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在今年黄金价格屡创新高的背景下,高涨的市场投资热情和低迷的金饰消费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的金饰消费总需求为 278 吨,同比下降 25%。
同时,三季报显示,多家黄金消费领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但 「闭店潮」 持续。第三季度周大福净闭店 296 家,六福集团减少了 49 家门店;今年前 9 个月,周大生净减少门店 333 家,其中加盟门店减少 380 家。
南华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夏莹莹认为,目前黄金行业正面临结构性挑战。在国际金价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上游金矿冶炼企业利润扩张,但下游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在成本高企、消费低迷的情况下,金饰零售企业在库存管理、成本控制及盈利模式上面临较大的压力。
「我们通过与国内某大型珠宝首饰商的深度路演,系统梳理了黄金珠宝品牌商与零售商在采购定价、库存管理、价格对冲等环节的核心诉求。」 夏莹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目前约 60% 的零售商采用一次性结算的模式进行采购,定价方式是 「金价基准+加工费+品牌毛利」。
在这种模式下,黄金珠宝产业链的定价机制存在明显的风险敞口,采购和销售周期中间存在基准价变动带来的价差,这部分价值变动风险完全由经销商自己承担。另外,在金价快速上涨的周期中,终端销售呈现 「量价背离」 态势,相关企业陷入 「高价格降低资金运作效率,价格波动抑制消费增长」 的双重困局。
今年 4 月,受美国 「对等关税」 等突发事件影响,金价波动非常明显。基于全球主要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以及生产成本支撑等因素,市场普遍认为黄金中长期牛市格局料将持续。为此,南华期货衍生品团队为该黄金珠宝零售商设计了 「阶梯式」 风险管理方案,主要由看跌期权保护策略和零成本区间锁定策略两部分组成。
一种是看跌期权保护策略,针对价格下行风险,推出美式看跌期权产品,行权价在 791.4 元/克,对应上期所 AU2506 合约 4 月 17 日的价格水平。夏莹莹表示,该策略具有类保险属性,在金价跌破执行价时为经销商提供托底收益,同时保留价格上涨的收益权。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资金占用率低、无追保风险,且损益结构清晰,缺点在于权利金费用较高。在参与过程中,需要注意期权的时间成本特征。以 1 个月期限为例,期权权利金成本约占行权价格的 2.9%(23.08 元/克),可作为极端行情下的对冲工具。
另一种是零成本区间锁定策略。基于对第一款买入看跌期权的成本优化,南华期货团队又设计了一款零成本的 「两腿式」 风险逆转看跌期权产品,即双障碍风险逆转组合 (Zero-Cost Collar)。该策略结构有四大特征:下端保护、上端封顶、中间波动不做保护、可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来看,在金价跌破 741.5 元/克时激活保底销售权,规避极端下跌风险;在金价上行突破 839.4 元/克时放弃超额收益,换取零权利金成本;当金价在 741.5~839 元/克区间波动时,该产品不产生相应的收支赔付,即经销商自担价格有限波动风险。这个策略结构通过期权权利金对抵,实现零初始成本,但需缴纳标的金额 15%~20% 的履约保证金。
「从效果看,我们服务的这家黄金珠宝零售商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些期权产品的适用环境和收益结构特征,上述策略产品与团队服务也得到了其认可。」 夏莹莹说。
在她看来,在金价高企的背景下,黄金零售消费端企业普遍面临类似的 「成本攀升、销售低迷」 困局。贵金属行业需探索市场化的补偿机制,比如推动设立 「贵金属价格波动险」 专项扶持基金,通过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构建 「定价模式创新—风险工具适配—行业生态优化」 的良性循环;建立行业指数保险机制,探索将场外衍生品纳入企业套期保值会计核算范畴,推动行业企业从 「价格接受者」 向 「风险管理者」 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