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LME 的铜基准期货价格突破 10500 美元/吨,为 2024 年 5 月以来首次。分析人士认为,本轮铜价上涨是供应中断、宏观政策与供需格局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轮铜价上涨的导火索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 发生重大事故,导致市场供应预期急剧收紧。」 中泰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彭定桂表示,Grasberg 停产直接导致市场下调 2025 年至 2026 年全球铜矿供应预期,从而为铜价上涨提供了助力。近日,高盛将全球铜市预期从 「过剩」 转为 「短缺」。摩根大通预计,四季度 LME 铜的平均价格为 11000 美元/吨,远高于 7 月份 9350 美元/吨的预测,且明年年初将进一步上涨。
「今年铜矿供应中断事件频发。」 广州金控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薛丽冰告诉记者,7 月智利 EI Teniente 铜矿事故已导致 Coldeco 公司今年产量减少 3 万吨。此外,有报道预计 2026 年印尼自由港公司的铜与金产量将下降 35%。一系列减产事件共同加剧了全球铜精矿供应偏紧的局面。
「此外,宏观因素是铜价上涨的 『隐形推手』。美联储降息为铜价上涨注入了动力,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 9 月降息仅为风险管理之举,但部分官员仍支持进一步下调利率。若后续美联储继续降息,市场风险情绪有望进一步升温,从而利好铜价。」 薛丽冰说。
需要关注的是,铜矿供给紧张已传导至冶炼环节。薛丽冰介绍,全球铜精矿产量增速持续低于精炼铜,导致散单加工费长期处于每干吨 40 美元以下的低位。国内部分炼企因冶炼成本高于内销价格,阴极铜亏损在 4200~6200 元/吨。即便计入硫酸等副产品利润,亏损仍在 1400~3500 元/吨,且利润改善尚需时日。因此,部分炼企计划于 10 月检修,预计国内精炼铜产量将环比下滑。
需求方面,国内市场已步入 「金九银十」 旺季。薛丽冰表示,9 月我国铜材行业开工率整体回升,电解铜制杆与电线电缆开工率环比分别增加 5.08 和 2.03 个百分点,电网投资持续发力。铜管与漆包线开工率环比分别增加 4.72 和 1.99 个百分点,空调与电机行业需求稳健。进入 10 月,预计新能源汽车、电力等行业订单量将维持较高增速。
海外需求方面,市场人士认为,尽管 8 月美国政府对铜精矿及精炼铜实施关税豁免,但 9 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将铜精矿列入关键矿产清单,这可能引发美国企业后续集中抢进口,从而加剧铜资源的争夺。
展望后市,海通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袁正认为,在全球铜精矿供应偏紧的背景下,铜价仍有冲高可能。不过,高铜价下产业接货意愿存疑,若精铜去库不畅,铜价可能高位回调。
薛丽冰认为,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多座矿山减产、美国抢进口行为持续,以及国内电力与新能源汽车订单量大增,均将支撑铜价偏强运行。
彭定桂提醒,尽管铜矿供应紧张,但 「金九银十」 旺季需求整体不及预期,9 月国内制造业 PMI 仍处于荣枯线下方,终端企业备货谨慎,电解铜库存未出现显著去化。此外,全球贸易摩擦风险未消,特朗普关税政策延续并扩展至多个领域,全球经济复苏仍显脆弱。随着铜价上涨,需求端压力将进一步凸显,不宜对铜价过度乐观。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