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应用方向 11 月 18 日延续强势,Sora 概念、Kimi 概念、Web3.0、ChatGPT 概念、AIGC 概念等均位于概念涨幅榜前列。至早盘收盘时,宣亚国际(2 连板)、榕基软件(2 连板)、格尔软件(2 连板)、福石控股、元隆雅图、浪潮软件、视觉中国、魅视科技、值得买、光云科技等纷纷涨停。
消息面上,「股神」 巴菲特首次建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因为这与巴菲特秉持的价值投资风格且曾对美国高增长科技股保持谨慎的态度截然不同。至于第一大重仓股苹果,巴菲特曾表示其更像是一家消费品公司。
此外,谷歌 AI 旗舰应用 Gemini 势头正猛,且 3.0 版本正受到市场的热切期待。证券日报表示,截至第三季度末,Gemini 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 6.5 亿,AI 技术变现已出现较为强劲的势头。谷歌表示,AI 正在为整个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业务成果。
据财联社报道,全球最大预测市场 Polymarket 数据显示,近 9 成参与者预测备受关注的谷歌 Gemini 3.0 大模型将于本周发布。一些 「内部人士」 也对外放风称,Gemini 3.0 「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AI 应用集中涌现
近期,大厂们在 AI 应用赛道上,有集中发力之势。10 月 1 日,OpenAI 发布了下一代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新模型在拟真视频效果上有明显提升,并新增音频生成能力。
11 月 13 日,OpenAI 又发布了 GPT-5.1 系列模型。此次发布包括两款已上线版本——GPT-5.1 Instant 与 GPT-5.1 Thinking,以及即将推出的 GPT-5.1 Pro。这一天,百度则对外发布文心大模型 5.0。
11 月 17 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 「千问」 项目,千问 App 公测版上线。官方介绍称,千问 App 不仅能与用户 「对话」,更能为用户 「办事」,打造未来的 AI 生活入口,将陆续覆盖办公、地图、健康、购物等多个生活场景。
腾讯、字节、智谱、Deepseek 等 AI 大模型厂商,也纷纷扎进了 AI 应用这个看起来更容易商业化的赛道,抢夺 AI 时代的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以 C 端市场为例,据 QuestMobile 今年 8 月发布的 2025 年 AI 应用市场半年报,今年 6 月国内 AI 应用移动端用户规模达 6.8 亿,其中 AI 搜索引擎和 AI 综合助手分别以 6.85 亿月活用户和 6.12 亿月活用户领跑第一梯队。
QuestMobile 上述报告还提及,今年上半年 AI 应用形态呈现显著此消彼长特征,移动端插件 (In-App AI) 的用户规模达 6.3 亿,较 3 月增长 0.5 亿,但原生 App 用户为 5.7 亿,PC 网页端用户为 1.8 亿,分别下降 0.2 亿和 0.3 亿。这些数据变化意味着,真正的杀手级 AI 应用依然匮乏。

国内应用纷纷出海
目前来看,国内大厂们 AI 应用布局已不再局限在国内。腾讯元宝已经将广告打到海外,市场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 今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间豆包的海外版 Cici 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等市场,一直位列谷歌应用商店免费榜下载量前 20 名。
11 月 13 日,百度方面也宣布,萝卜快跑、慧播星数字人、秒哒、GenFlow 等一系列 AI 应用,正全面加速出海。李彦宏当天透露,慧播星数字人目前已率先落地巴西市场,后续还将发力东南亚、美国等重点国家和区域市场,积极拓展 Shopee、Lazada 等平台。
对于中国 AI 应用的集体出海,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表示,一方面在于从全球来看,中国 AI 应用在多个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具备与海外 AI 应用同台竞技的实力,另一方面,海外的付费环境相对比较成熟,企业也相对更容易快速盈利。
有业内人士表示,北美与欧洲市场等成熟市场的用户付费能力最强,但中国 AI 应用面临的直接竞争更为激烈,拉美与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 AI 应用更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做好本地化经营。
融资客抢筹股曝光
今年以来,虽然科技股热潮主要集中在硬件方向,但软件方向 (AI 应用) 同样可圈可点。从杠杆资金角度来看,工业富联在年内被融资净买入 46.08 亿元,该股年内大涨 207.97%。浪潮信息紧随其后,被融资净买入 13.13 亿元。神州数码第三位,年内被融资净买入 9.74 亿元。

往后看,中信证券表示,国产 AI 应用有望迎来拐点机遇,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内政策支持,未来应用的国产化、AI 化支持力度或将更加显著。第一上海证券指出,看好 AI 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 AI 应用进入商业化的拐点时刻。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