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围绕公募基金改革,又一大重磅细则即将落地。
10 月 22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即将于近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
同时据记者前期自行业机构了解,以头部基金公司为主的多家管理人已上报了一批拟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指数,种类涵盖宽基、行业、风格等多种类型。不过对于进入实际基准库的指数数量,监管层的态度整体较为审慎。
公募 「业绩基准库」 将落地
作为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提及的关键细则之一,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的推出,是贯彻新 「国九条」 精神,推动公募基金改革落实的重要举措。
今年 5 月 7 日,证监会曾发布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多个关键层面,细化 25 条举措,全方位勾勒出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发展路径。
其中 《行动方案》 特别强调,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提到要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 指出,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将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有公募人士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业绩比较基准规则的推出,意味着基金业协会或将同步发布多项业绩比较基准,供基金管理人根据旗下产品特性从中选择使用。该基准将成为评价基金经理是否跑赢同业、创造超额收益的核心标准。
而在此基础上,基金经理的后续薪酬以及行业重要奖项的评选,也将均与其所实现的超额收益紧密挂钩。同时,业绩比较基准一经选定即具备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
回顾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启动的近半年历程,多项政策已陆续落地,包括新型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第三阶段费率改革配套政策等。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刻画投资者 「获得感」 的重要指标,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在正式推出后,预计也将对基金绩效考核、费率结构以及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形成有效约束,让公募基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更进一步」。
业绩基准规范化正当时
公募行业对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规范性的关注,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过往,不少产品业绩基准与实际投资组合的错配,致使行业长期存在管理粗放、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更在客观上为基金经理提供了风格漂移的借口。
但随着市场结构性特征日益凸显、投资者理念逐步成熟以及基金类型不断丰富,基金评价标准的精细化、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设置的科学化,正成为公募行业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早在今年 3 月左右,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自发调整工作就已集中展开。5 月 《行动方案》 发布以来,为顺应监管导向,多家公募基金主动自查自改,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节奏进一步呈现加速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22 日发稿,今年以来已有 136 只基金 (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其中调整业绩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达 69 只,较去年同期的 36 只增长超 9 成。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数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基金,成立日期多集中在 2015 年到 2021 年间。在调整趋势上,多家头部管理人将旗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从传统宽基指数,调整为了和基金投资策略、风格更相关的细分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获悉,监管日前曾就首批纳入业绩比较基准库的指数,向多家公募管理人征求意见。但考虑到大量基金集中调整其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操作成本和市场扰动,基准指数的实际名单可能还需进一步的协商。
在 《行动方案》 出台之际,记者了解到,公募基金改革或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整体工作。而对于具体的细则,监管将会秉承 「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的态度,结合行业实际,区分存量增量、区分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行业机构充分的调适时间。
(文章来源:21 财经)
(原标题: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
(责任编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