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产油国联盟欧佩克+(OPEC+) 定于 5 日决定 11 月的石油生产配额水平,市场预计该组织将确认 11 月原油日产量至少再增加 13.7 万桶。
尽管市场预计今年和明年全球供应将过剩,但欧佩克+坚定扩产的信念似乎并没有动摇。上周国际油价累计跌幅仍接近 8%,创下 6 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WTI 原油主力合约逼近 60 美元关口,刷新四个月低位。
OPEC+或进一步增产
按照日程安排,OPEC+主要成员国在 10 月 5 日举行线上会议,商议 11 月的产量安排。OPEC+的石油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其成员包括 OPEC+成员国,以及俄罗斯等非 OPEC+产油盟国。
对于此次会议,多家外媒透露,预计该组织将确认 11 月原油日产量至少再增加 13.7 万桶。其实,自今年 4 月起,OPEC+已放弃减产策略。8 个参与减产的 OPEC+成员国在 9 月底前,完全取消此前减产计划中的一项——220 万桶/日的自愿减产。从 10 月开始,这些国家已开始着手取消第二项减产 (165 万桶/日),当月将实现 13.7 万桶/日的增产。
但是如此快速的连续增产计划,让市场对原油供应进一步增加的预期扩大,加剧了人们对供应过剩局面的担忧。据彭博社调查数据,OPEC+在 9 月原油日产量增加 40 万桶;而路透社调查显示,OPEC+五个成员国 9 月实际增产 34.7 万桶/日,低于协议配额增幅。
当下供给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已促使多家全球金融机构调整其油价预期。国际能源署 (IEA) 预测,若当前产量趋势持续,2026 年原油供应过剩量可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麦格理集团 (Macquarie) 最新报告认为,当前形势意味着在今年年底至明年第一季度期间,原油市场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
麦格理集团预计,若供应过剩状态持续,未来几个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不排除跌至 50 美元/桶区间。具体到价格预测,麦格理预计 「明年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均价将为 57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 2026 年第一季度均价将为 57 美元/桶,第二季度将升至 59 美元/桶」。
荷兰国际集团的策略报告指出,「我们的供需平衡分析明确显示,市场不需要额外供应。预计第四季度市场将出现大规模供应过剩,并将持续至 2026 年。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年油价将面临巨大下行压力。」
目前,欧洲议会正在考虑加快淘汰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以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曾是欧盟最大的能源供应国。欧盟议会的产业委员会将就 RePowerEU 法规的修订案进行表决,其中包括自 2026 年初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并在一年后全面禁止天然气进口。
国内化工提出严控新增产能
在国际原油市场供给增加的同时,国内化工行业提出 「稳总量、优结构」 的转型方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7 部门联合印发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下称 《方案》)。《方案》 明确了行业 「稳总量、优结构」 的转型方向,成为化工市场关注的焦点。
《方案》 明确 「不涉及现有化工产能去化」,产能优化重点指向未来新项目,而非当前装置。例如,对炼油、乙烯、PX 等传统领域,仅要求 「严控新增产能、科学调控投放节奏」,对现有老旧装置则以 「改造升级」 为主,不强制淘汰。这意味着短期内行业供给端不会出现大幅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 重点支持炼化企业 「减油增化」,所谓 「减油增化」,即降低成品油产出比例、提高化工品产量。这一举措或将在中期增加化工品供给总量,可能对合成树脂、乙二醇等基础化工品价格形成利空压力。
《方案》 要求 「严格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随着新增产能增速放缓,叠加老旧装置改造提升效率,传统化工品的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煤化工行业的盈利中枢有望企稳回升。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