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软CEO 纳德拉与 OpenAI CEO 奥尔特曼共同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非算力过剩,而是缺乏足够的电力来支撑所有 GPU 运行。根据 IEA 预测,到 2026 年,AI 行业的电力需求将至少是 2023 年的十倍。
因此,本文梳理了 AI 电力产业链。所谓 AI 电力产业链,其本质是为了满足 AI 算力指数级增长带来的巨大、稳定、高质量的电力需求,而从能源生产端到消费端进行的一系列升级和变革。简单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 (数据中心供电)。
发电侧主要追求 「稳定、清洁、高密度」 的能源,满足 AI 数据中心 7x24 小时不间断、巨量且可预测的电力需求。短期来看,电力供应仍依赖 「燃气发电调峰+部分煤电/核电基荷+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 的组合。中期来看,「稳定清洁能源 (如核电小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风、光)+规模化储能+灵活的燃气发电」 将构成主力阵容。长期来看,「核聚变+近 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 将是支撑 AI 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能源图景。
电网侧的核心是 「数字化」 和 「智能化」,通过虚拟电厂、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智能调度等技术,最大化利用现有网架资源,平抑波动,保障对数据中心的可靠供电。
用电侧 (数据中心供电) 则追求 「极致效率与可靠性」,目标是将每一度电最大限度地用于计算,而非损耗在转换和散热上。
从供电架构来看,目前数据中心供电方案包括不间断电源 (UPS)、高压直流 (HVDC)、巴拿马电源、固态变压器 (SST)。东方证券表示,UPS 系统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选择,后续随着 AIDC 朝着高效低损耗、高功率密度、综合能源适配等方向发展,HVDC、巴拿马等高压供电方案应用迭代有望持续提升,SST 路线随着 AIDC 需求增长,其关注度有望迅速增长,从而加速技术的迭代和应用落地。
除此之外,服务器电源、AIDC 配电、液冷、应急电源等也是数据中心供电的关键环节,随着 AIDC 投资景气度的提升,将会持续受益。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