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就在下周 (11 月 13 日-14 日),2025 年 6G 发展大会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 「智联全球,共建 6G 技术创新生态」。大会为期两天,将围绕 6G 网络技术、智能内生、无线技术、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安全可信、北京 6G 产业发展等主题分析研究成果。
作为亮点成果,本届大会将发布以下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
6G 通智融合:将重点展示 6G AI 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共筑万智互联新生态,共赴移动 AI 新时代。6G 通智融合是指将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使 6G 网络具备智能自主决策能力,以应对多样化业务与差异化服务需求。
通感融合:即通信感知一体化,该技术基于软硬件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可在同一套基站设备、同一张网络中同时具备通信与感知功能,实现一网两用。
沉浸式通信:结合大空间 6 维度编解码技术、多模感知技术、触觉反馈技术等,实现对物体和场景的快速 3D 重建,并通过 6G 等高速网络进行实时传输。
此外,本届大会还将发布 2025 年 6G 技术试验结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联合业界共同升级 6G 技术试验平台能力,为 6G 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表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 6G 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1 个总体组+1 个实验室+2 个研发基地+2 个产业基地」 的协同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谈及北京 6G 产业发展未来规划,苏国斌表示,将以商业闭环为目标,围绕市场-场景-业务-网络协同开展需求研究,梳理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前研判技术策略和演进路线,为 6G 商用筑牢基础。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 「杀手级」 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以应用端发力拉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6G 与卫星通信之间存在高度协同与融合的关系:作为面向 2030 年的下一代通信技术,6G 不仅关注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时延,更重要的是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以及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等新能力。为了覆盖海洋、山区、沙漠等地面网络难以触达的区域,6G 必须引入卫星通信系统,尤其是低轨道 (LEO) 卫星,来构建一个 「空-天-地」 融合的立体网络架构。
开源证券表示,目前,6G 正处于标准研究制定阶段,根据 IMT-2030(6G) 推进组预测,预计到 2040 年,6G 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30 倍。应当高度重视通信升级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 6G 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标准确立,相关产业板块有望迎来对应的产业机遇期,包括天线、射频、通信芯片等领域。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