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 ETF 发展势头强劲。据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跨境 ETF 总规模已突破 9000 亿元整数大关,达 9033 亿元,而年初时总规模还只有 4240 亿元,年内增幅达 113%,表明了投资者对跨境投资机会的广泛热情和高度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沪港通」 和 「深港通」 机制的推出,为跨境 ETF 的投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港股市场成为跨境 ETF 的投资重点。数据显示,跨境 ETF 中,港股市场的规模最大,达 6764 亿元,占比 74.69%;其后是美股市场,规模 1605 亿元,占比 17.72%。
具体来看,规模前 20 的跨境 ETF 中,港股通互联网 ETF 资产净值最高,达 848 亿元;恒生科技指数 ETF、恒生科技 ETF、中概互联网 ETF 分别位列第 2 至第 4,资产净值均超 400 亿元;港股通科技 30ETF、恒生互联网 ETF 和香港证券ETF 规模也位居前列,资产净值均超 300 亿元。
放大来看,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已超 5 万亿港元。数据显示,11 月 10 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 66.54 亿港元,使得年内净买入额突破 1.3 万亿港元,自港股通开通以来的累计净流入规模也突破 5 万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资金大规模南下的背景下,今年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双双斩获超 30% 的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抢眼。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荔蓉认为,尽管港股市场自低位已有显著反弹,但其估值修复之旅远未结束。当前港股的估值只是从 「极端低估」 修复至 「接近正常」。此外,海外投资者对港股的整体性低配,也为其未来的估值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