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1 月 11 日电 (王菁) 债市周二 (11 月 11 日) 横盘整理,国债期货主力多数收平,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也基本持稳,午后短债表现稍强;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 2863 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上行。
机构认为,目前债市情绪尚可,年底前估计还是维持整体震荡的格局,趋势性机会比较难。不过也有机构指出,四季度的基本面压力不小,宽货币或成主线。如果市场因为阶段性的插曲而调整,往往是布局的良机,值得渐进拉升组合久期。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多数持平,30 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 116.3,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报 108.475,5 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 105.935,2 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 102.462。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基本持稳,短端稍显强势,30 年期国债 「25 超长特别国债 06」 收益率下行 0.05BP 报 2.146%,10 年期国开债 「25 国开 15」 收益率持平报 1.874%,10 年期国债 「25 附息国债 16」 收益率下行 0.2BP 报 1.803%,5 年期国开债 「25 国开 08」 收益率下行 1.1BP 报 1.7265%。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下跌 0.16%,报 491.1 点,成交金额 641.11 亿元。楚天转债、天赐转债、建工转债、豫光转债、柳工转 2 跌幅居前,分别跌 2.98%、2.95%、2.73%、2.60%、2.52%。东时转债、国城转债、精达转债、中金转债、嘉泽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 20.00%、9.69%、3.68%、3.61%、3.24%。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11 月 10 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2.92BPs 报 3.591%,3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2.57BPs 报 3.593%,5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3.48BPs 报 3.715%,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2.33BPs 报 4.116%,30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0.78BP 报 4.705%。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多数回落,超长端仍延续上行,10 年期日债收益率下行 0.7BP 至 1.692%,30 年期日债收益率走高 4.3BPs 至 3.178%。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11 月 10 日,10 年期法债收益率跌 2.4BPs 报 3.437%,10 年期德债收益率涨 0.2BP 报 2.666%,10 年期意债收益率跌 1.9BP 报 3.410%,10 年期西债收益率跌 1.1BP 报 3.171%。其他市场方面,10 年期英债收益率跌 0.4BP 报 4.460%。
【一级市场】
国开行 2 年、5 年、10 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 1.5311%、1.7181%、1.8819%,全场倍数分别为 3.66、3.22、4.68,边际倍数分别为 50、1.55、2.8。
农发行 2 年 (09250412Z25.IB)、2 年 (09250409Z24.IB)、7 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 1.5667%、1.6042%、1.6866%,全场倍数分别为 5.1、4.43、4.43,边际倍数分别为 1.08、5.31、1.25。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1 月 11 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4038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投标量 4038 亿元,中标量 4038 亿元。数据显示,当日 1175 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 2863 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 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 2.9BPs 报 1.508%;7 天期上行 2.3BPs 报 1.501%;14 天期上行 2.6BPs 报 1.518%;1 个月期持平报 1.525%。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预计 2026 年财政政策温和扩张、货币政策宽松配合,流动性维持充裕,供需格局缓和,利率上行空间受制约。预计 2026 年 10 年国债收益率或在 1.6%-1.9% 区间震荡, 2026 二季度前债市整体面临有利环境,此后逆风因素或逐步累积,利率或呈现"先下后上"的节奏,把握波段、步步为营。
华泰固收:临近年底,投资者对季节性行情又有一定期待。考虑到四季度基本面压力增大、央行购债重启与宽货币博弈、债市供小于求、股市或转为阶段性休整,年底债市有一定的胜率。不过,债市也受多重制约,总体来看赔率有限。操作上,继续建议长端利率波段 「见好就收」,遇脉冲式调整增持,但预计幅度有限。
国盛固收:信用利差压缩进入后半场,年末行情或向中长信用债演绎。考虑到央行重启买债、政府债供给缩量、年末配置力量入场,预计 11-12 月债市进一步下行,但由于信用增量资金有限,理财和基金配债行为受限,信用债更多挖掘结构性机会。策略方面,想要挖掘超额收益,普信债需要在 4-5 年做资质下沉,或者关注 4-5 年的二永。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