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全年目标能否实现?国家统计局答问

2025 年 10 月 20 日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船已抵达!连接中国和欧洲,北极航线有重大进展

船已抵达!连接中国和欧洲,北极航线有重大进展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记录一下在用户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发了 20 个左右的修复版本的故事,累并快乐着

记录一下在用户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发了 20 个左右的修复版本的故事,累并快乐着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广告
「杀猪盘」头目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政府没收?比特币被纳入监管?

「杀猪盘」 头目价值 150 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政府没收?比特币被纳入监管?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风格切换已起 短期调整后或迎来修复行情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风格切换已起 短期调整后或迎来修复行情

2025 年 10 月 20 日
IMF指导委员会:仍看好韧性增长与通胀回落!黄金多头或遭逆风?

IMF 指导委员会:仍看好韧性增长与通胀回落!黄金多头或遭逆风?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机构切换 「吃喝板块」,食品饮料 ETF(515170) 一周 「吸金」12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通胀猛兽从未离去?美国新车均价史上首次突破 5 万美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定了!大商所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将于10月28日上市

定了!大商所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将于 10 月 28 日上市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苹果iPhone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略有增加 小米传音同比也有增加

苹果 iPhone 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略有增加 小米传音同比也有增加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66666666,275万元;1***8888888,127万元!

1**66666666,275 万元;1***8888888,127 万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性价比与确定性凸显 红利资产获资金青睐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全年目标能否实现?国家统计局答问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在 24 小时
0

  1.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请问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沉着应对、狠抓落实,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时艰,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 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 0.2、0.4 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 39679 亿元,同比多增 1368 亿元。对于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殊为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更显可贵。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略降 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上涨 0.6%,其中 9 月份上涨 1.0%,涨幅连续 5 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 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 3.3 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主要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 1.6%,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 4.8%、4.4%。

  二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改变。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创新链+产业链」 深度融合,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 35.9%、16.7%;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 1.7 个百分点;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 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三是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这种情况下,我国实现了 5.2% 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 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的结果。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经济 「稳」 的格局、「进」 的势头、「韧」 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贸增长面临重大挑战,国内一些领域结构性矛盾还在显现,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三季度 GDP 增速有所回落,请问如何看待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答:第一,三季度 GDP 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步核算,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 0.4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看,三季度以来,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部分行业增势减缓客观上影响经济增速回落。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第二,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从增长水平看,我国三季度 4.8% 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对于我们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尤为难能可贵。三季度经济总量达 35.5 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24 年全年经济总量。从就业物价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运行有所改善。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 CPI 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 降幅连续 2 个月收窄。从国际收支看,保持总体平衡。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6.0%,外汇储备连续 2 个月增加。从发展质量看,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1.7%,比上年同期加快 1.7 个百分点;机器人、3D 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第三,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展望下阶段,要坚持两点论,用好辩证法,既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一是从发展态势看,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压前行,不仅稳住了基本盘,不少关键领域还实现了新突破、新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 5.2%,快于上年同期 0.4 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发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29.8%、16.3%、8.6%。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继续创造新的增长点,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也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增强上行动力。三是从发展支撑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 「两重」 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四是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 2 个月回升;10 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 8.88 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综上,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持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3.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实施,请问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从数据看有哪些表现?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两新」「两重」 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 「内卷」 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济运行 「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 「蓄势增能」。

  一是促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 「真金白银」 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53.5%,比上年全年提升 9.0 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 9 月 10 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 830 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 3 万人申请换新车。「一新一旧」 的转换间也让更多高品质产品走进居民生活,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二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今年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配套金融政策及时推出,推动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以技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 2.0 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是拉动投资的重要支点。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7.4%、11.8%、22.3%。

  三是促进新动能稳步成长。「两新」「两重」 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了设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更推动了智能智造、绿色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生产扩张与技术迭代,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 「快进键」。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29.8%、22.9%、17.1%,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11.7%、26.0%,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29.7%、27.1%、9.5%。

  四是促进经济循环有序流动。今年我国把发展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改善,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产业链配送不断提速。9 月份,PPI 同比降幅连续 2 个月收窄;制造业 PMI 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 50.8%,比上月上升 0.3 个百分点,连续 4 个月上升。前三季度货物、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 4.8%、4.4%。同时,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 106.8%,有利于提振社会信心。

  4.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各地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请问前三季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如何?

  答:今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是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4 年 R&D 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 8.9%,R&D 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 0.11 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方面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兴领域投资扩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创新投入持续加力的驱动下,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天问二号成功发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 「变径一号」 下线,众多科技领域实现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 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 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 3 年居全球首位。

  二是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更多创新成果从 「实验室」 走到 「生产线」,创新 「势能」 向经济 「动能」 不断转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2.4%、20.5%,工业机器人、3D 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 29.8%、40.5%、98.0%。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9.8%。

  三是人工智能赋能增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带来很多惊喜,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1.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 59.9%、25.1%。各种数字产品、智能终端设备日渐普及,大模型应用带动企业算力需求增加,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 11.5%。

  四是绿色转型步伐稳健,经济发展 「含绿量」 不断提升。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取得显著成效。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29.7%、46.9%、14.0%;单晶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产量增长 9.0%、16.5%。「两重」「两新」 政策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 14.4%。

  五是技术改造继续深化,传统产业焕新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今年以来,传统产业积极对接 「互联网+」「AI+」「数字+」,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不断焕发新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8.1%、7.6%、6.7%。化纤、建材等行业加快推陈出新,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34.0%、20.2%,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增长 26.3%。

  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为 「十五五」 发展做出重要部署。请问 「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主要成就?为 「十五五」 发展创造哪些有利条件?

  答:「十四五」 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五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盘棋布局、一张图谋划、一体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突出体现在八个 「新」:

  一是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行,取得了总量跃升、增量可观、质量提升的瞩目成就。GDP 接连跨越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从 2020 年的 103.5 万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134.9 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 5.5%,远高于同期世界 3.9% 的年均增速。「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 30% 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充分彰显了大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人均 GDP 从 2020 年的 10632 美元提升至 2024 年的 13445 美元,连续两年超过 1.3 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

  二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提升。「十四五」 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屡创新高,2024 年研发投入强度达 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 700 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5 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 2020 年上升 4 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4 年 「三新」 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8.01%,比 2020 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四五」 时期,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2024 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3.2%,比 2020 年末提高 2.5 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加速发展,2021—2024 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8.2%、9.2%。服务业稳步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2021—2024 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 60.6%。

  四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拓新局面。「十四五」 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入,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布局更加优化。2024 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7.00%,比 2020 年末提高 3.11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 2020 年的 2.56 降至 2024 年的 2.34。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经济引擎持续发力,有效带动全国经济稳定增长。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十四五」 时期,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 2020 年版的 123 项缩减至 2025 年版的 106 项,2024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降至 14.1%。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巩固,2021—2024 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 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 59.9%,比 「十三五」 时期提高 11.1 个百分点。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稳固,货物贸易规模从 2020 年的 32.2 万亿元增加到 2024 年的 43.8 万亿元,年均增长 8.0%;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十四五」 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 22 个,形成了近 200 项制度创新成果。

  六是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 2020 年的 16.0% 提升到 2024 年的 19.8%。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 2020 年增长 8 倍多,产销量连续 10 年保持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绿色产品产量强劲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4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87.2%,比 2020 年上升 2.4 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超过 25%,成为全球 「增绿」 最多最快的国家。

  七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 时期,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21—2024 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 5.1%—5.5% 之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织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步发展,2024 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 2020 年增长 37.7%,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世界最大,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2024 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

  八是安全发展基础筑牢新屏障。「十四五」 时期,我国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有序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屏障。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2024 年首次跃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能源安全保供能力稳步提升,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产业基础更加稳固,2021—2024 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4%,占全球比重接近 30%,规模连续 15 年位居全球首位。

  总的来看,「十四五」 时期我国成功抵御了世纪疫情的重大冲击,有效化解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利影响,在百年变局的风浪中稳住发展大盘、筑牢发展根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要成就,为继续跑好 「十五五」 新征程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积攒了更充足的底气,成绩得来很不容易,需要倍加珍惜。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新的伟大奋斗续写新的历史伟业。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YOU MAY ALSO LIKE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通胀猛兽从未离去?美国新车均价史上首次突破 5 万美元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船已抵达!连接中国和欧洲,北极航线有重大进展

船已抵达!连接中国和欧洲,北极航线有重大进展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记录一下在用户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发了 20 个左右的修复版本的故事,累并快乐着

记录一下在用户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发了 20 个左右的修复版本的故事,累并快乐着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杀猪盘」头目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政府没收?比特币被纳入监管?

「杀猪盘」 头目价值 150 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政府没收?比特币被纳入监管?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风格切换已起 短期调整后或迎来修复行情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风格切换已起 短期调整后或迎来修复行情

2025 年 10 月 20 日
IMF指导委员会:仍看好韧性增长与通胀回落!黄金多头或遭逆风?

IMF 指导委员会:仍看好韧性增长与通胀回落!黄金多头或遭逆风?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机构切换 「吃喝板块」,食品饮料 ETF(515170) 一周 「吸金」12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通胀猛兽从未离去?美国新车均价史上首次突破 5 万美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定了!大商所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将于10月28日上市

定了!大商所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将于 10 月 28 日上市

2025 年 10 月 20 日
苹果iPhone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略有增加 小米传音同比也有增加

苹果 iPhone 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略有增加 小米传音同比也有增加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9 月    

近期动态

  •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 中国做对了什么
  • 船已抵达!连接中国和欧洲,北极航线有重大进展
  • 记录一下在用户的帮助下,两个星期发了 20 个左右的修复版本的故事,累并快乐着
  • 「杀猪盘」 头目价值 150 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国政府没收?比特币被纳入监管?
  •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风格切换已起 短期调整后或迎来修复行情
  • IMF 指导委员会:仍看好韧性增长与通胀回落!黄金多头或遭逆风?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