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3 日 星期一|
NO.1 两融业务驱动业绩增长,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逾五成
随着上市券商 2025 年三季报披露收官,两融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30 日,42 家上市券商融出资金规模均较上年末实现增长,累计融出资金规模超 2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72.03%。头部券商表现尤为突出。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和中国银河融出资金规模位居前五,分别达到 2385.58 亿元、1917.09 亿元、1697.76 亿元、1365.48 亿元和 1325.11 亿元。在利息净收入方面,42 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累计达 339.06 亿元,同比增长 54.52%。
点评:上市券商 2025 年三季报显示,两融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融出资金规模同比激增 72%,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将显著提振券商利息净收入,优化其盈利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两融业务的扩张也反映出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对券商板块形成积极支撑,并可能带动资本市场整体流动性改善,为股市注入活力。投资者可关注头部券商的长期配置价值。
NO.2 ETF 规模 10 个月增长逾 2 万亿元
ETF 正以 「高歌猛进」 之势成为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具体来看,ETF 年内规模暴增 2 万亿元,百亿级产品扩容至 121 只,千亿级 「巨无霸」 批量涌现,股票、债券、跨境等多类型 ETF 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产品创新持续提速,细分赛道与多元策略布局正不断深化。2025 年以来,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ETF 均实现爆发式增长。据 Choice 测算,截至 10 月 30 日,共有 1345 只 ETF 成立,规模合计达到 5.74 万亿元。而去年底,ETF 数量为 1039 只,规模为 3.73 万亿元。这意味着,仅 10 个月时间,ETF 数量增长超 300 只,规模提升逾 2 万亿元。
点评:ETF 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 A 股市场投资生态的深刻变革。这一趋势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海量增量资金,更推动了被动投资理念的普及。对券商而言,ETF 的扩容将显著提升其代销和做市业务收入;对基金公司,头部效应将加剧,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从市场结构看,ETF 的崛起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并为优质资产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整体上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与韧性。
NO.3 「国家队」 最新 ETF 持仓出炉,单季规模增超 2000 亿元
「国家队」(包括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及旗下 2 只专项资管计划) 最新持仓受到市场关注。基金三季报会披露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 20% 的情况。因此,从基金三季报来看,「国家队」 对宽基 ETF 的持仓基本保持不变,仅对部分行业主题 ETF 进行了简单操作。与此同时,基金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国家队」 持有的 ETF 规模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国家队」 持有的 ETF 第三季度平均涨幅超过 20%,单季规模增超 2000 亿元。
点评:「国家队」 最新 ETF 持仓数据显示,其对宽基 ETF 的持仓基本稳定,仅对部分行业主题 ETF 进行微调,显示长期配置策略未变。第三季度 ETF 规模增长超 2000 亿元,主要得益于市场反弹带来的净值提升,而非主动加仓。这一动向或增强市场对政策托底的信心,对宽基指数相关产品形成支撑,同时可能引导资金向流动性更强的核心资产集中。整体来看,「国家队」 的稳健操作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中长期资金布局提供参考。
NO.4 中金高管调整落定,王曙光升任副董事长
近日,中金公司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当选为副董事长。这位在投行领域深耕近 30 年的 「70 后」 少帅,在履新总裁仅两个月后再度晋升为中金公司副董事长。除了升任副董事长,王曙光同时成为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规定的授权代表,与联席公司秘书周佳兴共同负责公司与香港联交所的沟通事务。
点评:中金公司高管调整尘埃落定,王曙光升任副董事长并兼任香港联交所授权代表,彰显其在投行领域的深厚资历与公司内部的核心地位。此次人事变动或强化中金在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对股价形成积极预期。对券商板块而言,头部券商的高管稳定与业务深化有望提振行业信心。整体来看,此举或增强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信心,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