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佳
时隔 11 年,百度重新杀回 AI 眼镜领域。
11 月 10 日,第一财经记者在京东、天猫等渠道看到,百度 AI 智能眼镜 PRO 今日开售,售价在 2299 元。目前京东显示有 9000+用户看过该商品,天猫显示有 1000+用户看过该商品,百度暂未公布首日销量情况。
和市面上其他拍照类 AI 眼镜功能相似,小度 AI 眼镜 Pro 以拍摄能力、AI 翻译、AI 识物、AI 备忘、AI 录音等为主要卖点,没有显示功能,并非 「AI+AR」 眼镜。
百度最早做智能眼镜追溯至 2014 年的 BaiduEye。彼时,Google Glass 掀起第一波全球智能眼镜热潮,但它的实际效果远未达预期。在百度的官方演示中,BaiduEye 被视作新的 「搜索入口」,采用后戴式设计,配备单耳机以及摄像头,在无需屏幕的情况下,比如佩戴者只需要用手指在空中对着某个物品画个圈,或者拿起物品,BaiduEye 即可获得指令并通过百度大脑进行识别、分析处理,语音告知用户结果。
但那条路并未走通。据记者了解,当时负责 BaiduEye 的百度 IDL(深度学习研究院) 团队一度希望打入商场和博物馆,此后还曾探索医疗领域的可能性,但并不成熟的智能化生态和始终难以真正落地的场景,令 BaiduEye 最终并未真正面世,成为百度智能硬件探索上的一次试错。
11 年前,硬件算力、深度学习算法等有限,摄像头还引发不小的隐私争议,但如今在生成式 AI 浪潮与硬件技术的双重突破下,眼镜变成随身的 「AI 助理」,科技巨头们争夺的,是未来人机交互的入口权。
重返智能眼镜赛场的百度,带来的是定价超 2000 元的小度 AI 眼镜 Pro,这距离百度官宣造 AI 眼镜也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在小米、华为、阿里等巨头纷纷入局的 「百镜大战」 中,百度能否凭借小度 AI 眼镜 Pro 脱颖而出,还有待市场检验。目前仅从功能看,小度 AI 眼镜 Pro 与市面上大部分带拍照类 AI 眼镜功能趋同,并未展现出颠覆性的独特功能,并且不具备屏幕显示能力。从售价看,2299 元的价格超过了小米、华为、雷鸟等智能眼镜,也超过了 Ray-Ban Meta 基础款 299 美元的价格。
「小度 AI 眼镜 Pro 的竞争点,本质上是百度 AI 生态的一次系统性输出。」 一位熟悉百度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包括大模型背后的语义理解能力、搜索与地图的信息支撑,小度多年来积累的语音交互技术以及最终软硬件一体的用户体验等。未来它或许还需补齐渠道短板,无论是与传统眼镜品牌合作拓展线下触点,还是优化线上服务体验,都将影响产品的市场渗透。
放眼整个行业,「百镜大战」 今年拉开序幕。此前 IDC 预计,2025 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 290.7 万台,同比增长 121.1%,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 216.5 万台,同比增长 178.4%;AR/VR 设备出货量预计 74.2 万台,同比增长 38.1%。
Xreal 创始人徐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一个行业可以被称为 『百镜大战』 时,一定说明这个行业的门槛是低的。」 因为业界可以快速拆解一个产品,并利用成熟的供应链迅速复制,于是乎蜂拥而至。但智能眼镜的核心竞争力却远不止于此,AI、系统以及与手机连接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真正的用户体验与应用场景还有待提升,市场爆发还需要时间与积累。「今天智能眼镜上的 AI 体验,远不如手机上的 AI APP 好用。」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