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9 月 25 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贞丰富之源养殖场,一批经过严格检验、称重和洗消的生猪即将启程。这场看似普通的生猪贸易背后,是贵州首次生猪交割。
黔山秀水间,一场金融与实体的 「握手」,开始改写贵州生猪产业的传统叙事。期货工具犹如一股活水,正悄然浸润着这片土地的养殖产业。
贵州富之源的期货之路
贵州富之源科技 (集团) 有限公司 (简称贵州富之源) 是一家贵州本土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已在贵州建立了三大饲料基地和七大养殖基地,形成了前连原料供应、饲料生产基地,后通养殖、肉食品加工基地,以家庭农场为纽带与村集体、低收入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的一条龙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新模式。
据了解,贵州富之源与期货市场结缘于 2021 年,即生猪期货上市首年。贵州富之源最初是通过 「保险+期货」 间接接触和了解期货工具的。在中信期货贵州分公司等专业机构的帮助下,贵州富之源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期货知识,理解风险管理的必要性。2023 年以来,贵州富之源逐步完善期货套保制度,组建了期货决策小组,并开始正式尝试生猪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2024 年 12 月,公司旗下的贞丰富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贵州首个生猪非集团交割仓库,这也是贵州首个期货交割库。
目前,贵州富之源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贵州富之源财经管理部总经理兼期货负责人王新淋表示:「公司制订套保计划,应用期货和衍生工具,主要基于自身产能、生产节奏、生产成本。当盘面给出适当利润时,我们会从饲料原料和生猪两端进行套保,从而锁定养殖成本和生猪销售价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助力公司稳健经营。」
日益完善的制度建设和实践经验为贵州富之源首次参与生猪交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于此次 LH2509 合约交割,贵州富之源进行了充分准备,对交割流程规范、质量标准等核心环节进行了深入研讨。中信期货贵州分公司提供了全流程协助。中信期货贵州分公司总经理都砚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我们协助企业深入理解交割标准、流程规范与质量要求,共同进行多环节模拟审核,确保交割流程顺畅。」
从实践来看,此次采用厂库标准仓单交割,全程平稳顺畅。
试水交割只是新起点。在王新淋看来,未来,依托交割库,将有助于公司拓展仓储、物流、信息咨询等增值服务,增加公司收入来源,还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降低运营成本、获取市场信息,帮助公司更有效地依托期货市场稳定收益,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企业尝到 「甜头」
从参与 「保险+期货」 到试水期货交易,再到常态化参与期货交易和交割,贵州富之源的期货之路走得很稳,企业也逐步感受到期货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行业生态。
王新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传统上,养殖户判断未来行情只能依靠能繁母猪存栏量、仔猪价格等滞后数据和个人经验,犹如 「盲人摸象」。而期货市场汇聚了产业企业、贸易商、金融机构等各方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形成了透明、公开的远期价格。同时,生猪价格波动剧烈,企业时常面临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的风险。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风险转移场所,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利润,平滑经营曲线。
标准化是另一个积极变化。「鉴于期货交割标准对生猪的品种、体重、质量有严格规定,这促使整个行业,包括规模养殖场和上游的饲料、种猪供应商,都按照高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 王新淋表示。
在自身应用生猪期货避险的同时,贵州富之源还借助期货和衍生品进行交易模式革新,提供 「价格兜底」 和 「期货+订单」 等增值服务,吸引和绑定中小养殖户,增强客户黏性,拓展业务渠道。
展望未来,在期货工具的助力下,产业的发展路径愈加清晰。王新淋表示,公司将继续深化期货工具的应用,并朝着数智化、绿色化、高价值化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打造现代化、更具韧性的生猪产业链。一方面,继续强化交割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确保交割服务的便捷、高效和安全。另一方面,深化 「保险+期货+订单」 模式,稳定农户收入,巩固供应链协作。
期货市场助推贵州生猪产业升级
贵州首次生猪交割既是贵州富之源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成熟的体现,也是期货市场服务贵州生猪产业的生动实践。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生猪生产省份,近年来在地理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双重塑造下,生猪养殖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金融化方向转型。2025 年上半年,贵州省生猪出栏量为 1140.88 万头,同比增长 2.6%。这一增长得益于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广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中小养殖场」 等代养模式成为主流。
王新淋介绍,与河南、四川等传统生猪生产大省相比,贵州的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更加强调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推广 「猪—沼—果」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贵州的山地特征,实现了养殖业与林果业的有机结合。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期货工具的 「护航」。2025 年 1 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 《贵州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推动实体企业提升利用期货市场水平。持续培育期货产业客户,引导企业利用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配置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效率,降低商品交易成本,分散对冲风险。鼓励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参与 「保险+期货」 项目,服务乡村振兴和保供稳价。这为贵州省企业和农户利用期货工具带来了政策东风。
事实上,近年来,期货服务贵州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贵州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交割厂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贵州富之源成功申报生猪交割库,成为贵州首家期货交割库。另一方面,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形成实效,贵州 3 家上市公司、1 家大型省属国企和多家市属国企已常态化参与期货与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
此外,「保险+期货」 外延也不断扩大,从 「保险+期货」 到 「期货+银行」 和 「期货+订单」,模式不断发展创新。2024 年全年,贵州省落地 「保险+期货」 项目 298 单,保障现货数量超 70 万吨,累计承保现货价值超 45 亿元,赔付金额近 1800 万元;银行累计为参保农企和农户贷款或授信 3.75 亿元,惠及农户 4000 余人次、农企 200 余家次。在施秉县,生猪 「保险+期货」 项目为 7800 头生猪提供风险保障,项目到期赔付率达 106%;在习水县,猪饲料 「保险+期货」 成功对冲了 18209 吨饲料的价格上涨风险。
在黔贵大地的养殖场里,养殖户不再只是谈论饲料配比和疫病防治,还开始关注期货价格和套期保值。期货这根 「指挥棒」,正在引导贵州生猪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