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汇通网
据周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高盛已将 2026 年 12 月的黄金价格预期从每盎司 4300 美元上调至每盎司 4900 美元。这家投资银行预计,黄金价格的额外涨幅将由西方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强劲资金流入,以及各国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共同推动。
高盛分析师称:「我们认为,经上调后的黄金价格预期,其风险整体仍偏向上行。这是因为私人部门向规模相对较小的黄金市场进行多元化配置,可能会使 ETF 持仓量超过我们基于利率推算的预期水平。」 高盛表示,预计到 2026 年第二季度,美联储将降息 100 个基点,届时西方 ETF 的黄金持仓量将随之上升。
高盛还预测,2025 年各国央行的黄金月均购买量将为 80 吨,2026 年为 70 吨。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很可能会继续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加黄金持有量。
受各国央行强劲购金、黄金 ETF 需求上升、美元走弱,以及零售投资者为对冲贸易和地缘政治风险而加大黄金配置等因素推动,现货黄金价格今年以来已上涨 52%。
分析师表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波动性较大的投机性持仓总体保持稳定。在 9 月份持仓量大幅增加后,目前西方 ETF 的持仓水平已完全达到我们基于美国利率推算的预期,这表明近期 ETF 的强劲表现并非过度上涨。」
10 月 1 日,由分析师莉娜·托马斯 (Lina Thomas) 牵头的高盛研究团队曾表示,到 2026 年年中,黄金价格将再上涨 6%。关键买家群体的新增需求将推动这一贵金属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他们指出,这一新预期的背后,是 「各国央行强劲的结构性需求,以及美联储的宽松政策 (这将对黄金 ETF 需求形成支撑)」。
黄金买家群体分析
分析师将黄金买家分为两大群体。
坚定买家 (Convictionbuyers):这类买家会基于对经济的判断或风险对冲需求,持续购买黄金,不受金价波动影响。
主要包括各国央行、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以及投机者。
他们基于特定投资逻辑的资金流向,决定了黄金的价格走向。
分析师指出,「一个经验法则是,这类坚定买家每净买入 100 吨黄金,金价就会上涨 1.7%。」
机会型买家 (Opportunisticbuyers):包括新兴市场的家庭投资者,他们仅在认为金价处于合理水平时才入市。
分析师表示,「在金价下跌时,他们可能为金价提供支撑;在金价上涨时,则可能形成阻力。」
各国央行购金与市场投机动态
根据高盛研究团队对各国央行行为的即时预测,7 月份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低于 2025 年的月均水平。报告称:「今年以来,各国央行月均购金 64 吨,低于高盛研究团队预测的月均 80 吨。」
托马斯表示:「这符合季节性规律。各国央行的购金活动往往在夏季放缓,从 9 月份开始重新加速。但这种季节性模式并未改变我们对各国央行购金趋势的整体看法。」
报告还指出:「与此同时,对冲基金等大型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的投机性持仓,显示出对黄金的强烈看涨情绪。」「在纽约商品交易所 (COMEX) 的期货和期权市场,黄金净多头头寸处于 2014 年以来的 73% 分位水平。这表明投机者正不断增加多头头寸,押注金价将上涨。」
黄金价格前景与资产配置建议
高盛研究团队当时表示,金价超过分析师所预测的 4000 美元/盎司的可能性,高于低于这一水平的可能性。不过,托马斯指出,看涨黄金的多头头寸增加 (即押注金价上涨的头寸)「加大了短期回调的风险」,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投机者的黄金净持仓往往会向均值回归。
9 月 26 日,高盛研究团队建议投资者通过黄金等大宗商品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以应对金融市场中意外出现的尾部风险。
报告指出:「股票-债券组合在两种情况下,难以有效抵御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胀高企的风险。第一种是全球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 (例如市场质疑央行控制通胀的能力);第二种是经济遭遇供给冲击时 (例如能源供应突然中断)。例如,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政府大幅增加支出,央行公信力下降,推高了通胀,金价也随之大幅上涨。」
托马斯在报告中写道:「当时,投资者为在现有体系之外寻找价值标的,纷纷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金价飙升。」
2022 年俄罗斯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时,大宗商品是少数实现通胀调整后正收益的资产类别之一。高盛研究团队指出,在任何一个 12 个月周期内,若股票和债券均出现实际负回报,那么大宗商品或黄金中至少有一类资产能实现正收益。
大宗商品还能为投资组合对冲贸易波动风险。托马斯指出,大宗商品供应正变得越来越集中,各国也在将对资源的控制权用作地缘政治杠杆。
托马斯表示:「将大宗商品用作地缘政治杠杆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大宗商品在投资组合中的多元化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