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板块 11 月 11 日早盘继续拉升,早盘收盘时中来股份、拓日新能、中利集团、协鑫集成、金辰股份、国晟科技纷纷涨停,快可电子大涨超 10%,同享科技、亿晶光电、阿特斯、上能电气等也涨幅靠前。

新能源又有重磅文件
消息面上,11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该文件聚焦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高质量消纳,提出分阶段目标及七大重点任务,旨在构建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碳达峰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意见》 提出,到 2030 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持续保障新能源顺利接网、多元利用、高效运行,新增用电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满足全国每年新增 2 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到 2035 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钙钛矿电池迎新突破
此外,据科技日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 27.2% 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 《科学》 杂志。
公开资料显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易于低成本印刷制备且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优势,被视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 3.8% 提升至超过 26%,逼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水平,但与理论极限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日前浙江企业 「纤纳光电」 正式发布全球尺寸最大的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经 TüV 南德权威认证,纤纳 2.88m²组件功率为 509.21W,效率为 18.6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及中试阶段,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国盛证券指出,目前钙钛矿领域呈现 「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与供应链自主化并进」 的强劲态势。

光伏反内卷见成效?
近期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关报道,也对光伏设备板块起到了提振作用。日前,据财联社报道,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 「联合体」 平台正在筹划中,收购方案具体细节仍在商讨。据悉,目前正在筹划中的 「联合体」 计划成立 700 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
虽说这一 「联合体」 尚在酝酿之中,但从 N 型硅片 (目前光伏硅片的主流产品) 价格指数来看,这一计划已给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据 SMM(上海有色网) 披露的数据显示,N 型硅片价格指数 11 月 10 日报 1.33 元/片,这较 7 月初的 0.87 元/片,约 4 个月时间大幅上涨 52.87%。

光伏设备业绩明显改善
在政策等利好带动下,光伏设备板块的业绩明显改善。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光伏设备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2 亿元,而此前的 2024 年 Q2~2025 年 Q2,光伏设备板块连续 5 个季度亏损。

个股而言,几大千亿巨头业绩要么业绩大幅增长,要么大幅减亏。比如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41.47 亿元,同比增长 57.04%;隆基绿能第三季度亏损 8.34 亿元,2024 年同期为亏损 12.61 亿元;通威股份第三季度亏损 3.15 亿元,2024 年同期亏损 8.44 亿元。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从主力资金动态来讲,11 月 11 日早盘,协鑫集成、中来股份等纷纷位于主力资金净流入榜前列。而从区间数据来看,截至 11 月 10 日收盘,本月主力资金净流入通威股份最多,为 10.5 亿元。TCL 中环紧随其后,净流入金额为 6.76 亿元。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亿晶光电也被主力资金抢筹居前。

兴业证券表示,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值重构。Q3「反内卷」 推动硅料价格上涨,光伏主链 Q3 减亏已成行业趋势,光伏行业有望迎来业绩环比改善和 「反内卷」 实质性推动的双重利好,当前行业仍然处在周期底部,建议积极布局 「反内卷」 行情。建议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开源证券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当前光伏行业 「反内卷」 已取得一定积极成效,Q3 主链上游环节预计显著减亏。后续重点关注供需两条主线:(1) 供给:硅料收储平台落地及产业链限产措施。(2) 需求:关注未来光伏装机需求支撑等。在供需两端 「反内卷」 的推进下,产业链供需关系有望迎来快速修复,并推动组件价格抬升。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