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 概念在 10 月 20 日早盘表现强势,早盘收盘指数涨 3.78%。板块中汇绿生态、剑桥科技、景旺电子、瑞斯康达纷纷涨停;天孚通信、仕佳光子、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也涨幅靠前。

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归零
消息面上,在近日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 举办的活动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称,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 95% 降到 0%,目前英伟达 100% 离开了中国市场。
今年 8 月,英伟达发布 2026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英伟达营收 467.43 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市场 (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 的收入 27.69 亿美元,相比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收入 36.67 亿美元,缩水近 9 亿美元。
黄仁勋在上述活动上表示,美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黄仁勋还提到中国在 AI 领域的实力,他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约 50% 的 AI 研究人员,有出色的学校,对 AI 有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有券商表示,AI 基建领域关注度显著提升,其中 CPO、芯片、液冷服务器等关键技术环节,因直接支撑算力高效运转与成本优化,持续成为行业聚焦的热点方向。而 TrendForce 的数据显示,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 等芯片比例会从 2024 年约 63% 下降至 2025 年约 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 AI 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 2025 年占比将提升至 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人工智能用户超 5 亿人
CPO 概念的走强,还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2025)》(下称 「报告」) 有关。
报告指出,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 5.15 亿人,普及率为 36.5%。其中今年上半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增长 2.66 亿人,半年增长 106.6%。
联储证券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有望催动更多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有望带来更多行业投资机会。结合政策指引方向和产业发展逻辑,可重点关注基础设施、AI 应用、端侧设备等领域,并可关注 AI 技术与部分前瞻科技的结合。
东兴证券指出,人工智能行业当前处于政策、技术、需求三维共振阶段,叠加 「人工智能+」 行动带来自上而下的政策赋能及潜在资金支撑,国产芯片及云计算龙头在业绩上逐步验证、大厂 CapEx 持续投入推高行业发展确定性。人工智能行业景气度仍有上行空间,其在科技投资领域的主线地位较难撼动。
光模块需求持续上涨
除了前述这些消息面带来的提振外,CPO 概念的强势,还与市场对光模块需求的持续上涨带动。
兴证通信产业链调研显示,1.6T 光模块需求持续上调。海外大客户近期上修 2026 年 1.6T 光模块采购计划,部分客户提前锁定明年产能,行业总需求预计从 1000 万上修到 1500 万,再到近期的 2000 万只,主要系 GB300 与后续 Rubin 平台加速部署,AI 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1.6T 产品进入量产放量。
华泰证券近日指出,三季度海外 800G 光模块需求预计仍延续快速增长,头部厂商业绩有望延续同比高增态势。同时随着 1.6T 光模块有望进一步起量,看好相关光模块、光引擎等环节厂商;国内 400G 光模块需求亦有望快速释放,驱动相关厂商业绩向好。光芯片 (CW 光源、100G EML) 环节,国产头部厂商业绩亦有望延续环比高增长态势。MPO 需求有望保持同比高增长。
往后看,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 LightCounting 认为,CPO 出货量预计将从 800G 和 1.6T 端口开始,于 2024 至 2025 年开始商用,2026 至 2027 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根据美国 OCP 大会,2025-2027 年光模块 (400G/800G/1.6T) 需求分别为:5000 万只、7500 万只、1 亿只。

板块 12 股年内翻倍
今年以来,在 AI 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CPO 概念持续强势,截至 10 月 17 日收盘,年内指数累计上涨 64.05%,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4.72%。
个股而言,新易盛暂居 CPO 概念年内 「涨幅王」 宝座,累计上涨 284.69%。仕佳光子紧随其后,年内上涨 232.7%。中际旭创居第三位,年内上涨 204.01%。整个概念板块年内上涨中位数为 38.33%。

考虑到近期以 OpenAI 为代表的算力大订单不断,以及行业龙头业绩明显改善 (比如寒武纪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增 321.49%),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对于算力投资的景气度无需担忧。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I 带动的算力产业需求旺盛、景气度持续,虽然短期可能因为市场波动、关税问题、筹码结构及估值切换等导致板块行情有所震荡,甚至调整,但依然看好,建议基于中长期视角,优配龙头。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