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飞月
「金九银十」 智能手机大战持续升温。在主流品牌轮番上阵后,子品牌阵营已全面接过战旗。10 月 20 日晚,vivo 系的 iQOO 首发新款 iQOO 15,而据官方消息,OPPO 系的一加与小米系的红米也蓄势待发,官宣新品在即,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已然拉开序幕。
iQOO 选择继续强化其电竞标签,以自研芯片与游戏引擎构筑差异化优势。然而,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一个反常态的现象已然出现:在亟需价格刺激的大促节点,iQOO 15 的起售价却较上一代不降反升。
这一 「逆势涨价」 的背后,揭开了整个手机行业面临的共同困境:核心元件成本上涨正持续挤压利润空间,使传统的价格战难以为继。当国内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即便 「双十一」 也难以有效刺激需求时,厂商的增长后劲究竟何在?
子品牌开启新一轮大战
不久前,vivo 的 X300 系列、OPPO 的 Find X9 系列、荣耀的 Magic 8 系列、小米 17 系列等旗舰机型纷纷亮相,激战 「金九银十」 与 「双 11」 战场,本周开始,各大品牌的子品牌也加入战局。
10 月 20 日晚间,iQOO 带来新品 iQOO15。iQOO 数字系列是该品牌的高端产品线,上一年迭代至 iQOO13,今年的新品则直接跳过 14 命名为 iQOO15。接下来,红米将于 10 月 23 日正式推出 K90 系列新品,一加官方近日也宣布将于 10 月 27 日发布一加 15 和一加 Ace 6。
iQOO 与其他品牌的竞争,仍然主要集中于其电竞属性上。
自成立以来,电竞就是 iQOO 的重要标签,iQOO15 也不例外,如配备了该品牌自研电竞芯片 Q3;搭载的 Monster 超核引擎包括 「先知调度器」 和 「闪电加速器」,是能够满足专业电竞赛事要求的电竞级游戏引擎;与此同时,iQOO 还宣布正式成为 《王者荣耀》 的 「技术战略合作伙伴」。
电竞产业生态正蓬勃发展,尤其移动游戏市场增长迅速,为电竞手机创造了市场空间。伽马数据 (CNG) 发布的 《2024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竞争力报告》 显示,2024 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持续回暖,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4.8% 至 6355.7 亿元,而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占据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的比例在持续扩大,达到 37.5%。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年智能手机的新机发布环节,AI 功能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宣讲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此次发布会上,iQOO 并未将 AI 功能单独拿出来大讲特讲。
iQOO 产品副总裁罗锋向包括 《华夏时报》 记者在内的媒体解释称这并非不重视,而是出于内容时长控制以及务实的功能导向。「AI 的工具属性较强,我们更倾向于将其应用在实际功能中解决用户需求,而非单纯强调 AI 概念。」 他透露,AI 技术已应用于游戏画质重建、导航、搜题、人物消除等功能中,后续将持续投入。
「根据当前市场调研,AI 功能虽尚未成为消费者换机的核心驱动力,但已有超过 80% 的国内用户认为,AI 体验在下一部手机的选购中 『非常重要』 或 『重要』。」Omdia 手机行业研究负责人刘艺璇对 《华夏时报》 记者表示,这表明,用户对 AI 的认知正从初期的 「宣传大于实用」 转向实际关注,短短一年间,AI 功能在嵌入深度、使用体验与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已显著提升,尤其在高端产品线中,已成为品牌展现技术战略的关键载体。
刘艺璇认为,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板块仍在持续演变,即整体销量虽未见底,但产品均价与出货价值仍在提升,领先厂商的地位也持续受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AI 与影像等高端功能的结合,正成为影响格局的重要变量。
市场增长如何破局
大促节点,有力的价格策略必然是手机厂商冲击销量的关键所在。然而,iQOO 15 的价格却较上一代出现了上调,据官方数据,iQOO 15 起售价为 4199 元,而 iQOO 13 起售价为 3999 元。
「存储涨价对行业产生了普遍影响,尤其明显体现在产品定价上,从首发到后续全生命周期,包括 『618』 等大促节点,价格下探的空间已大幅收窄,这直接影响了 iQOO 的产品销售节奏、备货策略,乃至 Z 系列的新机型。」 罗锋坦言。
既然传统的价格战难以为继,手机厂商要如何在产品同质化的当下增强竞争力呢?罗锋强调,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问题,iQOO 难以控制价格趋势,能做的就是持续聚焦产品本身——通过打造足够优质的产品,让用户在任何价格段都感到选择 iQOO 是值得的、能切实解决他们需求的。
不过,眼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不乐观。Omdia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3%,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vivo 以 1180 万台的出货量重回第一,占据 18% 市场份额。
IDC 预计,随着 9 月中下旬开始各品牌大量年度旗舰新品的提前集中上市,市场表现在今年第四季度初期有望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之后即便有 「双十一」 年终大促,也难以激发更多消费者需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机市场没有增长后劲。刘艺璇对本报记者指出,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正从单一设备转向生态与商业模式的综合较量,只有那些能在新兴市场把握增长、在高端市场树立品牌,并在终端形态、生态布局与 AI 创新上持续突破的厂商,才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构建长期竞争力。
「新兴市场 (如亚太、拉美、中东非) 仍是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预计 2025 至 2029 年全球新增的 5400 万部出货量中,近 70% 将来源于此;成熟市场 (如中国、欧美) 虽进入存量竞争,但高端机型的出货量、价值及销售占比仍在持续提升,尚未触及天花板。因此,推进高端化仍是厂商在这些地区的核心战略。」 刘艺璇说。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正从 「走出去」 迈向 「扎下根」,持续重塑全球格局。刘艺璇透露,过去十年,OPPO、vivo、小米、华为、荣耀等中国品牌实现了系统性的海外扩张,不仅将国内积累的渠道、产品与技术优势带向全球,更通过建立本地生产、组建本地团队,逐步构建了全球化运营体系,其成果直接体现在份额上。「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已从 2013 年的 11% 跃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2%。」
(华夏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