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商所举办八省 (自治区) 干部期货专题培训
郑商所联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下称中浦院) 近日在上海举办 「八省 (自治区) 政府部门干部期货及衍生品业务专题培训班」。来自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广西、贵州、新疆 (含兵团) 等八省 (自治区) 的国资、工信、财政、税务等多系统条线干部代表,参加了此次高规格专题培训。
此次培训紧扣时代需求与政策导向,设置了 10 个核心课程模块,涵盖政治理论学习、国际宏观形势分析、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体系解读、企业期现结合实践案例、套保业务内控机制及合规审计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浦院副院长张生新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此次培训既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跟进学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践。中浦院作为党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严格的政治、学术、教学和管理标准保障办学质量。此次培训聚焦履职能力提升,将党的理论教育与业务培训有机融合,旨在为学员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助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知识共享与共同成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具备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与强大能力。2024 年,菜粕、豆粕、螺纹钢、纯碱、玻璃等品种交易量在全球排名位居前列。在功能发挥方面,白糖、棉花、铜等期货价格已成为企业现货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同时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期货工具可以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管理等环节为企业提供有效帮助,增强其经营灵活性与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 1—10 月,共有 1737 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期货市场,同比增长 10.8%。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相关人员在会上介绍,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已从企业的 「选答题」「加分项」 跃升为 「必答题」「生存项」。目前,五矿发展、云天化、恒力石化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机制,并组建人才团队。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已成为这些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界与企业代表在培训中从实践层面分享了期货工具的应用经验。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强表示,当前,套期保值业务已从单一风险对冲升级为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的整合工具。企业通过构建期现结合模式,可实现从被动承受风险到主动管理风险的转变:依据期货价格信号调整经营计划、锁定原材料成本与产品售价、规避库存贬值风险及外汇利率波动风险,上市企业还可借助期货工具开展市值管理。他特别提醒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需聚焦主业,选择与经营关联度高的品种,避免借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
恒力衍生品学院院长管大宇表示,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平竞价形成的公正价格,为企业风险对冲提供了基础。高杠杆与保证金制度提升了风险管理的便捷性与灵活性。优化库存管理、建立完整保值预案是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将企业的原料库存和成品库存看成一个整体,统一管理,在窗口期提前建好基差头寸,以满足未来价差不利时的保值需求。」 他说。
参与培训的学员普遍表示,为期 5 天的封闭学习收获颇丰,不仅深化了对党的理论的理解,而且系统学习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与实践路径,为今后在政策制定、行业监管中更好地支持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奠定了基础。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郑商所先后在广西、宁夏、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联合当地省委金融办 (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证监局等举办了 8 场政府部门干部期货专题培训。本次活动是郑商所首次举办高规格、跨地区、跨条线的政府部门干部期货专题培训。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守风险防控底线,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同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协同各级单位,在服务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方面更好地发挥期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