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难关,使电池续航有望突破 1000 公里。多个科研团队取得三大技术突破,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难题。近日,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多家公司实现关键突破并加速产业化。政策也大力支持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相关上市公司获资本市场关注,多家企业正积极推进产业化应用。
每经编辑|毕陆名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批新进展。
据央视新闻,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 「卡脖子」 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 100 公斤电池顶多支持 500 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 1000 公里天花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理解这一突破,得搞懂固态电池为什么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 「往返跑」。可以说,锂离子就是电池中的 「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它们 「送外卖」 的 「高速公路」。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一样。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这样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 「陶瓷板」 和 「橡皮泥」 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第一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 「特殊胶水」——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像 「交通警察」 一样,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像流沙一样,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通过一番缝缝补补,电极和电解质就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第二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 「柔性变身术」。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了一副 「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 2 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同时,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 「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 「抓」 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 86%。
第三就是清华大学的 「氟力加固」。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 「耐高压本事」 极强,电极表面的 「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 「击穿」 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 「双在线」。
未来已来,固态电池的硬核技术突破,正在把新能源出行的 「未来」 变成 「现实」。
近日,我国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
10 月 14 日,据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公司申报的 「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 已成功入选 2025 年第一批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认定名单;10 月 13 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 2GWh 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固态电池材料产业不断取得进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9 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明确提出 「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的创新应用。」
据媒体报道,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涌现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展,并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地。固态电池材料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与价格走势备受关注,相关上市企业凭借前瞻布局获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统计,截至 10 月 15 日,9 月份以来已有 50 家固态电池 (材料) 相关上市公司接受机构密集调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企业的产品研发、量产情况以及企业合作进展等,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全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测试及生产平台,并已实现百吨级量产和销售,客户反馈良好,公司也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合作推进进一步的产业化应用,按照客户未来需求对产能进行积极布局,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截至目前,新宙邦 (含子公司) 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申请累计超过 30 件。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广西立劲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与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就锰酸锂应用于半固态或固态电池领域开展合作研发,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预计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会有突破。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的固态电池材料产品现处于产品送样检测及优化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