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2025『活力杨浦』 数字经济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 主题对话活动在上海举办。正值 「十四五」 收官之年,杨浦区积极谋划 「十五五」 蓝图。活动中,政府、专家、企业领袖围绕城市更新等议题探讨,杨浦构建创新体系,数字经济营收超 3200 亿元。各方认为应坚持 「以人为本」,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提升生活品质,让 「人民城市」 理念落地生根。
每经记者|陈荣浩 每经编辑|陈梦妤
10 月 30 日,在上海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的指导下,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 (集团) 有限公司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联合举办 「2025「活力杨浦」 数字经济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 主题对话活动。
上海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杨浦区商务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杨浦滨江集团、杨浦科创集团等有关单位出席活动。
在「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际,杨浦区正积极谋划 「十五五」 发展蓝图。在黄浦江两岸整体开发战略背景下,杨浦滨江中北段的空间规划研究持续推进,聚焦 「一岛两翼」 发展格局。
本次活动汇聚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围绕城市更新、数字赋能、民生保障等核心议题深度探讨,深化 「人民城市」 理念下的政产学研共建机制,为杨浦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凝聚智慧。
活动现场图 每经记者 丛森 摄
规划引领产业筑基 构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上海市杨浦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主任沈昕在致辞中介绍,杨浦区已构建创新策源硬核体系,十余座顶尖高校、400 余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及 18 万大学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智力支撑。
沈昕提到,2024 年杨浦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营收规模超 3200 亿元,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生态,聚集了抖音、美团等龙头企业及一批深耕 AI、大数据领域的初创企业,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已然成型。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据悉,杨浦区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目标,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开通诉求直通车,实现政策申报 「一次申报、全程代办」。同时,杨浦区深化 「一网通办」 改革,通过 「随申兑」 平台实现 23 个政策申报项目的 「免申即享」,依托 「企业专属空间」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等。
SOM 设计事务所资深副总监孙乃飞指出,依托杨浦的科研优势和浦东的产业技术资源,黄浦江中北段将酝酿一个两岸协同发展的世界级科学技术创新区,翻开上海沿江升维的新篇章。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强调,城市更新不能脱离产业空谈功能,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为城市注入持久活力。
数字赋能民生为本 共建多元融合生活圈
规划与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骨架,数字赋能与民生保障则是填充血肉的灵魂。对话环节中,嘉宾们围绕 「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数字赋能区域发展」 等议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 「以人为本」 是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
数字技术正激活城市空间价值。
 活动现场图 每经记者 祝裕 摄
活动现场图 每经记者 祝裕 摄
商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张金普表示,产业升级是城市更新核心驱动,企业通过数据化、区块链等技术将商业消费数据转化为可信数据,建立模型优化供需结构。
中指研究院上海数据总经理张文静提出,杨浦区已形成 「黄金十字轴」 发展格局,5 公里范围内实现高校、产业、居住空间深度融合。
淘宝闪购饿了么数字社区项目负责人季彩萍分享了 「向前看」 与 「向后看」 的双重实践,既联合高校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又关注老年人数字化需求,让技术充满温度。在数字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多元参与成为重要模式。与此同时,淘宝闪购已发起骑手社区共建项目,通过数字化工具让骑手上报社区隐患,形成闭环处理机制。
保利发展上海片区营销负责人余甜则认为,产业是骨架,人才是血液,文化、配套、交通是神经脉络。保利发展更关注人的需求,人才的安居乐业,有活力的人在哪里,未来的潜力就在哪里。因此保利发展始终扎根杨浦、与杨浦双向奔赴,陆续打造了多个行业关注的热点项目,为杨浦滨江提供了居住新范式,见证了区域发展的澎湃势能。
「作为深耕杨浦的房企,保利发展的择址观始终锚定区域核心价值。」 余甜则分享,「杨浦有两条黄金脉络,一是东西向的创新数字科技带,一条是链接南北高校及产业的创智走廊,而保利近期的选址,都聚焦于这个 『黄金十字轴』 的交点和由此构成的科创扇面」。
嘉宾们还关注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张金普提出,数据作为重要资产,需要建立社会化可信标准,完善实物资产代币化领域法律法规。余甜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购房政策与置换信息流通渠道,通过政府搭建透明平台,打破信息垄断,降低人才置业成本,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在杨浦安居乐业。
从高校科创成果转化到企业产品落地,从数字技术赋能到民生服务升级,杨浦区正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将 「高校策源创新、场景验证技术、企业定义产品」 的闭环链路,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知的生活品质提升,让 「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理念在每一个社区、每一处空间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丛森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