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2025 年 11 月 10 日星期一|
NO.1 「百亿基金经理」 阵营重回百人大关
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 100 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达到 109 人,较二季度数量扩张近三分之一。若计入四季度以来的新发产品,这一数字已增至 112 人,而业绩表现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具体来看,当中既有管理仅 1 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也有多位 「顶流」 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出现回升。比如,易方达基金张坤以 565.44 亿元的管理规模稳坐头把交椅,单季度规模增长近 15 亿元;谢治宇、葛兰则分别以 453.57 亿元、435.44 亿元重归 「400 亿+」 梯队;周蔚文、刘格菘、汇添富基金胡昕炜等也悉数重返 300 亿元阵营。
NO.2 10 只 「5 毛基」 净值重回 1 元
数据显示,有 10 只去年年末净值低于 0.6 元的基金,在今年 11 月 5 日将净值拉回 1 元以上。分类型来看,上述 10 只基金中,9 只为主动权益基金,仅有一只为股票指数型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有基金年内收益达到 137.02%。该基金去年年末的单位净值仅为 0.5956 元,但在今年 11 月 5 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已达到 1.4117 元。从配置来看,今年上半年,该基金调增了对海外 AI 算力的配置,尤其是增加了对光模块和 PCB 板块的配置,同时也提高了游戏、军工、新消费的仓位。
NO.3 跨境 ETF 规模突破 9000 亿元
Wind 数据,截至 11 月 6 日,跨境 ETF 规模达到 9154.71 亿元,突破 9000 亿元大关,较年初增长 4912.51 亿元,产品数量增加了 48 只。
本周以来,跨境 ETF 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其中,恒生科技相关 ETF 是吸金主力。
NO.4 杜猛:科技仍是市场中长期主线
知名投资老将、基金经理杜猛在三季报中指出,科技仍是当前市场的中长期主线,随着 AI 技术不断发展,众多的应用场景逐步浮出水面,在硬件端与软件端都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科技方向之外,杜猛也关注到部分经历长期调整的行业正迎来周期反转契机。以动力电池为例,尽管过去三年行业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但目前大部分环节已实现供需平衡,部分产品出现涨价迹象。在电动车、储能、机器人等多元需求推动下,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此外,在工程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杜猛都看到了投资机会,部分传统行业也在酝酿机会。在杜猛看来,创新药领域同样值得关注,国内创新药企业通过海外授权合作不断验证研发实力,产业长期趋势明确,但需关注后续产品落地与商业化进展。
NO.5 两名基金经理被传 「起冲突」,闫思倩、王子建回应
11 月 6 日有网传消息称,某基金公司旗下两位基金经理发生冲突,已报警、送医院等,涉事公司为鹏华基金。
对此,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王子建当日晚间分别在朋友圈澄清称,「近期,有关本人与他人发生冲突的谣言在网络传播,本人在此郑重声明:相关内容属于恶意诽谤,严重与事实不符,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请大家停止传播相关不实信息,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闫思倩与王子建共同管理基金产品鹏华创新未来混合,截至三季度末的规模为 24.79 亿元,近 3 个月回报 17.51%,近 1 年回报率 46.68%。
NO.6 上一交易日 ETF 行情复盘
上一交易日 (11 月 7 日),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冲高回落。盘面上,锂电板块午后爆发,化工板块持续走高,福建板块反复活跃,有机硅板块集体走强。下跌方面,机器人板块下挫。
ETF 涨跌幅方面,化工相关 ETF 涨超 3%。
下跌方面,港股互联网相关 ETF 跌超 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90665395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