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A 股震荡盘整的格局几乎贯穿了整个 9 月。随着上证指数站稳 3800 点大关,多家机构人士认为新一轮上涨正在蓄势,其中领涨主线以及轮动方向成为了专业投资人热议的话题。
在机构人士看来,市场的成长风格依然稳固,以半导体、AI 为代表的科技板块热度不减,除此以外,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创新药、受益于降息的周期有色以及港股互联网科技近期受关注程度较高,有望成为节后行情的热门主线。
盘整过后反弹行情或持续
经过 9 月的震荡,机构人士对节后行情乐观程度整体有所提升。
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公开表示,当前看好股市有以下几方面理由:首先,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其次,流动性环境友好;第三,基本面具备韧性;第四,风险偏好持续提升,市场情绪回暖;第五,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他强调说,港股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估值比 A 股更低,投资价值突出。随着更多企业赴港上市,机会有望进一步显现。
南方一位基金经理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流动性、产业转型以及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来看,当前市场震荡向上的概率远高过震荡向下的概率,所以短期情绪和趋势都是向好的。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更直白地认为,10 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他们在研报中表示,首先,经历前期震荡波动带来的消化、整固后,当前已有很多板块拥挤度回落至中等或偏低的位置,市场整体拥挤度压力已显著缓解,为新一轮上行蓄势;其次,随着 10 月进入三季报交易窗口,有望带动市场聚焦景气线索、凝聚新的共识,成为市场 「破局」 的重要抓手。
景气度提升四大主线引关注
当轮动成为市场共识,对主线和节奏的把握对专业投资人来说成为了 「更重要的事」。怎么看节后投资主线?
对此,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认为,10 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结构上仍以景气周期和产业趋势为核心,包括创新药、AI(算力、游戏)、军工、电池、「反内卷」 等方向。而综合几位受访基金经理的观点,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创新药、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周期有色以及港股近期受关注程度较高,更有望成为节后行情的热门主线。
关于新能源领域,沪上一位受访基金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整个新能源板块大方向的逻辑具有相似性,大逻辑就是过去两年大规模资本开支后,很多公司盈利情况大幅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企业通过降本增效、修炼内功,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随着需求端逐步恢复,优质个股出现盈利跟估值双提升的情况。这是站在整个板块来讲的整体逻辑。
细分方向上,华安基金公开表示,近期锂电设备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其中,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龙头企业实现中试线贯通并加速量产布局,设备订单激增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另一位资深新能源基金经理则从轮动节奏角度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近期市场正经历主线切换的博弈,新的市场主线往往选择有较强逻辑支撑的方向,景气反转且供给出清的新能源板块有望成为资金追逐的新方向之一。
创新药方面,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张韡公开表示,跨国药企加码中国的趋势在 2023 年初现端倪,现在还在进一步加强。在医药领域尤其是创新药的研发领域,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临床资源以及勤奋热情的医生专家,持续看好中国创新药的产出和全球市占率提高的趋势。基于对三到五年产业大周期的判断及自下而上的核心公司估值水平的判断,以及对中期产品管线全球价值的判断,创新药行情处于持续上升的上半场。
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股今年以来表现持续强劲,展望后市,华夏基金发布观点称,从目前来看,有色金属板块仍处于 「宏观宽松+供给瓶颈+能源转型」 三重驱动的行情中,中长期逻辑依然清晰——9 月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宽松延续;受政策限制、资源瓶颈、成本上升、建设周期长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有色金属产能始终扩张受限;而新能源、AI、电网建设等领域对铜、铝、稀土等金属需求却在持续增长。
港股方面,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基金经理马磊公开表示,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港股市场拥有一批代表中国科技实力的平台型龙头公司,具有稀缺性;二是不断有优质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投资标的日益丰富;三是估值理性,中长期视角下能找到被低估的优质公司;四是在全球 AI 创新、芯片半导体、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卡位布局已经相对完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寻踪节后轮动线索,机构热议四大主线)
(责任编辑: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