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肖佳煊)11 月 20 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1 年期品种报 3.0%,上月为 3.0%;5 年期以上品种报 3.5%,上月为 3.5%。
「这是自 2025 年 5 月上述两类品种同步下调 10 个基点后,LPR 报价连续六个月维持稳定,与市场普遍预期相符。」 海证期货研究员唐翠婷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 LPR 保持稳定主要是受政策利率锚稳定、经济增速具备较强韧性、通胀数据呈现回升迹象,以及银行净息差仍存压力、中美利差倒挂持续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
对此,唐翠婷分析称,自 2025 年 5 月 8 日以来,央行 7 天期逆回购利率已连续多月维持在 1.4% 的水平。在定价基准未发生调整的背景下,LPR 报价缺乏下调动力。此外,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平衡外汇市场供求,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导向也是 LPR 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唐翠婷认为,今年我国前三季度实际 GDP 累计同比增长为 5.2%,为实现全年 5% 的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显示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具备较强韧性。通胀层面,价格数据呈现边际回升迹象,其中 PPI 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核心 CPI 同比增速连续六个月回升,CPI 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边际改善,「反内卷」 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LPR 保持稳定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
展望后市,唐翠婷预计,临近年末且我国经济韧性仍存,年内再次降息的概率较低,但随着国内增长动能边际放缓、外部约束逐步减弱,2026 年 LPR 仍有下降空间。后续,需重点关注 11 月宏观经济数据、12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及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关键节点。若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叠加外部约束放松,LPR 下行概率将显著提升。
建信期货宏观研究员冯泽仁告诉记者,从政策背景来看,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虽没改变 「稳健宽松」 的总基调,但特别强调了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这一表述暗示货币政策重心从单纯的总量宽松转向结构性发力,兼顾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防风险。因此,年底前的货币政策工作重心将是加快 5000 亿元寄存限额等准财政政策的落地,托底年内经济。2026 年是 「十五五」 规划开局的关键年,预计明年一季度 LPR 或实施 「双降」,以此为 「十五五」 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