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何跃以 「论剑」 的昵称连续参与了多年全国期货 (期权) 实盘交易大赛。今年,他获得了产业组第五名的佳绩。
从 「找差距」 到 「证体系」
「刚开始参赛,就是想看看自己的东西能不能跟上行情。每年参赛人数都在涨,高手越来越多,不跟别人比一比,很容易自我封闭。」 何跃说。
不过,他也坦言,自己今年的交易并不完美。「回撤有点大,最大一次是在 4 月初。当时我做的是单边,觉得大盘点位低,没做好对冲,忽略了市场的波动。」 何跃表示,这次教训让他更加确信,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对冲,尤其是期权这个工具,一定要用到位。
在何跃的交易字典里,「极端」 与 「对冲」 是两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他的交易风格以主观交易为核心,今年大赛的盈利正是基于对宏观政策的判断而布局的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仓单。「去年 9 月 24 日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我当时就判断,未来会有十年 『牛市』。」 何跃解释。
具体策略上,何跃有着明确的 「点位纪律」。「大盘 4000 点之下,我做单边多头期货期权;4000 点之上,就切换成股指期货多头+期权空头对冲。现在是 『牛市』 初期,4000 点之下的策略还会用一段时间。」 他称。
「股指期权波动较大,今年经历过好几次当天回撤 50% 的情况,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扛不住。」 何跃坦言,正是这种 「极端」 与 「对冲」 的平衡,让他在今年的行情中既抓住了机会,又守住了收益。
从 「年少轻狂」 到 「敬畏市场」
何跃与期货的缘分,始于 2008 年的大学校园。彼时,他还是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导师的理财规划师课程接触到期货,又被网上利弗莫尔的交易传奇深深吸引。「我性格内向,不爱交流,觉得交易这种 『自己跟市场对话』 的事,特别适合我。」 他称。
2009 年,何跃正式开始交易。最初几年,凭借对技术分析的迷恋——尤其是分时图,加上行情配合,他顺风顺水。然而,这份 「自信」 很快变成了 「自负」。2015 年,何跃毅然成立期货交易工作室,开始重仓、频繁交易。
「那时候觉得自己能掌控市场。结果,2015 到 2018 年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的 『至暗时刻』。」 他对期货日报记者说,2019 年上半年,他痛定思痛,开始反思交易模式。
2019 年,他用浮盈加仓的方式在棕榈油市场打了个 「翻身仗」。
现在,他敬畏市场,也读懂了交易的本质:交易不是赌博,而是一场关于认知、纪律和人性管理的长期修行。
「道」 大于 「术」,风控是永远的底线
在何跃看来,交易要打开认知边界,搞懂政策、盘面,更要搞懂自己。「比如我性格内向,就适合做长线交易;家庭没负担,才能更从容地 『用时间换空间』。」 在他看来,交易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找到底层逻辑就行。
在风控上,何跃有两条 「铁律」:第一,仓位永远低于 30%。期货带杠杆,低仓位也足够在趋势中翻倍,还能避免心态焦虑。短线操作每次开仓只用 2%~5% 的仓位,就算错了也不 「伤筋动骨」。第二,「睡不着的仓位就止损」。如果一笔交易让你半夜醒过来想 「要不要平」,那就赶紧止损,市场永远不缺机会。
「一年三倍的人很多,三年一倍的人很少。我不想做 『昙花一现』 的高手,只想在市场里长久地走下去,见证自己的判断,也见证这个市场的成长。」 采访最后,何跃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