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财联社 11 月 24 日讯 ETF 命名规范下达,并限定了存量产品改名期限,一大波 ETF 更名将来临。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监管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此前包括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嘉实、天弘、广发等基金公司已多次按照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的规则对 ETF 简称进行修改。
更名规范来了!ETF 将更具识别性
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了修订版本的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对于交易所上市的 ETF、LOF、FOF、REITs 等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
一是要明确产品类别,即 ET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ETF」;LO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LOF」,有封闭期的基金不做强制要求;基金中基金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FOF」;REITs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REIT」。
二是基金扩位简称应当取自基金名称,并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规范 ETF 命名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已有百余只 ETF 率先调整
监管明确要求,管理人名称成为 ETF 命名必备要素,市场并不意外。近年来,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 ETF 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11 月 24 日,全市场 ETF 数量 1367 只,同质化产品数量激增,部分 ETF 简称与跟踪指数不匹配容易引起混淆,同时产品名称也存在雷同或冗余等问题,ETF 简称命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变更了旗下 ETF 的简称。
早在今年 1 月,易方达基金已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已有近 70 只 ETF 简称中均加入了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集体更名的还有嘉实基金,今年 6 月 17 日,嘉实基金旗下 22 只产品 (21 只 ETF+1 只 LOF) 进行集体更名,此次调整涉及中证 A 系列、稀土、医药、黄金等多只核心宽基和行业主题类 ETF 的场内简称,同样采用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模式优化指数产品简称
今年 7 月 1 日,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泰柏瑞 A500ETF 场内简称由 「中证 A500ETF 基金」 为 「A500ETF 华泰柏瑞」。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天弘基金今年调整了旗下 11 只 ETF 的命名;广发基金密集调整 6 只 ETF 场内简称;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均曾对旗下 ETF 进行了更名。
业内解读: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有利于提高识别度
华夏基金表示,新规意味着 ETF 命名进入规范化时代,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有利于投资者精准投资相关指数产品,不仅了解 ETF 简称背后跟踪的指数,也知道背后的管理人。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ETF 简称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很可能会大幅减少。
「沪深交易所提出规范 ETF 命名,基金扩位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既有效解决投资者识别难题,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庞亚平指出,修订后的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
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
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一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对于大公司而言,有利于提高识别度,也是公司品牌的重要体现。庞亚平表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对于小基金而言,本身不占品牌优势、成交额优势的产品处境可能更为艰难。「因投资者混淆基金名称买错产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加上基金管理人简称后,这一情况可能会大幅减少。」 有基金公司表示。
此前基金公司更为喜欢 「指数核心要素+ETF」 的简称,比如 「A500 指数 ETF」 这一名称简单明了,这一名称本来属于嘉实基金,嘉实基金在变更 ETF 命名时,将 「A500 指数 ETF」 变更为 「A500ETF 嘉实」 后,该简称被重新释放,有基金公司专门将原本带有管理人简称的同类产品更名为:A500 指数 ETF。现在新规之下,又要重新改为原名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ETF 改名潮!千余只基金明年 3 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财联社 11 月 24 日讯 ETF 命名规范下达,并限定了存量产品改名期限,一大波 ETF 更名将来临。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监管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此前包括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嘉实、天弘、广发等基金公司已多次按照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的规则对 ETF 简称进行修改。
更名规范来了!ETF 将更具识别性
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了修订版本的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对于交易所上市的 ETF、LOF、FOF、REITs 等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
一是要明确产品类别,即 ET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ETF」;LO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LOF」,有封闭期的基金不做强制要求;基金中基金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FOF」;REITs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REIT」。
二是基金扩位简称应当取自基金名称,并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规范 ETF 命名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已有百余只 ETF 率先调整
监管明确要求,管理人名称成为 ETF 命名必备要素,市场并不意外。近年来,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 ETF 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11 月 24 日,全市场 ETF 数量 1367 只,同质化产品数量激增,部分 ETF 简称与跟踪指数不匹配容易引起混淆,同时产品名称也存在雷同或冗余等问题,ETF 简称命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变更了旗下 ETF 的简称。
早在今年 1 月,易方达基金已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已有近 70 只 ETF 简称中均加入了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集体更名的还有嘉实基金,今年 6 月 17 日,嘉实基金旗下 22 只产品 (21 只 ETF+1 只 LOF) 进行集体更名,此次调整涉及中证 A 系列、稀土、医药、黄金等多只核心宽基和行业主题类 ETF 的场内简称,同样采用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模式优化指数产品简称
今年 7 月 1 日,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泰柏瑞 A500ETF 场内简称由 「中证 A500ETF 基金」 为 「A500ETF 华泰柏瑞」。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天弘基金今年调整了旗下 11 只 ETF 的命名;广发基金密集调整 6 只 ETF 场内简称;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均曾对旗下 ETF 进行了更名。
业内解读: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有利于提高识别度
华夏基金表示,新规意味着 ETF 命名进入规范化时代,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有利于投资者精准投资相关指数产品,不仅了解 ETF 简称背后跟踪的指数,也知道背后的管理人。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ETF 简称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很可能会大幅减少。
「沪深交易所提出规范 ETF 命名,基金扩位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既有效解决投资者识别难题,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庞亚平指出,修订后的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
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
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一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对于大公司而言,有利于提高识别度,也是公司品牌的重要体现。庞亚平表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对于小基金而言,本身不占品牌优势、成交额优势的产品处境可能更为艰难。「因投资者混淆基金名称买错产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加上基金管理人简称后,这一情况可能会大幅减少。」 有基金公司表示。
此前基金公司更为喜欢 「指数核心要素+ETF」 的简称,比如 「A500 指数 ETF」 这一名称简单明了,这一名称本来属于嘉实基金,嘉实基金在变更 ETF 命名时,将 「A500 指数 ETF」 变更为 「A500ETF 嘉实」 后,该简称被重新释放,有基金公司专门将原本带有管理人简称的同类产品更名为:A500 指数 ETF。现在新规之下,又要重新改为原名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ETF 改名潮!千余只基金明年 3 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财联社 11 月 24 日讯 ETF 命名规范下达,并限定了存量产品改名期限,一大波 ETF 更名将来临。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监管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此前包括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嘉实、天弘、广发等基金公司已多次按照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的规则对 ETF 简称进行修改。
更名规范来了!ETF 将更具识别性
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了修订版本的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对于交易所上市的 ETF、LOF、FOF、REITs 等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
一是要明确产品类别,即 ET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ETF」;LO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LOF」,有封闭期的基金不做强制要求;基金中基金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FOF」;REITs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REIT」。
二是基金扩位简称应当取自基金名称,并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规范 ETF 命名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已有百余只 ETF 率先调整
监管明确要求,管理人名称成为 ETF 命名必备要素,市场并不意外。近年来,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 ETF 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11 月 24 日,全市场 ETF 数量 1367 只,同质化产品数量激增,部分 ETF 简称与跟踪指数不匹配容易引起混淆,同时产品名称也存在雷同或冗余等问题,ETF 简称命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变更了旗下 ETF 的简称。
早在今年 1 月,易方达基金已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已有近 70 只 ETF 简称中均加入了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集体更名的还有嘉实基金,今年 6 月 17 日,嘉实基金旗下 22 只产品 (21 只 ETF+1 只 LOF) 进行集体更名,此次调整涉及中证 A 系列、稀土、医药、黄金等多只核心宽基和行业主题类 ETF 的场内简称,同样采用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模式优化指数产品简称
今年 7 月 1 日,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泰柏瑞 A500ETF 场内简称由 「中证 A500ETF 基金」 为 「A500ETF 华泰柏瑞」。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天弘基金今年调整了旗下 11 只 ETF 的命名;广发基金密集调整 6 只 ETF 场内简称;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均曾对旗下 ETF 进行了更名。
业内解读: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有利于提高识别度
华夏基金表示,新规意味着 ETF 命名进入规范化时代,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有利于投资者精准投资相关指数产品,不仅了解 ETF 简称背后跟踪的指数,也知道背后的管理人。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ETF 简称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很可能会大幅减少。
「沪深交易所提出规范 ETF 命名,基金扩位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既有效解决投资者识别难题,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庞亚平指出,修订后的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
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
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一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对于大公司而言,有利于提高识别度,也是公司品牌的重要体现。庞亚平表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对于小基金而言,本身不占品牌优势、成交额优势的产品处境可能更为艰难。「因投资者混淆基金名称买错产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加上基金管理人简称后,这一情况可能会大幅减少。」 有基金公司表示。
此前基金公司更为喜欢 「指数核心要素+ETF」 的简称,比如 「A500 指数 ETF」 这一名称简单明了,这一名称本来属于嘉实基金,嘉实基金在变更 ETF 命名时,将 「A500 指数 ETF」 变更为 「A500ETF 嘉实」 后,该简称被重新释放,有基金公司专门将原本带有管理人简称的同类产品更名为:A500 指数 ETF。现在新规之下,又要重新改为原名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ETF 改名潮!千余只基金明年 3 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财联社 11 月 24 日讯 ETF 命名规范下达,并限定了存量产品改名期限,一大波 ETF 更名将来临。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监管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此前包括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嘉实、天弘、广发等基金公司已多次按照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的规则对 ETF 简称进行修改。
更名规范来了!ETF 将更具识别性
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了修订版本的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对于交易所上市的 ETF、LOF、FOF、REITs 等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
一是要明确产品类别,即 ET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ETF」;LOF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LOF」,有封闭期的基金不做强制要求;基金中基金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FOF」;REITs 的扩位简称必须含 「REIT」。
二是基金扩位简称应当取自基金名称,并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 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规范 ETF 命名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已有百余只 ETF 率先调整
监管明确要求,管理人名称成为 ETF 命名必备要素,市场并不意外。近年来,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 ETF 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11 月 24 日,全市场 ETF 数量 1367 只,同质化产品数量激增,部分 ETF 简称与跟踪指数不匹配容易引起混淆,同时产品名称也存在雷同或冗余等问题,ETF 简称命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变更了旗下 ETF 的简称。
早在今年 1 月,易方达基金已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已有近 70 只 ETF 简称中均加入了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集体更名的还有嘉实基金,今年 6 月 17 日,嘉实基金旗下 22 只产品 (21 只 ETF+1 只 LOF) 进行集体更名,此次调整涉及中证 A 系列、稀土、医药、黄金等多只核心宽基和行业主题类 ETF 的场内简称,同样采用 「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 模式优化指数产品简称
今年 7 月 1 日,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泰柏瑞 A500ETF 场内简称由 「中证 A500ETF 基金」 为 「A500ETF 华泰柏瑞」。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天弘基金今年调整了旗下 11 只 ETF 的命名;广发基金密集调整 6 只 ETF 场内简称;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均曾对旗下 ETF 进行了更名。
业内解读: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有利于提高识别度
华夏基金表示,新规意味着 ETF 命名进入规范化时代,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有利于投资者精准投资相关指数产品,不仅了解 ETF 简称背后跟踪的指数,也知道背后的管理人。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ETF 简称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很可能会大幅减少。
「沪深交易所提出规范 ETF 命名,基金扩位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相符、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产生误导和歧义,既有效解决投资者识别难题,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庞亚平指出,修订后的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
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
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一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对于大公司而言,有利于提高识别度,也是公司品牌的重要体现。庞亚平表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对于小基金而言,本身不占品牌优势、成交额优势的产品处境可能更为艰难。「因投资者混淆基金名称买错产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加上基金管理人简称后,这一情况可能会大幅减少。」 有基金公司表示。
此前基金公司更为喜欢 「指数核心要素+ETF」 的简称,比如 「A500 指数 ETF」 这一名称简单明了,这一名称本来属于嘉实基金,嘉实基金在变更 ETF 命名时,将 「A500 指数 ETF」 变更为 「A500ETF 嘉实」 后,该简称被重新释放,有基金公司专门将原本带有管理人简称的同类产品更名为:A500 指数 ETF。现在新规之下,又要重新改为原名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ETF 改名潮!千余只基金明年 3 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