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焦煤焦炭期价整体表现较强,在分析人士看来,其核心驱动来自政策预期和供需面支撑。
从焦煤焦炭期价走强的支撑因素看,新湖期货研究所黑色建材研究员肖雨茜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首先是宏观政策预期推动,本周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临近,煤炭作为 「反内卷」 重点品种,市场普遍关注是否会出台需求端政策。其次是产业端供给担忧加剧,上周内蒙古发生煤矿矿难,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也明确四季度将加强煤矿安全检查,对不达标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后续环保、安监方面的力度可能会影响其他产区,市场开始担忧四季度焦煤供给的稳定性。最后是供需基本面提供支撑,10 月下旬北方动力煤冬储需求逐步释放,带动炼焦煤价格底部抬升,下游钢厂铁水维持高位,对煤炭的刚需韧性较强,该态势预期能持续至 10 月底;同时焦炭开工率下降后供应偏紧,10 月 10 日已启动了第二轮提涨,短期宏观与产业预期形成共振,共同推升价格。
具体在焦炭供应方面,宝城期货黑色金属研究员涂伟华介绍,截至 10 月 17 日当周,焦化厂和钢厂焦炭日均产量合计 111.23 万吨,环比下降 1.27 万吨。需求方面,全国 247 家铁水日均产量为 240.95 万吨,环比下降 0.59 万吨。库存方面,上周产业链上下游焦炭库存均有所去化,其中全样本独立焦化厂库存 57.29 万吨,环比下降 6.55 万吨;247 家钢厂焦炭库存 639.44 万吨,环比下降 11.38 万吨。整体来看,焦炭供需双降,其中供应端减量较为明显,且产业链库存整体下降,基本面相对中性,向上驱动主要来自成本端焦煤的供应支撑以及政策利好预期。
焦煤供应方面,涂伟华介绍,截至 10 月 17 日当周,全国 523 家炼焦煤矿精煤日均产量 77.9 万吨,环比增加 2.7 万吨,同比增加 0.6 万吨。进口方面,10 月 8 日起,甘其毛都口岸恢复通车,日通车数恢复至 1100~1300 辆。需求方面,样本焦化厂和钢厂焦炭日均产量合计 111.23 万吨,环比下降 1.27 万吨。库存方面,本周下游焦化厂、钢厂积极采购,焦煤库存向下游转移,截至 10 月 17 日当周,全样本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 997.37 万吨,环比增加 38.31 万吨,247 家钢厂存煤 788.32 万吨,环比增加 7.19 万吨。整体来看,焦煤基本面支撑不足,但近期主产区天气和 「反内卷」 影响,驱动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维持区间震荡。
融达期货焦煤焦炭分析师贾双华补充道,假期期间民营煤矿放假 3~7 天,样本矿山炼焦煤开工率大幅下降,假期之后多数煤矿已复产。进口蒙煤方面,由于蒙煤进口利润较佳,10 月 8 日蒙古口岸恢复通关后,蒙煤通关量维持在高位。需求方面,假期之后下游对焦煤小幅补库,焦煤成交较好,但下游补库持续性预计有限。
焦炭供应方面,贾双华介绍,假期期间钢厂对焦炭外采下降,焦化利润虽然上升,但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几乎无变化。需求方面,下游钢厂盈利率下降,叠加钢材去库困难,日均铁水产量小幅下降。库存方面,焦炭总库存小幅下降,假期期间钢厂以消化厂内库存为主,钢厂焦炭库存下降,上中游焦炭库存上升。整体来看,焦煤焦炭短期偏强震荡,不过受铁水下降预期影响,上涨幅度有限。
对近期需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肖雨茜认为,一是宏观会议的政策情况,这是影响后续走势的关键;二是产区安监、环保政策的实际执行力度;三是 11 月钢材淡季来临后铁水的变化趋势。
「从当前强势的持续性看,目前焦煤 2601 合约、焦炭 2601 合约的期价均已回归平水中性位置,后续能否继续走强,需重点观察本周会议。」 肖雨茜说,若宏观层面对需求端的政策不及预期,则进入 11 月钢材淡季之后,铁水产量大概率下行,进而带动煤炭原料需求走弱,届时焦煤焦炭期价可能进入震荡区间,呈现 「有底无高」 的格局;若出台超预期的需求端政策,叠加四季度煤炭行业在安监等政策下整体供需维持的紧平衡,中期来看,焦煤焦炭期价重心仍有进一步抬升的空间。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