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1 月 21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量化多头策略迎大考 行业竞争步入精细化比拼阶段
近期,A 股主要股指在年内高位区域持续震荡,前期领涨的科技成长主线热度下降,个股赚钱效应明显减弱。在这一背景下,量化多头策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头部机构凭借全频段阿尔法与多维度策略迭代展现出更强韧性。面对因子衰减、成本攀升及合规趋严等多重挑战,量化行业正加速向平台化、人工智能 (AI) 化及多策略化演进,以适应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行业竞争步入精细化比拼的新阶段。
•险企今年以来发债超 700 亿元 永续债成资本补充主力
随着偿二代二期规则过渡期结束的临近,险企加快了资本补充步伐。截至 11 月 20 日,今年以来已有 19 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合计规模超 700 亿元,其中永续债发行规模占比近七成,成为险企补充核心资本的重要工具。业内人士认为,发债能够缓解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保险公司还需增强自身 「造血」 能力,提升资本实力。
•信用卡不良转让市场升温 行业探索高效处置新路径
近期,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度提升。据统计,11 月以来银登中心已发布 23 条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市场呈现鲜明新趋势:部分银行开始探索转让平均逾期天数仅半年左右的超短账龄资产包。此外,未诉不良资产占比较高。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已成为银行处置零售不良资产的重要模式,未来可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引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同时,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和 AI 技术,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
上海证券报
•美股 AI 行情进入 「换挡期」? 华尔街三季度频繁调整科技股筹码
美国当地时间 11 月 19 日,科技巨头英伟达发布财报。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 5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实现净利润 3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再度超出华尔街此前已经不低的预期。英伟达同时给出下一财季 650 亿美元的营收指引,暗示 AI 需求并未见顶。11 月以来,科技行业持续调整领跌美股。此前密集披露的三季度持仓报告显示,多家知名机构开始大幅减持英伟达。市场对 AI 催生的科技估值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财报公布后,英伟达盘后交易时段大涨逾 5%,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 「AI 泡沫」 的焦虑。从产业基本面看,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认为,AI 需求仍在倍数级增长,且关键硬件供应瓶颈短期内难以缓解,产业景气周期还未到逆转时刻。「AI 泡沫论」 或许有待时间验证,但华尔街持仓从集中押注转向再平衡,显示 AI 投资逻辑正进入分化的新阶段。
•龙头企业研判锂电产业未来大势:加强颠覆式创新与全球化
11 月 20 日下午,在 2025 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闭幕式专场上,锂电龙头企业董事长展开接力演讲。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龙头企业对形势的研判。从现场来看,企业家们认可了锂电行业的复苏与市场需求的长期确定性。「行业形势好了,今晚的酒是甜的。」 龙蟠科技董事长石俊峰说。「锂电行业的需求、方法论、全球化都是确定的。」 远景能源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等认为行业依旧存在 「内卷」 问题。总体来看,加强颠覆式创新、形成更健康的行业生态、继续走向全球化,成为中国锂电行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三大因素支撑 证券业配置价值提升
受中金公司宣布重磅合并消息提振,11 月 20 日,A 股券商板块集体高开,首创证券盘中涨超 8%,兴业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等涨幅靠前。港股券商概念股同样走势活跃,信达国际控股盘中一度涨超 60%。这轮行情的背后,是政策、资金、基本面三重因素的共同推动。
证券时报
•不良个贷转让加速 11 月以来挂牌超 260 亿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环比小幅 「双升」。与此同时,年内不良个贷转让加速,今年 11 月以来,挂牌相关资产包合计超过 260 亿元。另据记者统计,年内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ABS) 的发行规模已超 670 亿元,同比增长约八成。尽管上市银行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但零售贷款风险有所上升。而银行加快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也可有效提升资产质量稳定性,资本释放空间得以持续扩大。
•多家 VC 机构成功募集美元基金 中国 AI 爆发成重要驱动力
近期,多家创投机构成功募集美元基金的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不少从业者直呼 「久违的美元 LP(有限合伙人) 回来了」。一度沉寂的美元基金正重新焕发活力,这背后既有政策红利的有力驱动,更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元基金重新聚焦中国资产,得益于中国当前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爆发式行情,这是全球资本都不愿错过的重要机遇。
•公司法新解释明确企业股权回购规则 对赌回购纠纷处理有法可依
近期发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对实践中频发的对赌股权回购纠纷作出了针对性回应。据悉,该意见稿已于 2025 年 10 月 20 日结束征求意见,预计最高人民法院履行相关程序后将正式实施。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解读了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证券日报
•大型储能项目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作为 「超级充电宝」,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等多种功能,能为电力保供实实在在地 「添底气」,在 「迎峰度冬」 的背景下,储能项目成为今冬顶流、快速上量。展望未来,随着电力市场的日益完善,大规模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其盈利空间也会随之扩大,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 「核心资产」,为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碳酸锂期价徘徊于 10 万元/吨关口
在供需基本面发生较明显变化下,碳酸锂期价迎来强势上行行情。11 月 20 日,碳酸锂期货主力 2601 合约全天围绕 10 万元/吨关口震荡,多头和空头分歧较大,截至盘终,2601 合约报收于 9.898 万元/吨,未能站上重要关口位,成交近 160 万手,持仓近 48 万手。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碳酸锂期货本轮强势行情主要在于供需基本面调整,市场对于未来需求持有较强预期,而需求端受旺季支撑保持坚挺,加之资金不断涌入,期价一路走高。短期来看,主力合约或维持高位运行,但投资者需谨防回调风险。
•15 只今年新发科创债 ETF 规模均超百亿元 债券 ETF 总规模年内增长超 5400 亿元
今年以来,债券 ETF 规模节节攀升。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9 日,债券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规模已达到 7148.17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 ETF 的持续扩容,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多元化配置选择,拓宽了大类资产配置的路径,也将显著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推动 ETF 向高质量、多层次方向发展。随着其在资产配置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债券 ETF 的战略价值正愈发凸显。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