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北京时间周五晚 8 点 30 分,美国将公布一份 「姗姗来迟」 的 9 月 CPI 数据,或显示通胀顽固地维持在 3% 左右,这突显出关税和服务业的粘性正持续为美联储实现 2% 目标的道路制造麻烦。
这也是自美国政府关门以来发布的首个重要联邦经济数据——此次关门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关门,且目前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经济学家预计,9 月整体 CPI 将环比上涨 0.4%,与 8 月份的增速持平,同比增速则上升至 3.1%,为 5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并高于 2.7% 的 12 个月平均水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 预计将环比上涨 0.3%,同比上涨 3.1%,均与 8 月份持平。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 Steven Juneau 在周一发布的一份前瞻报告中表示,关税仍然是 「商品价格通胀的来源」,并且这种影响将在 「未来几个季度」 持续存在,尽管二手车价格的回落部分抵消了今夏早些时候给通胀数据带来干扰的剧烈波动。
Juneau 补充说,非住房服务业通胀预计仅会小幅放缓,并警告称,由于医疗保健和交通等核心服务价格的粘性依然很强,该类别将 「高得令人不安」。
关税压力若隐若现
法国巴黎银行将 9 月份的 CPI 报告称为 「评估我们基准预测的关键节点」,并指出 「9 月 CPI 数据公布的风险偏向下行」,因为较疲软的住房成本和商品领域相对温和的关税传导,可能会抵消其他服务类别季节性的强势。该公司补充说,「9 月份的核心 CPI 往往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尽管如此,法国巴黎银行预计未来关税将带来更大影响,预计 「更实质性的传导将发生在 9 月,并延续至 2026 年第一季度」。
该银行指出,「企业在转嫁关税方面采取了相对克制的做法,消费者承担了不到 20% 的成本」,但预计公司将在 「2025 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加大关税传导力度,到 2026 年第一季度末将大部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这种对关税影响时点的关注在华尔街引起了共鸣,高盛也指出了商品价格走软与关税持续影响之间的 「拉锯战」。
由 Jan Hatzius 领导的高盛经济团队预计,9 月份机票价格上涨的提振作用减弱,以及二手车价格的持续疲软,将抵消食品和能源成本的上涨。尽管如此,高盛表示,即便 「住房和劳动力市场对通胀的贡献正在减少,潜在的通胀趋势进一步下降」,但关税仍将 「在明年年初之前持续推高月度通胀」。
信安资产管理公司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 首席全球策略师 Seema Shah 表示,除了本周五的数据,整体通胀风险仍然偏向上行。
她说:「迄今为止,通胀传导比预期的要温和,这可能是由于利润压缩、提前备货和贸易转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这些因素帮助缓冲了最初的冲击,但它们本质上是暂时的。」
她补充说:「随着库存消耗、贸易路线变窄、利润空间持续收缩,企业可能被迫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上行风险依然存在。」
总而言之,本周五的报告不太可能改变市场对美联储本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的预期。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 「美联储观察」 工具,市场以近 100% 的确定性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的政策会议上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情报主管 Tyler 在周三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同意市场的观点,并认为需要出现极端的尾部风险才能让美联储按兵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