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晓洁
OpenAI 推出 GPT-5.1,更能提供 「情绪价值」
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OpenAI 更新了今年 8 月发布的 GPT-5,推出了 GPT-5.1。新模型包含 GPT-5.1Instant 和 GPT5.1Thinking。当用户说 「压力很大,需要一些放松的建议」 时,GPT-5 会直接提供建议,GPT-5.1Instant 则会说 「明白了,这很正常,尤其是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随后再提供建议。问 「咖啡撒了一身,大家会不会觉得我是个白痴」,GPT-5 会说 「很抱歉」,GPT-5.1Thinking 则会说 「他们不会这样觉得」。
点评:相比 GPT-5,GPT-5.1 的回答更有 「人味」,更能提供 「情绪价值」。OpenAI 称,优秀的人工智能不仅应该是聪明的,而且应该提供令人愉快的交谈。今年 8 月发布的 GPT-5 在部分基准测试中的得分与前代模型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减少了对人类的 「阿谀奉承」,此次更新的重点则是让人工智能说 「人话」。目前大模型大幅度提升智力水平仍有挑战,提升 「情商」 是另一个选择。
百度李彦宏回应 AI 泡沫争议
在 11 月 13 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谈及 AI 泡沫争议,称芯片不直接产生价值,应用才产生价值。在他看来,AI 产业结构正从不健康的 「正金字塔」 转变为健康的 「倒金字塔」。过去,AI 产业架构像正金字塔,最底层的芯片拿到了绝大部分价值,而芯片之上的模型、应用,收获的经济效益依次递减,但这一产业结构非常不健康且可不持续,市场也因此质疑 AI 有泡沫。
点评:「倒金字塔」 指的是芯片厂商不管赚多少钱,芯片之上的模型要产生 10 倍的价值,基于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要创造 100 倍的价值,这更像是健康的产业生态。事实上 AI 的价值不在底层硬件的堆砌,而在场景的深耕。从技术到应用的价值跃迁是 AI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解决真实需求的应用,才能兑现 AI 的商业价值。
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计划离职创业
11 月 11 日,据 《金融时报》 报道,就在 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寻求大幅调整公司 AI 业务之际,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 (Yann LeCun) 计划离开这家巨头去创办自己的创业公司。杨立昆被誉为现代 AI 先驱之一,也是图灵奖得主。据知情人士透露,杨立昆已经告诉同事,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开 Meta。与此同时,这位法裔美籍科学家也正在与潜在投资人进行早期谈判,为新的创业项目筹集资金。
点评:扎克伯格已经把公司重点从 Meta 基础 AI 研究实验室 (FAIR) 的长期研究,转向了更加快速地推出 AI 模型和产品上,原因是他认为 Meta 已在 AI 竞争中落后。自 2023 年以来,FAIR 一直由杨立昆领导。
百度重新杀回 AI 眼镜战场
11 月 10 日,记者在京东、天猫等渠道发现百度 AI 智能眼镜 PRO 开售,售价在 2299 元。和市面上其他拍照类 AI 眼镜功能相似,小度 AI 眼镜 Pro 以拍摄能力、AI 翻译、AI 识物、AI 备忘、AI 录音等为主要卖点,搭载了多模态 AI智能助手超能小度。百度暂未公布销量情况。「在 AI 时代,所有硬件设备都值得、也必将被 AI 重塑。」 小度科技 CEO 李莹表示。
点评:百度最早做智能眼镜追溯至 2014 年的 BaiduEye,它被视作新的 「搜索入口」,但当时那条路并未走通。11 年前,硬件算力、深度学习算法等有限,摄像头还引发不小的隐私争议,但如今在生成式 AI 浪潮与硬件技术的双重突破下,眼镜变成随身的 「AI 助理」,科技巨头们争夺的,是未来人机交互的入口权。
AI 编程初创公司 Cursor 估值破 2000 亿元
11 月 14 日消息,AI 编程神器 Cursor(母公司为 Anysphere) 宣布完成了 23 亿美元 (163.2 亿元)D 轮融资。据悉,该轮融资后,Anysphere 的投后估值已达 293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2079.1 亿元)。这轮融资由新投资方 Coatue 与现有投资机构 Accel 共同领投; 同时,英伟达与谷歌作为新投资者加入。Cursor 在发给媒体的书面声明中称,公司年化收入已突破 10 亿美元,自 2025 年初以来,由销售驱动的收入增长了 100 倍。
点评:这是 Anysphere 近 1 年内完成的第三次融资。2024 年 12 月,Cursor 完成了 1.0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彼时投后估值为 26 亿美元;半年后,Cursor 完成了 9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彼时投后估值增长到 99 亿美元。Cursor 在 1 年内筹集了超过 33.05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234.5 亿元)。
李飞飞团队推出首款商用世界模型
11 月 13 日,AI 教母、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的创业公司 World Labs 正式推出了其首款产品 Marble,由多模态世界模型提供支持,官方发文称其是 「构建空间智能未来的基础」,该模型能通过单张图片、一段视频或一句文本提示创建高保真、持久的 3D 世界。相比预览版,Marble 的功能得到扩展:支持大规模多模态输入、同步推出了一个名为 MarbleLabs 的创意中心,并且开放了免费增值 (freemium) 与付费订阅服务。
点评:11 月 10 日,李飞飞还发表了一篇长文为发布造势,引起众多转发,在其中她解释了空间智能为什么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李飞飞认为,当前以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 AI 虽然擅长处理抽象知识,却如同在 「黑暗中行走」,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真实理解。而空间智能将是实现机器真正智能的关键突破。
腾讯最新季度资本开支减少了
11 月 13 日盘后,腾讯控股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腾讯营收 1928.69 亿元,同比增长 15%,经营利润 (Non-IFRS)725.7 亿元,同比增长 18%。AI 在这份财报中多次出现。财报称,该季度 AI 驱动了广告定向,所有行业广告主投放均有增长,企业服务收入增长则受益于企业客户对 AI 相关服务需求上升。不过,第三季度腾讯的资本开支环比、同比分别减少了 32% 和 24%,为 129.83 亿元。
点评:资本开支是判断科技厂商投入 AI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一项指标。去年腾讯资本开支占收入的 12%,今年该比例则预计为十几个百分点,今年资本支出可能低于此前的指引。这可能意味着腾讯近期放缓 AI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国内其他云厂商是否也在减少资本支出,尚待观察。从计算资源看,腾讯表示,目前 GPU 完全够用,资源并没有非常紧张。
消息称 Sora 日均烧钱 1500 万美元
9 月 30 日,OpenAI 推出 iOS 版 Sora。据 AppFigures 数据显示,至 10 月 31 日,Sora 下载量已攀升至 400 万次,日均生成数百万条 10 秒 AI 视频。据 《福布斯》 估算并结合多位业内专家访谈,其年化成本或超 50 亿美元,即日均约 1500 万美元。10 月 30 日,OpenAI Sora 项目负责人比尔·皮布尔斯 (Bill Peebles) 坦言:「目前的经济状况完全不可持续」。
点评:OpenAI 拒绝披露 Sora 的具体使用数据,亦未对其成本估算置评。OpenAI CEO 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 曾坦言,仅靠广告模式远不足以覆盖 Sora 当前的算力开销,但若结合广告与高价值专业用户 (如电影导演、电视广告制作人) 的高额付费,或可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AMD 计划获得数据中心AI 芯片「两位数」 份额
当地时间 11 月 11 日,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分析师日活动上表示,到 2030 年,数据中心芯片与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 1 万亿美元。苏姿丰还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数据中心AI 芯片市场中占据 「两位数」 份额,并预计数据中心芯片的年收入将在五年内达到 10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利润将增长两倍以上。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AMD 涨 9%。
点评:AMD 正在与英伟达竞争,此次释放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包括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整体营收年均增长约 35%。英伟达对未来 AI 芯片市场也有较好的预期,但能否符合市场期望还要看具体业绩表现。英伟达、AMD 近期都在争取与大模型厂商有更深入的合作,目前两家都与 OpenAI 有合作关系。
存储产品双十一价格 「反扑」
存储价格涨至高位后,不少存储产品价格在双十一并没有明显降价,有些产品双十一当天价格反而比 11 月初更贵。据梳理,京东电脑内存金榜前十名的产品中,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比 10 月初贵,相比 10 月初涨价幅度超过 40% 的有 9 款,涨价幅度超过 70% 的有 3 款,此外,有 7 款产品 11 月以来并未降价,只有 3 款产品近几日降了价,但降价幅度都不超过 10%。
点评:电商平台上存储产品双十一未降价背后,存储颗粒近期价格走高。存储颗粒涨价则有 AI 计算消耗了太多存储产能,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的因素。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储产品还可能继续涨价,现货存储颗粒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NAND 闪存供应趋紧、价格上涨的状况将成为常态。
Anthropic 计划投资 500 亿美元建设 AI 基础设施
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美国 AI 初创公司 Anthropic 宣布拟斥资 500 亿美元在美国建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该公司计划与英国的云计算初创公司 Fluidstack 合作,率先启动得克萨斯州、纽约州定制化数据中心的建设,首批设施将于 2026 年投入运营。Anthropic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Dario Amodei 表示:「我们正接近这样一个阶段——AI 可以加速科学发现、帮助解决以往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点评:Anthropic 的竞争对手也在建设 AI 基础设施。10 月底 OpenAI、甲骨文和 Related Digital 宣布将在美国密歇根州萨利恩镇建造一个算力超 1 吉瓦的数据中心园区,项目投资金额数十亿美元。此前 OpenAI 与英伟达、AMD 合作保障芯片供应,Anthropic 则与谷歌合作,计划使用谷歌自研的 TPU(张量处理单元) 来部署自家模型。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