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25 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 11 月 3 日至 5 日在香港举行。11 月 4 日,在峰会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以及多位国内外金融机构领袖均认为,随着市场动能回升、制度型开放深化,香港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的关键枢纽作用不断巩固,在数字经济、双向资本流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香港金融市场活力依旧
「今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 320 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今年前 10 个月,香港共录得 80 宗 IPO,集资额超过 260 亿美元,在全球 IPO 集资额排名中位居榜首。」 李家超说。
11 月 3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宣布计划在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李家超表示,将尽全力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在金融创新方面,香港同样走在前列。渣打银行集团行政总裁比尔·温特斯表示,香港金管局在稳定币、电子货币与银行存款代币化等领域的前瞻性试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空间。
「双向平台」 功能持续强化
承接金融创新带来的发展动能,香港作为 「双向平台」 的战略定位愈发清晰。陈茂波表示,当前外资对香港市场整体持积极乐观态度,相关发展势头良好。从资金流向看,自去年 9 月底以来,香港股市资金流入中约半数来自南向通,另一半则源于欧美投资者。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规模持续领先全球,目前仍有 200 余家企业排队等候上市,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港融资,也为其海外拓展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陈茂波特别提到,香港与中东地区目前不仅在资金方面实现双向流动,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投资和建筑等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多项前期工作已陆续展开,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今年 12 月,港交所将迎来首家中东企业上市。同时,中东企业也在香港招商引资,并寻求与香港基建企业携手开拓当地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 「不容忽视」
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泰德·皮克表示,对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中国股票市场依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流动性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 「过于庞大,不容忽视」。
他进一步表示:在过去市场艰难的时期,资产管理机构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投资方式也趋向被动化,以贝塔为导向驱动;如今,市场动能回升,中国股票市场正重新成为资本流入的重要目的地。
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德巍也持相似观点。「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已明显改善,预计未来一年对中资股的配置将趋于平稳。」 苏德巍认为,当前投资氛围较之前已有很大转变。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