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网
A 股今日 (9 月 24 日) 全线走高,创业板指、科创 50 指数创阶段新高;港股亦拉升,恒生指数涨逾 1%,恒生科技指数涨超 2%。
具体来看,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强势上扬,沪指涨近 1%;创业板指涨超 2%,创逾 3 年新高;科创 50 指数一度大涨超 5%,创近 4 年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 0.83% 报 3853.64 点,深证成指涨 1.8% 报 13356.14 点,创业板指涨 2.28% 报 3185.57 点,科创 50 指数涨 3.49%,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 23475 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 1700 亿元。
场内超 4400 股飘红,半导体板块再度爆发,存储芯片、光刻机概念亮眼,江丰电子、兴福电子、通富微电、北方华创等涨停;地产板块拉升,大龙地产、张江高科连续两日涨停;券商板块午后异动,湘财股份涨停;固态电池概念崛起,骄成超声涨超 10%,洪田股份、恩捷股份等涨停。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002475) 尾盘一度逼近涨停,市值突破 5000 亿元。
港股方面,阿里巴巴大涨超 9%,金蝶国际、中芯国际涨约 6%,华虹半导体涨近 4%;腾讯音乐跌近 5%。
芯片概念爆发
光刻机、存储芯片概念盘中强势拉升,截至收盘,江丰电子、兴福电子 20% 涨停,盛美上海涨近 15%,通富微电、北方华创等均涨停。

消息面上,盛美上海 23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9 月 8 日,公司宣布推出首款 KrF 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 Ultra Lith KrF,旨在支持半导体前端制造。该系统的问世标志着盛美上海光刻产品系列的重要扩充,具有高产能、先进温控技术以及实时工艺控制和监测功能。首台设备系统已于 2025 年 9 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此外,由于供应紧张,三星对其 DRAM 和 NAND 闪存产品进行了大幅提价,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 30%。这也使得三星成为继美光和闪迪之后,最新一家上调内存和闪存产品价格的存储巨头。
中信证券指出,进入 9 月,海外存储大厂如闪迪、美光、三星相继对报价进行调整,其中闪迪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对闪存产品涨价 10%+,美光阶段性暂停报价,三星对 DRAM、NAND 价格均有上调。从行业角度,NAND 在过去约 3 个季度的时间里保持相对较低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且价格涨幅低于 DRAM,叠加近期 HDD 需求超预期导致的紧缺,在企业级 SSD 的需求高增下 NAND 涨幅有望超预期。建议重视企业级 SSD 需求景气度,重点关注企业级存储进展快、涨价受益逻辑强的公司。
固态电池概念走高
固态电池概念盘中走高,截至收盘,海目星涨近 14%,骄成超声涨超 10%,道明光学、中国宝安、洪田股份、恩捷股份等涨停。

行业方面,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全固态电池从小试线逐步向中试线过渡,并逐步进行更多的上车测试。2025 年以来,宝马推出搭载 SolidPower 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国轩高科亦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长安汽车将在 2026 年开启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机构表示,全固态电池上车测试逐步开启,2025 年—2026 年有望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测。车端的全固态电池体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电池企业主要通过固固界面改善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等性能,车企如宝马、奔驰、比亚迪则形成了电芯上车需要加压约束的共识,因此建议关注电芯材料环节的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掺杂、材料表面包覆,电芯制造环节的等静压、制痕绝缘、高压化成分容、铝塑膜,PACK 环节的 PACK 生产设备、气动执行器。
立讯精密尾盘异动
立讯精密(002475) 尾盘快速拉升,一度逼近涨停,续创历史新高;收盘涨近 7% 报 70.2 元/股,最新市值 5091 亿元。

近日有消息称,立讯精密等公司已与 OpenAI 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其中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合同。对于此消息,立讯精密方面目前未作正面回应。
公司近 5 日已累计涨约 35%,公司 23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正常,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阿里巴巴大涨
阿里巴巴港股今日大幅走高,收盘涨超 9%,最新市值 33186 亿港元;其美股盘前亦大幅拉升,目前涨近 10%。

消息面上,今日,在 2025 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和英伟达在 Physical AI(物理 AI) 领域达成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将集成英伟达 Physical AI 软件栈,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此外,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今日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 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世界或只会有 5—6 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 3800 亿元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