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岚图汽车赴港上市进程加速。
近日,据港交所网站,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 「岚图汽车」) 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介绍,岚图汽车成立于 2021 年,覆盖轿车、SUV 及 MPV 三大细分市场,产品主要覆盖 20 万元至 50 万元价格带。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的资料称,岚图汽车是首个达成 20 万辆整车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103.2%。
在岚图汽车赴港上市的同时,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 也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东风方面表示,此举是东风整合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集中,实现估值重构的重要举措。
去年四季度首次盈利,但销量仍难登第一梯队
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业绩呈持续高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正在提升。
业绩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0.52 亿元、127.49 亿元、193.61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15.38 亿元、14.96 亿元、0.91 亿元。
2025 年 1-7 月,岚图汽车营收升至 157.82 亿元,同比增速为 90.2%;同期实现净利润 4.34 亿元,扭亏为盈。
此外,招股书表示,公司在 2024 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现金流转正,是行业内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现金流转正的新能源车企。
其毛利率从 2022 年度的 8.3% 升至 2024 年度的 21%,2025 年 1-7 月则进一步提升至 21.3%。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数据称,公司 2024 年毛利率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排名第二。可以对比的是,2024 年,理想、小鹏、蔚来、零跑的毛利率分别为 20.5%、14.3%、9.9% 和 8.4%。
研发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岚图汽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 13.43 亿元、11.21 亿元、20.03 亿元,占同期收入的 22.2%、8.8%、10.3%;2025 年 1-7 月为 11.96 亿元,占同期收入的 7.6%。
产品方面,岚图汽车自成立以来共推出中大型 SUV FREE 系列、MPV 梦想家系列、中大型轿车追光系列及中型 SUV 知音系列 4 款车型。
不过就衡量车企的核心指标——销量规模来看,岚图汽车距离造车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仍有很大的差距。
招股书显示,岚图汽车 2022 年销量为 1.94 万辆,2023 年攀升至 5.03 万辆,2024 年进一步增至 8.01 万辆。
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的 7 个月间,其销量为 6.67 万辆,这一数字仅与零跑汽车 9 月单月的销量持平,平均月销量还不足 1 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岚图与华为的深入合作让岚图的市场表现增色不少。目前,岚图汽车全系车型均已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与鸿蒙座舱。9 月 22 日,岚图汽车 CEO 卢放还跟随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赴深圳拜访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等人。

岚图将替代东风集团股份成为东风公司 H 股上市平台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 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采用 「股权分派+吸收合并」 模式,两大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
一方面,东风集团股份先向全体股东分派所持岚图汽车 79.67% 股权,随后岚图以介绍上市方式完成港交所挂牌;另一方面,由东风集团股份境内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 (武汉) 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以 10.85 港元/股总价收购流通股,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 100% 控制。其中现金对价 6.68 港元/股,岚图股权对价 4.17 港元/股。
「介绍方式上市」(Listing by Introduction) 是一种不涉及新股发行、不募集资金的特殊上市路径,核心是企业仅将已发行的存量股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实现 「从非公开状态转为公开交易状态」,本质是 「挂牌流通」 而非 「融资上市」,与需要发行新股募资的 IPO 有本质区别。
受到汽车行业转型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东风集团股份的整体业绩不达预期。东风集团股份在此前的公告中坦陈,「合并完成前,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本公司 H 股股价长期被低估,基本失去作为东风公司 H 股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
东风集团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545.33 亿元,同比增长 6.6%;毛利率达 13.9%,同比提升 2.3 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0.55 亿元,同比暴跌 91.96%。
若上市成功,岚图汽车就将成为东风公司的 H 股上市平台。
东风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其前身是建于 1969 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也是中国第一个完全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汽车厂。东风公司总部位于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