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10 月 3 日,英伟达与富士通双方达成协议,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利用英伟达的计算机芯片开发智能机器人及各类创新技术。富士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 (ICT) 企业,成立于 1935 年 6 月,总部位于日本,全球员工达 11.3 万人。
据了解,两家公司将合作打造 「人工智能(AI) 基础设施」——即支撑各类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系统,涵盖医疗健康、制造业、环境领域、下一代计算技术及客户服务等,双方期望到 2030 年为日本建成这一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初期将针对日本市场量身定制,充分利用富士通在日本数十年的运营经验。未来,这一基础设施逐步向全球拓展,且将采用英伟达 GPU 芯片。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产业革命已然开启。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构建支撑这场革命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下 「加速键」。
9 月 22 日,英伟达宣布计划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双方签署意向书,建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大规模数据中心。OpenAI 将为下一代 AI 基础架构部署至少 10GW 的 NVIDIA 系统,用于训练和运行其下一代模型,从而实现超级智能的部署。双方表示,此次合作致力于构建世界上最先进的 AI 基础设施。
9 月 23 日, OpenAI、甲骨文以及软银宣布,将在美国新建 5 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等地新增五个 「星际之门」 项目站点。据了解,这 5 座数据中心、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市数据中心以及与美国云计算公司 CoreWeave 合作的其他项目,将使 「星际之门」 项目未来三年内规划功率容量接近 7 吉瓦,总投资额超过 4000 亿美元。
OpenAI 的创始人兼 CEO 萨姆·奥尔特曼表示:「很兴奋能在美国建设大量这样的项目。目前,其他国家正在以比我们更快的速度建设芯片工厂和新能源生产设施,我们希望能够扭转这一趋势。」
9 月 24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 CEO 吴泳铭表示,为了实现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ASI,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 3800 亿元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除了中国、美国和日本,韩国 AI 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10 月 1 日,三星、SK 集团与 OpenAI 宣布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入 OpenAI 的 「星门计划」,在全球及韩国扩建 AI 基础设施。
据了解,上述合作将重点聚焦增加先进存储芯片供应和扩大韩国数据中心容量两大方向,三星电子与 SK 海力士将加速生产先进存储芯片,目标月产能达 90 万片 DRAM 晶圆,以满足 OpenAI 模型的需求。此外,OpenAI 还签署系列协议,与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评估在首尔都会区外建数据中心的可行性,与 SK 电信、三星物产等分别合作,探索在韩建设数据中心及增加数据中心容量的可能。
华龙证券研报认为,海外 AI 基建正以空前规模加速推进,以 OpenAI、甲骨文和软银合作的 「星际之门」 项目为代表,这种由国家战略与资本共同驱动的超大规模基建竞赛,凸显算力已成为全球 AI 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
上述研报表示,中美 AI 竞争正从 「单卡性能」 走向 「系统级效率」 竞争,中国正在用 「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 的方式完成 AI 基建方面的弯道超车。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国内大厂资本开支加速,国内 AI 基建将为 AI 应用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Agent、多模态、AI 编程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关注 AI 基建和 AI 应用相关标的。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全球科技巨头在 AI 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将驱动模型、智能体能力迭代不止,助力内容创作、社交、广告、电商、教育、金融等领域 AI 应用商业化加速。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