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港口动力煤突破 830 元/吨,再次刷新年内新高。
尽管港口动力煤价格再创新高,但是涨幅却在收窄。由于短期内煤价涨幅过快,贸易商恐高心理增强,市场情绪明显降温,分歧开始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反内卷」 等供给侧调整政策,仍将是推动行业供需再平衡的关键变量。

动力煤价格突破 830 元/吨
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4 日,「CCTD 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K 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 831 元/吨、736 元/吨、641 元/吨,比年初上涨 62 元/吨、65 元/吨、69 元/吨,再次刷新年内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港口动力煤价格再创新高,但是涨幅却在收窄。由于短期内煤价涨幅过快,下游抵触心理、中间贸易商恐高心理增强,市场情绪明显降温,港口海运费已经出现回调。有统计显示,11 月 13 日,秦皇岛到广州 6 万—7 万吨船运费为 52.8 元/吨,环比前一日下降 1.9 元/吨;秦皇岛到上海 4 万—5 万吨船运费为 46.1 元/吨,环比前一日下降 2.7 元/吨。
目前贸易商对后市看法存在分歧,部分贸易商对后市预期保持乐观,认为这次止涨同 10 月底那次一样,歇几天后还会继续上涨;也有贸易商认为,港口上获利盘已经开始松动,今年冬季仍有可能是暖冬天气,下游采购放缓,价格可能会继续回调。
中电联近期发布的 《2025 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预计,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华东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国家能源局也表示将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电煤保供。督促蒙东地区全力做好东北电煤供应,指导 「两湖一江」、西南等地区与重点产煤省区沟通对接,压实电厂等用煤企业储煤责任,拓宽省外煤采购渠道,切实保障电煤需求。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消息显示,12 月 3 日—5 日,2026 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将在日照举行。届时,动力煤供需双方将对动力煤市场运行给出更为明确的答案。
煤炭 「反内卷」 持续推进
紫金天风期货分析师刘宇涵认为,煤炭行业「反内卷+查超产」 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政策导向,扭转了市场对未来供给长期过剩的预期。虽然新能源挤出及房地产下行是需求端的长期课题,风光发电对火电形成不可逆的长期挤出,但是目前煤炭行业的增产能周期已经接近尾声,产能产量基本见顶。在需求回落背景下,供给侧调整或仍是推动行业供需再平衡、支撑价格中枢回升的关键变量。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国内 10 月份原煤产量:10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 40675 万吨,同比下降 2.3%,环比下降 1.16%。从日均来看,10 月份日均产量 1312 万吨,较 9 月份的 1372 万吨减少 60 万吨,较去年同期的 1328.4 万吨减少 16.4 万吨。1—10 月份,原煤产量 39.7 亿吨,同比增长 1.5%,增幅持续缩小。
在 「反内卷」 政策的推动下,今年原煤生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分化。上半年产量保持持续增长,1—6 月同比均为正,其中一季度增幅更是达到 8.1%。但自 7 月启动产能核查以来,7—10 月产量连续同比下降,且 10 月降幅进一步扩大,显示政策约束对供应端影响持续增强。
从需求端来看,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到 800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9%,创下今年以来最高月度增幅。主要推动因素是 10 月中上旬南方多地出现异常高温,使全社会用电量维持在偏高区间。其中,火力发电量为 513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3%,为年内最高增幅,体现了在负荷上行阶段火电 「兜底」「稳供」 的关键作用。根据 CCTD 监测数据,沿海 8 省动力煤终端用户 10 月日均耗煤量同比增长 9%,在节后需求快速回升的背景下推动煤价出现明显上涨,使 10 月呈现 「淡季不淡」 的特征。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