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买前看见「成立以来年化3%」,买后发现「近3个月年化1.5%」!多家银行惊现「理财刺客」,有的还腾挪老客户收益给新产品「打榜」

买前看见 「成立以来年化 3%」,买后发现 「近 3 个月年化 1.5%」!多家银行惊现 「理财刺客」,有的还腾挪老客户收益给新产品 「打榜」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大空头伯里再度开炮:AI巨头涉嫌靠会计手法「虚增」利润

大空头伯里再度开炮:AI 巨头涉嫌靠会计手法 「虚增」 利润

2025 年 11 月 12 日

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面临挑战,销量增长遇阻

2025 年 11 月 12 日

郑商所、大商所主要负责人同日调整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广告

政府 「停摆」 持续 美国约 6% 的航班被取消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锂电三大重磅来袭!储能支撑预期走强

2025 年 11 月 12 日

11 月 11 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2025 年 11 月 12 日
行业ETF风向标丨半导体ETF交易热度下滑,5只港股通汽车ETF半日涨​幅超2%

行业 ETF 风向标丨半导体 ETF 交易热度下滑,5 只港股通汽车 ETF 半日涨​幅超 2%

2025 年 11 月 12 日

上期所对部分客户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多家硅片企业降价!硅料期货盘中价格跳水

多家硅片企业降价!硅料期货盘中价格跳水

2025 年 11 月 12 日

胡塞武装发出信号:停止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的袭击!

2025 年 11 月 12 日

Kimi 发布开源大模型,人工智能 AIETF(515070) 近 5 日资金净流入超 3 亿元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答记者问

2025 年 11 月 12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三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买前看见 「成立以来年化 3%」,买后发现 「近 3 个月年化 1.5%」!多家银行惊现 「理财刺客」,有的还腾挪老客户收益给新产品 「打榜」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在 股票
0

每经编辑|段炼    

YOU MAY ALSO LIKE

行业 ETF 风向标丨半导体 ETF 交易热度下滑,5 只港股通汽车 ETF 半日涨​幅超 2%

梅军水同志,不幸坠楼去世

首页宣传 「成立以来年化 3%」,实际持有后才发现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仅 1.5%——这并非个例,而是当下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真实的收益落差。随着 2025 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突破 30 万亿元大关,越来越多的 「收益率刺客」 正浮出水面。

理财收益落差,被谁 「抹」 去了?据第一财经、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媒体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收益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不少银行仍将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这一虚高数据放在醒目位置,而近一个月、三个月等更能反映真实收益的指标,却被隐藏在层层页面之后。此外,部分产品还通过上线初期参与 「打榜」、短期拉升收益等方式营造高收益假象。

更让投资者措手不及的是,部分产品还会在持有期间收取名为 「超额业绩报酬」 的费用,其公示入口较为隐蔽,且规则复杂。部分投资者未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了该费用,进一步侵蚀了本就不高的实际收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首页宣传 「成立以来年化 2.93%」

实际近三个月年化仅 1.05%

看似光鲜的理财产品展示收益率背后,正藏匿着越来越多的 「收益迷雾」。

记者近期查询某知名股份银行 APP 时注意到,该行代销的一款 R2 级、最短持有 7 天的理财产品,标注的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为 2.2%,但近三个月的实际年化收益仅为 1.94%。另一款代销的 R2 级、30 天持有期产品显示的近一年年化收益为 2.44%,而最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实际只有 1.69%。这意味着,尽管展示收益率看似较高,近期购入的投资者实际获得的年化收益已低于 2%。

这一现象并不罕见。记者查阅多家银行 APP 发现,当前理财产品在收益率展示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展示方式多达十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有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近一年年化收益率」 及 「业绩比较基准」 等。

今年以来,债市波动加剧,部分 R2 级理财的实际年化收益已降至 2% 以下,但不少产品在展示端仍突出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这一较高数值,导致展示收益与实际表现出现明显偏离,部分产品的偏差甚至超过 1 个百分点。不少投资者因此容易被误导。

此外,投资者在购买后查询实际年化收益的路径也较为隐蔽。以某国有大行代销的一款最低持有期 90 天的产品为例,首页显著位置展示的是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2.93%」。若继续下滑,则首先看到单位净值走势和成立以来收益率曲线。而 「年化收益率」 与 「近期收益表现」 等栏目被置于页面底部,且默认仅显示年度收益率,需点击 「更多」 才能查看近三个月、近六个月等短期年化数据。记者发现,该产品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仅为 1.05%,近六个月为 1.46%。

某股份银行 APP 上也存在类似情况。记者查询一款已持有的招银理财 180 天 R2 产品时发现,持仓页显示的近一年年化收益为 2.09%,下方业绩走势图仅呈现累计收益率。要查看更短期的收益表现,需点开 「更多」 选项,才能看到近一个月、近三个月等数据——其中近三个月年化收益仅为 1.63%。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高收益理财买入后收益率断崖式下跌

有银行腾挪老客户收益给新产品 「打榜」

除了在收益率展示上存在模糊处理、有意淡化短期年化数据之外,记者还注意到,理财产品 「打榜」 现象依然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潜在的 「收益率刺客」。

去年以来,不少银行理财投资者已经逐步意识到 「理财刺客」 的存在,有投资者发现,原本购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被偷家」,买入不久后收益断崖式下跌。金融监管部门也限制或叫停了平滑信托、理财壳产品 「打榜」、收盘价估值、自建估值模型等绕开 「资管新规」 的操作模式。

然而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盲目追逐规模的心态并未完全改变,部分理财子公司研发出新的 「打榜玩法」。目前,一种较为盛行的方式是,通过信托专户 T-1 估值模式进行理财产品间收益的腾挪,包装出收益率超高的 「打榜」 产品引流和募集资金,而实际产生收益的 「老产品」 对应的客户则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甚至这些 「老产品」 会被用于承接投资亏损,导致投资者之间的不公平。

此前,21 世纪经济报道曾多次报道,银行理财惯用 「养壳产品」 来进行收益率 「打榜」,通过各种方式腾挪收益给一些刚发行不久、产品规模超小的理财产品 (通常只有几百万的资金规模),只需要不多的收益,再进行年化,就可以快速养成年化收益高达 5%~15% 的产品。当这些产品高居各类收益排行榜榜单,居民的投资资金涌入,由于产品规模快速扩张,这个产品的收益率旋即掉头下滑,最终滑落到 1.5%~2% 的水平,真真是 「泯然众人」。

CFF20LXzkOz4J4JU3IQPM5aHibiaU6kxBGmjhKe5L4eQ8ueLGx3DXMDxIQBibHAV0iaIx3BelbDfel3LWXMWqFHialw.png

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这些产品收益率下滑之后就成了投资经理口中的 「老产品」,不但不会倾注很多心力去维护净值增长,有些投资经理反而会把老产品投向的一些优质资产腾挪给新发的 「壳产品」,甚至各种方式把其产生的收益腾挪给新发打榜小产品。

而这些规模较大的 「老产品」,正是由于其规模大,承接亏损后净值波动也不会特别明显,客户端并不能及时发现 「猫腻」。

「本质上是把非打榜的老产品的收益,通过信托专户 T-1 估值,倒腾给打榜的、规模小的新产品。」 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一名理财子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对收益的控制可以很精准。例如有渠道会和理财子沟通,为保证客户体验,希望理财收益率不要爆降,需慢慢回归正常收益水平,防止出现大规模的用户赎回。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部分收费条款理解难度大

理财经理和客服解释互相矛盾

此外,不少投资者反映,部分理财产品的收费条款不仅理解难度大,且在不同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之间的展示方式不一,导致部分投资者在未充分理解条款的情况下便购买了产品。

以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一款 R3 级、30 天封闭式产品为例,其页面显示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为 6.04%,并在交易规则中提示 「可能收取超额业绩报酬」,具体细节则需查阅产品说明书。

然而,该产品说明书中关于超额业绩报酬的表述较为复杂:第 7 条声称 「不收取产品超额业绩报酬」,而第 8 条却规定,若份额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中枢,将对超出部分按 20% 的比例提取超额业绩报酬。

此类复杂且不统一的表述,甚至让代销机构的理财经理也难以准确掌握。记者就此事咨询该行深圳某分行理财经理时,对方明确表示该产品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但记者随后致电其官方客服,却得到另一种解释:客服人员称 「投资端与产品端收取方式不同,目前产品端不收取,但投资端需收取,因此上述两个条款并不矛盾」。

此外,该笔费用的计算方式也较为繁琐。根据产品说明书,需先计算出 「份额持有区间年化收益率」,再据此进一步计算 「投资者份额持有期超额业绩报酬」,流程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理解难度。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专家:或出现 「规模增、收益缓」 特征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已攀升至 31.6 万亿元,较 9 月份环比增长 0.36 万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近 3 个月年化收益率攀升至 10% 以上。对于四季度银行理财规模走势,业内专家普遍持乐观预期。

固收类产品由于收益较为稳定,符合大多数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因此是银行理财主要的产品类型,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超过 95%。

随着国内利率不断下行,普益标准数据显示,银行固收类理财收益率在今年第三季度也出现整体下滑。

具体来看,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 1 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 2.30%,环比下跌 0.93 个百分点;近 3 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 2.73%,环比下跌 0.21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策利率中枢不断下行,目前债券收益率位于历史低位,固收类产品的长期收益中枢或也将呈下降趋势。在债市利率和收益率走低背景下,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人将目光聚焦于 「固收+」 产品,而近期火热的权益市场也进一步受关注。

顾名思义,「固收+」 指在债券这种相对稳健的资产上,加一些增强收益的其他风险资产,如股票、可转债或商品等。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了解到,银行理财公司也在转向推荐 「固收+」 相关理财产品,呈现 「供销两旺」 态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与货币政策稳健宽松的背景下,「存款搬家」 趋势预计持续,将为理财规模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市场规模有望维持稳步增长。不过,广谱利率下行会收窄票息收入空间,且监管趋严限制了部分传统稳估值手段,可能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长期收益中枢呈现缓步下移态势,市场或将呈现 「规模增、收益缓」 的特征。

明明指出,低利率时期,纯固收产品潜在收益不断降低,「固收+」 产品在获取超额收益率方面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固收+』 产品未来仍会持续增长,成为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全年 『固收+』 产品规模增长有望突破 1.4 万亿元。预计全年整体理财规模有望超过 33.5 万亿元。」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何小桃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第一财经、21 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每经网、公开资料等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大空头伯里再度开炮:AI巨头涉嫌靠会计手法「虚增」利润

大空头伯里再度开炮:AI 巨头涉嫌靠会计手法 「虚增」 利润

2025 年 11 月 12 日

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面临挑战,销量增长遇阻

2025 年 11 月 12 日

郑商所、大商所主要负责人同日调整

2025 年 11 月 12 日

政府 「停摆」 持续 美国约 6% 的航班被取消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锂电三大重磅来袭!储能支撑预期走强

2025 年 11 月 12 日

11 月 11 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2025 年 11 月 12 日
行业ETF风向标丨半导体ETF交易热度下滑,5只港股通汽车ETF半日涨​幅超2%

行业 ETF 风向标丨半导体 ETF 交易热度下滑,5 只港股通汽车 ETF 半日涨​幅超 2%

2025 年 11 月 12 日

上期所对部分客户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

2025 年 11 月 12 日
多家硅片企业降价!硅料期货盘中价格跳水

多家硅片企业降价!硅料期货盘中价格跳水

2025 年 11 月 12 日

胡塞武装发出信号:停止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的袭击!

2025 年 11 月 12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大空头伯里再度开炮:AI 巨头涉嫌靠会计手法 「虚增」 利润
  • 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面临挑战,销量增长遇阻
  • 郑商所、大商所主要负责人同日调整
  • 政府 「停摆」 持续 美国约 6% 的航班被取消
  • 锂电三大重磅来袭!储能支撑预期走强
  • 11 月 11 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