成交额前 20 名有多达 12 只是 TMT 板块个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等累计成交额均超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科技类公司,科技股的 「头部效应」 会更加凸显。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科技股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前期高点。截至 8 月末,科技成交额占比 40.7%,略低于 2 月的 45% 以上,但已超过 2024 年 10 月期间的 38.5%。第四波科技行情在时间和幅度上已演绎充分,短期面临拥挤风险,但盘整后仍看好第五波行情演绎。

  高盛认为,交易数据虽惊人,但多为单维度数据且受 「近因偏差」 影响;成交量激增,但大量成交来自量化高频交易;两融余额已超 2015 年峰值,但占市值比重仍较当年低 50%。「A 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 更能量化市场风险偏好,该指标显示,近期情绪指标虽走高,但远未达到 2015 年中或 2020 年末的亢奋水平。若情绪指标回到 2015 年、2020 年高点,对应沪深 300 指数点位约 5350 点、5800 点,较当前分别高 18%、27%。

  维度三:流动性盛宴推动估值上涨

  TMT 板块的高估值对行情有压制作用。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计算机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93 倍,电子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70 倍,传媒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49 倍,通信行业指数市盈率超过 47 倍。但对比历史,上述四大行业最新市盈率仍不是历史最高,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市盈率均处于历史百分位的 50% 左右,传媒指数则不到 20%。在 「互联网牛」 巅峰时,上述四大行业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科技股的市值也出现大幅上扬。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A 股 TMT 板块总市值突破 23 万亿元,占 A 股总市值的比例升至超 22%,创出历史新高。电子行业 A 股市值接近 13 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取代银行业成为 A 股市值第一大行业。千亿市值的 TMT 板块个股数量也出现井喷,最新达到 34 只,年内最多达到 36 只,为历史最高。

  对于高估值担忧,高盛指出,由流动性推动、估值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独有。在涵盖全球超过 90% 市值的发达与新兴市场中,前十大股市中有 8 个目前处于或接近历史高点,估值也处于区间上限。相比之下,中国离岸与 A 股市场分别比其历史高点低 36% 和 22%。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表现分化也是全球现象。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目前处于 5 年低点,多数发达与新兴市场的市值/GDP 比率已升至历史新高,市盈率扩张贡献了 MSCI 所有国家指数自新冠疫情以来约 70% 的涨幅。这表明 「流动性」 才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上涨的主要推手,中国只是较晚加入这轮全球 「流动性盛宴」。

  相比之下,本轮科技牛在基本面更为优质,且具备业绩牛的特征,这进一步助推市场走高。以 AI 算力产业链为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因 800G/1.6T 光模块需求激增,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寒武纪-U 等芯片企业也因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业绩预期持续上修。

  维度四:机构配置比例未达历史峰值

  机构配置也是决定行情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关键因素。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 TMT 板块个股市值超 1.6 万亿元,连创新高。

  从持股比例来看,天风证券近期统计了公募基金对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四大行业的平均持股比例。上一轮科技牛市中,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最高达 8.28%,而截至今年半年报,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为 5.73%,约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的 70%,显示公募基金或仍有加仓空间。若后续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机构仓位提升有望成为推动科技行情进一步演绎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与前两轮科技牛市相比,本轮行情在时间、空间、估值水平、机构持仓水平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然而,目前的交易拥挤度以及结构性高估值的情况均已超过以往,显示出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迹象。不过,考虑到近年来科技股的快速扩容以及高速成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合理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137)

YOU MAY ALSO LIKE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年内第六次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本轮科技牛已持续一段时间,龙头股也不断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本轮行情能持续多久及后续上涨空间如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回顾 A 股市场历史上的两轮科技股牛市——2013 年至 2015 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催生的科技股牛市 (以下简称 「互联网牛」),以及 2019 年至 2021 年由新能源和半导体引领的赛道股牛市 (以下简称 「赛道牛」),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维度一:行情在时空维度仍有演绎空间

  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589.73% 和 201.81%;而中证科技 100 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457.03% 和 156.04%。截至今年 9 月 18 日,自 2024 年的低点算起,上述两个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113.67% 和 110.35%。从指数角度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上涨空间。不过,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在低点翻倍后,均出现了较为剧烈的调整,这点不可不察。

  从行业涨幅来看,「互联网牛」 中,有 31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均超 100%,计算机指数更是暴涨近 8 倍;「赛道牛」 中,有 19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超 100%,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超 3 倍。本轮行情目前只有 6 个行业实现翻倍,其中通信指数涨超 180%。显然,从领涨行业的涨幅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空间。

  天风证券表示,从市场高度看,2013 年 6 月 25 日至 2015 年末,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峰值为 446%;本轮行情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为 110%(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9 月 5 日期间),仅约上一轮峰值的 1/4,指数层面或仍有上行空间。

  行情持续时间也是重要参考。此前两轮牛市从低点到高点,均维持在 3 年,本轮牛市从 2024 年低点算起,仅持续了 1 年半左右。

  维度二:交易拥挤度已处在历史高位

  交易拥挤度也是衡量市场流动性以及风险的重要指标。2025 年以来,TMT 板块累计成交额接近 9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 2024 年全年增长近 20%。

  从交易占比看,今年 TMT 板块成交额占 A 股的比例一度超过 46%,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逼近 2000 年以来的最高值。

  TMT 板块的加权换手率更高,年内峰值一度接近 5.8%,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这种交易集中度在个股层面更为明显,年内累计成交额前 20 名有多达 12 只是 TMT 板块个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等累计成交额均超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科技类公司,科技股的 「头部效应」 会更加凸显。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科技股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前期高点。截至 8 月末,科技成交额占比 40.7%,略低于 2 月的 45% 以上,但已超过 2024 年 10 月期间的 38.5%。第四波科技行情在时间和幅度上已演绎充分,短期面临拥挤风险,但盘整后仍看好第五波行情演绎。

  高盛认为,交易数据虽惊人,但多为单维度数据且受 「近因偏差」 影响;成交量激增,但大量成交来自量化高频交易;两融余额已超 2015 年峰值,但占市值比重仍较当年低 50%。「A 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 更能量化市场风险偏好,该指标显示,近期情绪指标虽走高,但远未达到 2015 年中或 2020 年末的亢奋水平。若情绪指标回到 2015 年、2020 年高点,对应沪深 300 指数点位约 5350 点、5800 点,较当前分别高 18%、27%。

  维度三:流动性盛宴推动估值上涨

  TMT 板块的高估值对行情有压制作用。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计算机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93 倍,电子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70 倍,传媒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49 倍,通信行业指数市盈率超过 47 倍。但对比历史,上述四大行业最新市盈率仍不是历史最高,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市盈率均处于历史百分位的 50% 左右,传媒指数则不到 20%。在 「互联网牛」 巅峰时,上述四大行业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科技股的市值也出现大幅上扬。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A 股 TMT 板块总市值突破 23 万亿元,占 A 股总市值的比例升至超 22%,创出历史新高。电子行业 A 股市值接近 13 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取代银行业成为 A 股市值第一大行业。千亿市值的 TMT 板块个股数量也出现井喷,最新达到 34 只,年内最多达到 36 只,为历史最高。

  对于高估值担忧,高盛指出,由流动性推动、估值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独有。在涵盖全球超过 90% 市值的发达与新兴市场中,前十大股市中有 8 个目前处于或接近历史高点,估值也处于区间上限。相比之下,中国离岸与 A 股市场分别比其历史高点低 36% 和 22%。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表现分化也是全球现象。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目前处于 5 年低点,多数发达与新兴市场的市值/GDP 比率已升至历史新高,市盈率扩张贡献了 MSCI 所有国家指数自新冠疫情以来约 70% 的涨幅。这表明 「流动性」 才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上涨的主要推手,中国只是较晚加入这轮全球 「流动性盛宴」。

  相比之下,本轮科技牛在基本面更为优质,且具备业绩牛的特征,这进一步助推市场走高。以 AI 算力产业链为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因 800G/1.6T 光模块需求激增,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寒武纪-U 等芯片企业也因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业绩预期持续上修。

  维度四:机构配置比例未达历史峰值

  机构配置也是决定行情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关键因素。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 TMT 板块个股市值超 1.6 万亿元,连创新高。

  从持股比例来看,天风证券近期统计了公募基金对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四大行业的平均持股比例。上一轮科技牛市中,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最高达 8.28%,而截至今年半年报,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为 5.73%,约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的 70%,显示公募基金或仍有加仓空间。若后续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机构仓位提升有望成为推动科技行情进一步演绎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与前两轮科技牛市相比,本轮行情在时间、空间、估值水平、机构持仓水平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然而,目前的交易拥挤度以及结构性高估值的情况均已超过以往,显示出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迹象。不过,考虑到近年来科技股的快速扩容以及高速成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合理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137)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本轮科技牛已持续一段时间,龙头股也不断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本轮行情能持续多久及后续上涨空间如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回顾 A 股市场历史上的两轮科技股牛市——2013 年至 2015 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催生的科技股牛市 (以下简称 「互联网牛」),以及 2019 年至 2021 年由新能源和半导体引领的赛道股牛市 (以下简称 「赛道牛」),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维度一:行情在时空维度仍有演绎空间

  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589.73% 和 201.81%;而中证科技 100 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457.03% 和 156.04%。截至今年 9 月 18 日,自 2024 年的低点算起,上述两个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为 113.67% 和 110.35%。从指数角度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上涨空间。不过,在此前两轮牛市中,创业板指在低点翻倍后,均出现了较为剧烈的调整,这点不可不察。

  从行业涨幅来看,「互联网牛」 中,有 31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均超 100%,计算机指数更是暴涨近 8 倍;「赛道牛」 中,有 19 个申万行业指数最大涨幅超 100%,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超 3 倍。本轮行情目前只有 6 个行业实现翻倍,其中通信指数涨超 180%。显然,从领涨行业的涨幅来看,本轮科技牛仍有空间。

  天风证券表示,从市场高度看,2013 年 6 月 25 日至 2015 年末,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峰值为 446%;本轮行情涨幅前 10 名的二级行业平均涨幅为 110%(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9 月 5 日期间),仅约上一轮峰值的 1/4,指数层面或仍有上行空间。

  行情持续时间也是重要参考。此前两轮牛市从低点到高点,均维持在 3 年,本轮牛市从 2024 年低点算起,仅持续了 1 年半左右。

  维度二:交易拥挤度已处在历史高位

  交易拥挤度也是衡量市场流动性以及风险的重要指标。2025 年以来,TMT 板块累计成交额接近 9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 2024 年全年增长近 20%。

  从交易占比看,今年 TMT 板块成交额占 A 股的比例一度超过 46%,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逼近 2000 年以来的最高值。

  TMT 板块的加权换手率更高,年内峰值一度接近 5.8%,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这种交易集中度在个股层面更为明显,年内累计成交额前 20 名有多达 12 只是 TMT 板块个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等累计成交额均超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科技类公司,科技股的 「头部效应」 会更加凸显。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科技股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前期高点。截至 8 月末,科技成交额占比 40.7%,略低于 2 月的 45% 以上,但已超过 2024 年 10 月期间的 38.5%。第四波科技行情在时间和幅度上已演绎充分,短期面临拥挤风险,但盘整后仍看好第五波行情演绎。

  高盛认为,交易数据虽惊人,但多为单维度数据且受 「近因偏差」 影响;成交量激增,但大量成交来自量化高频交易;两融余额已超 2015 年峰值,但占市值比重仍较当年低 50%。「A 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 更能量化市场风险偏好,该指标显示,近期情绪指标虽走高,但远未达到 2015 年中或 2020 年末的亢奋水平。若情绪指标回到 2015 年、2020 年高点,对应沪深 300 指数点位约 5350 点、5800 点,较当前分别高 18%、27%。

  维度三:流动性盛宴推动估值上涨

  TMT 板块的高估值对行情有压制作用。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计算机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93 倍,电子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70 倍,传媒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超过 49 倍,通信行业指数市盈率超过 47 倍。但对比历史,上述四大行业最新市盈率仍不是历史最高,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市盈率均处于历史百分位的 50% 左右,传媒指数则不到 20%。在 「互联网牛」 巅峰时,上述四大行业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科技股的市值也出现大幅上扬。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A 股 TMT 板块总市值突破 23 万亿元,占 A 股总市值的比例升至超 22%,创出历史新高。电子行业 A 股市值接近 13 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取代银行业成为 A 股市值第一大行业。千亿市值的 TMT 板块个股数量也出现井喷,最新达到 34 只,年内最多达到 36 只,为历史最高。

  对于高估值担忧,高盛指出,由流动性推动、估值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独有。在涵盖全球超过 90% 市值的发达与新兴市场中,前十大股市中有 8 个目前处于或接近历史高点,估值也处于区间上限。相比之下,中国离岸与 A 股市场分别比其历史高点低 36% 和 22%。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表现分化也是全球现象。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目前处于 5 年低点,多数发达与新兴市场的市值/GDP 比率已升至历史新高,市盈率扩张贡献了 MSCI 所有国家指数自新冠疫情以来约 70% 的涨幅。这表明 「流动性」 才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上涨的主要推手,中国只是较晚加入这轮全球 「流动性盛宴」。

  相比之下,本轮科技牛在基本面更为优质,且具备业绩牛的特征,这进一步助推市场走高。以 AI 算力产业链为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因 800G/1.6T 光模块需求激增,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寒武纪-U 等芯片企业也因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业绩预期持续上修。

  维度四:机构配置比例未达历史峰值

  机构配置也是决定行情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关键因素。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 TMT 板块个股市值超 1.6 万亿元,连创新高。

  从持股比例来看,天风证券近期统计了公募基金对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四大行业的平均持股比例。上一轮科技牛市中,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最高达 8.28%,而截至今年半年报,TMT 行业公募基金平均持股比例为 5.73%,约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的 70%,显示公募基金或仍有加仓空间。若后续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机构仓位提升有望成为推动科技行情进一步演绎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与前两轮科技牛市相比,本轮行情在时间、空间、估值水平、机构持仓水平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然而,目前的交易拥挤度以及结构性高估值的情况均已超过以往,显示出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迹象。不过,考虑到近年来科技股的快速扩容以及高速成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合理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四大维度对比三轮行情 科技股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137)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过户登记办结!智元恒岳正式入主上纬新材

过户登记办结!智元恒岳正式入主上纬新材

2025 年 9 月 23 日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2025 年 9 月 23 日

金银比翼齐飞,花旗再度上调金价预期,看好铜铝接棒大涨!

2025 年 9 月 23 日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2025 年 9 月 23 日
「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蔡国强现场感言曝光,央视记者探访:3天后现场仍有痕迹!当地村民:事发地离青稞种植地仅300多米

「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蔡国强现场感言曝光,央视记者探访:3 天后现场仍有痕迹!当地村民:事发地离青稞种植地仅 300 多米

2025 年 9 月 23 日

【财经分析】 需求高度有限 成本支撑较强 黑色系四季度或稳中趋好

2025 年 9 月 23 日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 标的指数飘红,机构称震荡慢牛的核心驱动逻辑并未改变

2025 年 9 月 23 日
年内第六次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

年内第六次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不作调整

2025 年 9 月 23 日

陈锦泉、董承非、谢治宇 最新研判

2025 年 9 月 23 日

又一位美联储鹰派官员发声: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有限

2025 年 9 月 23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过户登记办结!智元恒岳正式入主上纬新材
  •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分化与冷热不均
  • 金银比翼齐飞,花旗再度上调金价预期,看好铜铝接棒大涨!
  •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 「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蔡国强现场感言曝光,央视记者探访:3 天后现场仍有痕迹!当地村民:事发地离青稞种植地仅 300 多米
  • 【财经分析】 需求高度有限 成本支撑较强 黑色系四季度或稳中趋好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