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行情」 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变化显著,指数化基金成市场焦点。宽基指数屡创新高,相关 ETF 发行火热,成资金配置核心。基金公司发力指数基金,新发产品中其数量占比高,ETF 规模年内新增超 1.5 万亿元。中央汇金增持 ETF 提振信心,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均看好,在当前牛市背景下,借道指数投资深入人心。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彭水萍
「9・24 行情」 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产品结构来看,指数化基金备受市场关注,一方面,宽基指数屡创阶段新高;另一方面,相关 ETF 的发行也是各家基金公司发力的重点,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都非常看重这一品类的配置机会,ETF 越来越成为各路资金参与 A 股投资的配置核心。
宽基指数纷纷创出阶段新高,指数基金受益匪浅
2024 年 9 月 24 日 9 点,在 A 股开盘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等一系列超预期政策组合拳,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市场热情迅速被点燃,当日上证指数大涨 4.15%,创业板指涨 5.54%。此后,A 股经历了连续 5 个交易日的大涨,这波行情也被称为 「9・24 行情」。如今一年过去了,这波行情仍在路上。
对比行情启动前的指数点位,各大宽基指数都创下阶段新高,有的甚至创下历史新高。在宽基指数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公募基金不仅是重要的推手,也是其中的受益方。
Wind 统计显示,去年 9 月 24 日以来,截至今年 9 月 19 日,北证 50 指数已经创出历史新高。除北证 50 指数外,科创 100 指数是本轮行情以来涨幅最大的宽基指数,期间大涨 114%。此外,在此期间翻倍的指数还有创业板指、科创 50 指数。这也使得一众公募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获得丰厚的回报。
来源:Wind
事实上,在去年 9 月 24 日之前,指数型基金就已经被市场寄予厚望,这不仅是因为投资者迫切需要通过指数 「止血」 的方式结束长时间的下跌,更希望通过指数化投资的方式,降低自己的收益波动,也为了减少选股焦虑。
彼时,中证 A500、科创综指等新指数陆续发布,产品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首批中证 A500ETF 从上报材料到获批仅用 1 天时间,获批后不到一周即宣布开售,刷新了基金发行的速度纪录。
公开数据显示,10 只首批中证 A500ETF 首募规模均达到 20 亿元上限,合计募集金额超 200 亿元,创造了单一 ETF 发行即超募的纪录。基金公司通过比例配售方式分配额度,部分产品甚至出现 「7 天翻倍」 的火爆行情,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中证 A500ETF 的追捧。
在此之后,市场也逐渐开始关注在 「新质生产力」 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包括机构在内,也都开始把投研的视角向这些领域倾斜,直到现在,科技主线依然活跃,而相关指数基金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被动指数型基金为近一年发行数量最多的产品
围绕指数基金,基金公司也开始重点进行持续营销和产品新发,这也是过去一年里基金公司产品线发生的较大变化。在基金公司最近一年的新发产品中,指数型基金的数量及占比普遍较高。
Wind 统计显示,去年 9 月 24 日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合计发行了 2333 只基金 (统计所有份额)。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的数量为 883 只,在所有类型基金中数量最多,排在第二的是偏股混合型基金的 430 只。
在指数型基金中,ETF 基金的发展呈现加速态势。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 18 日,全市场 ETF 规模从去年年末的 3.73 万亿元增加至 5.31 万亿元,年内新增规模超过 1.5 万亿元。从 ETF 市场万亿规模突破的时间节点分布来看,今年来已接连突破 4 万亿元和 5 万亿元两个整数关口,可谓前所未有。
有分析指出,中国 ETF 资产管理规模或将在 2024 至 2030 年间以 28.6% 的年化复合增速增长至 17 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 22%。ETF 的规模扩张往往会增强市场流动性,随着其规模进一步增长,中国 ETF 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 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 「平准基金」 定位,大举增持 ETF,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随着公募基金 2025 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 ETF 明细全部出炉。Wind 统计显示,截至 6 月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 「国家队」 合计持有股票 ETF 市值 1.28 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 23%。
截至 9 月 17 日,ETF 的巨无霸产品规模不断扩容,其中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和嘉实基金表现突出。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易方达沪深 300ETF、华夏沪深 300ETF 等宽基指数 ETF 的最新规模居前,全市场有 7 只非货币 ETF 的规模已经超过千亿。
来源:Wind
除了机构资金看好 ETF,个人投资者也越来越对指数化产品产生好感,在当前结构性牛市背景下,借道指数投资已深入人心。而 ETF 被视为市场的 「搭台人」,为行情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基础动力。在此过程中,投资者的策略也在随市场变动,「买股不如买 ETF」 正是其中一大体现。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61568739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