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吴清演讲七要点:谈中国资产重估、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价格无序竞争成本认定工作座谈会

2025 年 11 月 27 日
纯电与全球化,理想都要

纯电与全球化,理想都要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黄金突现隐形风暴:日本干预汇市恐引爆本周最大黑天鹅

黄金突现隐形风暴:日本干预汇市恐引爆本周最大黑天鹅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广告
落袋为安!超200亿「跑了」!

落袋为安!超 200 亿 「跑了」!

2025 年 11 月 27 日
AI需求旺盛!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激增 机构高频调研的概念股揭晓

AI 需求旺盛!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激增 机构高频调研的概念股揭晓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午评:沪指半日涨 0.49% 有机硅、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黄金明年仍将继续闪耀?华尔街大佬们坚定看涨:再涨20% 不是梦

黄金明年仍将继续闪耀?华尔街大佬们坚定看涨:再涨 20% 不是梦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今世缘董事长顾祥悦:白酒消费需求仍显疲软;茅台王子酒两大核心产品焕新升级丨酒业早参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家电 ETF(159996) 涨超 1.1%,电器行业表现相对稳健

2025 年 11 月 27 日
谁杀死了长视频?

谁杀死了长视频?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银行深夜发公告 事关万科债券

银行深夜发公告 事关万科债券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金价2026年或飙升至4900美元?高盛警告:投资者多元化将引爆超级牛市!

金价 2026 年或飙升至 4900 美元?高盛警告:投资者多元化将引爆超级牛市!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港股持续在高位震荡。11 月 26 日,恒生指数冲高回落收涨 0.13%,恒生科技指数涨 0.11%。医药股连续第三日反弹,恒瑞医药涨近 5%,科技股走势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南向资金已经连续 8 日净买入港股,但在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净抛售港股 39.52 亿港元。对此,基金经理认为,偶尔出现的净卖出,并不会影响资金不断涌入港股的大趋势,在低估值的吸引之下,资金有望持续买入港股。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ETF

  对于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出现的净卖出,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看,南向资金也偶尔会出现单日净卖出港股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的反转。近期部分提前布局港股财报行情的资金开始止盈离场或是资金短期震荡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不断抄底港股,累计净买入港股 1.38 万亿港元,为历年之最。在南向资金推动下,港股资产估值迎来修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接近 30%,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 25%。

  相较于其他指标,ETF 的资金流向能够更为精准且有力地印证资金对港股的积极买入态度。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港股开启震荡走势之后,ETF 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加速净买入港股资产。

  短期来看,11 月以来,华夏恒生科技 ETF 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 分别获资金净流入 51.56 亿元和 48.85 亿元,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天弘恒生科技 ETF 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本月均获超 30 亿元资金净流入,它们同时也是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的 ETF。

  拉长时间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下半年获超 350 亿元资金净买入,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 和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 均获超 200 亿元资金净买入。港股资产成为被动资金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买入标的。

  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显然,2025 年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由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从历史视角审视,港股具有独特的 「离岸市场」 生态。长期以来,公司定价由外资主导,公司估值常因外资对政策风险、地缘博弈的敏感而起伏不定。近年来,尽管内资通过港股通持续净买入港股公司,但外资净流出规模较大,港股公司估值因海外等多种因素遭受压制,内资对港股估值的定价权较为有限。

  不过,这一局面在 2025 年发生了重要转折。一些 ETF 资金跟踪的板块定价机制正系统性地脱离过往由外资主导的模式,转向南向资金借道 ETF 驱动的估值体系。富国基金认为,正如弹簧被压得越紧,反弹时越有力,港股也正是在那几年中积蓄了足够的估值势能。今年初,恒生指数市盈率仅约 9 倍,处于近十年 20% 的低分位,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更是一度低于 7%。这种极致的低估,为后续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充足空间。随着基本面改善与资金回流,港股迅速从 「洼地」 崛起,走出了一轮令人瞩目的估值回归行情。

  富国基金指出,这一切并非偶然。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持续修复,政策端 「人工智能+」、消费补贴等举措频出,为企业盈利改善提供土壤。2025 年半年报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24%,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从资金面看,南向资金成为最坚定的抄底力量。外资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

  估值吸引力逐步显现

  尽管近期港股资产股价出现波动,但是其估值性价比仍吸引了大量资金南下抄底。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认为,即便短期受到扰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修复且有结构亮点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原因是无论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 AI 科技、新消费,甚至创新药,港股上市公司结构都相对更具优势。同时,国内有着相对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也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港股。另一方面,邢程认为,后续市场仍要回归企业盈利的修复,企业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还是财政政策的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的逆转向上。

  富国基金从估值角度分析,即便经历大幅反弹,港股仍具备性价比。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 12 倍,处于历史 54% 分位,而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 36 倍,分位超过 88%。港股尤其是科技板块,仍有补涨预期。从资金面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南向资金买入势头未减,内外资共振的逻辑依然成立。

  「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 邢程从长期看,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提振,预计港股业绩在 2025 年见底后,2026 年营收与盈利增速有望显著回升,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产业层面,邢程认为,AI 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有望修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值得长期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港股持续在高位震荡。11 月 26 日,恒生指数冲高回落收涨 0.13%,恒生科技指数涨 0.11%。医药股连续第三日反弹,恒瑞医药涨近 5%,科技股走势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南向资金已经连续 8 日净买入港股,但在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净抛售港股 39.52 亿港元。对此,基金经理认为,偶尔出现的净卖出,并不会影响资金不断涌入港股的大趋势,在低估值的吸引之下,资金有望持续买入港股。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ETF

  对于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出现的净卖出,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看,南向资金也偶尔会出现单日净卖出港股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的反转。近期部分提前布局港股财报行情的资金开始止盈离场或是资金短期震荡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不断抄底港股,累计净买入港股 1.38 万亿港元,为历年之最。在南向资金推动下,港股资产估值迎来修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接近 30%,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 25%。

  相较于其他指标,ETF 的资金流向能够更为精准且有力地印证资金对港股的积极买入态度。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港股开启震荡走势之后,ETF 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加速净买入港股资产。

  短期来看,11 月以来,华夏恒生科技 ETF 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 分别获资金净流入 51.56 亿元和 48.85 亿元,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天弘恒生科技 ETF 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本月均获超 30 亿元资金净流入,它们同时也是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的 ETF。

  拉长时间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下半年获超 350 亿元资金净买入,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 和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 均获超 200 亿元资金净买入。港股资产成为被动资金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买入标的。

  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显然,2025 年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由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从历史视角审视,港股具有独特的 「离岸市场」 生态。长期以来,公司定价由外资主导,公司估值常因外资对政策风险、地缘博弈的敏感而起伏不定。近年来,尽管内资通过港股通持续净买入港股公司,但外资净流出规模较大,港股公司估值因海外等多种因素遭受压制,内资对港股估值的定价权较为有限。

  不过,这一局面在 2025 年发生了重要转折。一些 ETF 资金跟踪的板块定价机制正系统性地脱离过往由外资主导的模式,转向南向资金借道 ETF 驱动的估值体系。富国基金认为,正如弹簧被压得越紧,反弹时越有力,港股也正是在那几年中积蓄了足够的估值势能。今年初,恒生指数市盈率仅约 9 倍,处于近十年 20% 的低分位,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更是一度低于 7%。这种极致的低估,为后续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充足空间。随着基本面改善与资金回流,港股迅速从 「洼地」 崛起,走出了一轮令人瞩目的估值回归行情。

  富国基金指出,这一切并非偶然。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持续修复,政策端 「人工智能+」、消费补贴等举措频出,为企业盈利改善提供土壤。2025 年半年报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24%,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从资金面看,南向资金成为最坚定的抄底力量。外资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

  估值吸引力逐步显现

  尽管近期港股资产股价出现波动,但是其估值性价比仍吸引了大量资金南下抄底。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认为,即便短期受到扰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修复且有结构亮点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原因是无论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 AI 科技、新消费,甚至创新药,港股上市公司结构都相对更具优势。同时,国内有着相对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也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港股。另一方面,邢程认为,后续市场仍要回归企业盈利的修复,企业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还是财政政策的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的逆转向上。

  富国基金从估值角度分析,即便经历大幅反弹,港股仍具备性价比。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 12 倍,处于历史 54% 分位,而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 36 倍,分位超过 88%。港股尤其是科技板块,仍有补涨预期。从资金面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南向资金买入势头未减,内外资共振的逻辑依然成立。

  「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 邢程从长期看,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提振,预计港股业绩在 2025 年见底后,2026 年营收与盈利增速有望显著回升,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产业层面,邢程认为,AI 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有望修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值得长期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责任编辑:73)

YOU MAY ALSO LIKE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价格无序竞争成本认定工作座谈会

落袋为安!超 200 亿 「跑了」!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港股持续在高位震荡。11 月 26 日,恒生指数冲高回落收涨 0.13%,恒生科技指数涨 0.11%。医药股连续第三日反弹,恒瑞医药涨近 5%,科技股走势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南向资金已经连续 8 日净买入港股,但在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净抛售港股 39.52 亿港元。对此,基金经理认为,偶尔出现的净卖出,并不会影响资金不断涌入港股的大趋势,在低估值的吸引之下,资金有望持续买入港股。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ETF

  对于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出现的净卖出,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看,南向资金也偶尔会出现单日净卖出港股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的反转。近期部分提前布局港股财报行情的资金开始止盈离场或是资金短期震荡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不断抄底港股,累计净买入港股 1.38 万亿港元,为历年之最。在南向资金推动下,港股资产估值迎来修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接近 30%,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 25%。

  相较于其他指标,ETF 的资金流向能够更为精准且有力地印证资金对港股的积极买入态度。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港股开启震荡走势之后,ETF 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加速净买入港股资产。

  短期来看,11 月以来,华夏恒生科技 ETF 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 分别获资金净流入 51.56 亿元和 48.85 亿元,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天弘恒生科技 ETF 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本月均获超 30 亿元资金净流入,它们同时也是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的 ETF。

  拉长时间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下半年获超 350 亿元资金净买入,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 和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 均获超 200 亿元资金净买入。港股资产成为被动资金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买入标的。

  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显然,2025 年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由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从历史视角审视,港股具有独特的 「离岸市场」 生态。长期以来,公司定价由外资主导,公司估值常因外资对政策风险、地缘博弈的敏感而起伏不定。近年来,尽管内资通过港股通持续净买入港股公司,但外资净流出规模较大,港股公司估值因海外等多种因素遭受压制,内资对港股估值的定价权较为有限。

  不过,这一局面在 2025 年发生了重要转折。一些 ETF 资金跟踪的板块定价机制正系统性地脱离过往由外资主导的模式,转向南向资金借道 ETF 驱动的估值体系。富国基金认为,正如弹簧被压得越紧,反弹时越有力,港股也正是在那几年中积蓄了足够的估值势能。今年初,恒生指数市盈率仅约 9 倍,处于近十年 20% 的低分位,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更是一度低于 7%。这种极致的低估,为后续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充足空间。随着基本面改善与资金回流,港股迅速从 「洼地」 崛起,走出了一轮令人瞩目的估值回归行情。

  富国基金指出,这一切并非偶然。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持续修复,政策端 「人工智能+」、消费补贴等举措频出,为企业盈利改善提供土壤。2025 年半年报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24%,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从资金面看,南向资金成为最坚定的抄底力量。外资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

  估值吸引力逐步显现

  尽管近期港股资产股价出现波动,但是其估值性价比仍吸引了大量资金南下抄底。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认为,即便短期受到扰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修复且有结构亮点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原因是无论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 AI 科技、新消费,甚至创新药,港股上市公司结构都相对更具优势。同时,国内有着相对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也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港股。另一方面,邢程认为,后续市场仍要回归企业盈利的修复,企业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还是财政政策的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的逆转向上。

  富国基金从估值角度分析,即便经历大幅反弹,港股仍具备性价比。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 12 倍,处于历史 54% 分位,而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 36 倍,分位超过 88%。港股尤其是科技板块,仍有补涨预期。从资金面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南向资金买入势头未减,内外资共振的逻辑依然成立。

  「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 邢程从长期看,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提振,预计港股业绩在 2025 年见底后,2026 年营收与盈利增速有望显著回升,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产业层面,邢程认为,AI 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有望修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值得长期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港股持续在高位震荡。11 月 26 日,恒生指数冲高回落收涨 0.13%,恒生科技指数涨 0.11%。医药股连续第三日反弹,恒瑞医药涨近 5%,科技股走势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南向资金已经连续 8 日净买入港股,但在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净抛售港股 39.52 亿港元。对此,基金经理认为,偶尔出现的净卖出,并不会影响资金不断涌入港股的大趋势,在低估值的吸引之下,资金有望持续买入港股。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ETF

  对于 11 月 26 日南向资金出现的净卖出,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看,南向资金也偶尔会出现单日净卖出港股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的反转。近期部分提前布局港股财报行情的资金开始止盈离场或是资金短期震荡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不断抄底港股,累计净买入港股 1.38 万亿港元,为历年之最。在南向资金推动下,港股资产估值迎来修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接近 30%,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 25%。

  相较于其他指标,ETF 的资金流向能够更为精准且有力地印证资金对港股的积极买入态度。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港股开启震荡走势之后,ETF 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加速净买入港股资产。

  短期来看,11 月以来,华夏恒生科技 ETF 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 分别获资金净流入 51.56 亿元和 48.85 亿元,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天弘恒生科技 ETF 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本月均获超 30 亿元资金净流入,它们同时也是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的 ETF。

  拉长时间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下半年获超 350 亿元资金净买入,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 和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 ETF 均获超 200 亿元资金净买入。港股资产成为被动资金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买入标的。

  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显然,2025 年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由资金驱动的深刻变革。

  从历史视角审视,港股具有独特的 「离岸市场」 生态。长期以来,公司定价由外资主导,公司估值常因外资对政策风险、地缘博弈的敏感而起伏不定。近年来,尽管内资通过港股通持续净买入港股公司,但外资净流出规模较大,港股公司估值因海外等多种因素遭受压制,内资对港股估值的定价权较为有限。

  不过,这一局面在 2025 年发生了重要转折。一些 ETF 资金跟踪的板块定价机制正系统性地脱离过往由外资主导的模式,转向南向资金借道 ETF 驱动的估值体系。富国基金认为,正如弹簧被压得越紧,反弹时越有力,港股也正是在那几年中积蓄了足够的估值势能。今年初,恒生指数市盈率仅约 9 倍,处于近十年 20% 的低分位,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更是一度低于 7%。这种极致的低估,为后续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充足空间。随着基本面改善与资金回流,港股迅速从 「洼地」 崛起,走出了一轮令人瞩目的估值回归行情。

  富国基金指出,这一切并非偶然。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持续修复,政策端 「人工智能+」、消费补贴等举措频出,为企业盈利改善提供土壤。2025 年半年报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24%,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从资金面看,南向资金成为最坚定的抄底力量。外资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

  估值吸引力逐步显现

  尽管近期港股资产股价出现波动,但是其估值性价比仍吸引了大量资金南下抄底。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认为,即便短期受到扰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修复且有结构亮点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原因是无论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 AI 科技、新消费,甚至创新药,港股上市公司结构都相对更具优势。同时,国内有着相对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也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港股。另一方面,邢程认为,后续市场仍要回归企业盈利的修复,企业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还是财政政策的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的逆转向上。

  富国基金从估值角度分析,即便经历大幅反弹,港股仍具备性价比。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 12 倍,处于历史 54% 分位,而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高达 36 倍,分位超过 88%。港股尤其是科技板块,仍有补涨预期。从资金面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南向资金买入势头未减,内外资共振的逻辑依然成立。

  「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 邢程从长期看,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提振,预计港股业绩在 2025 年见底后,2026 年营收与盈利增速有望显著回升,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产业层面,邢程认为,AI 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有望修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值得长期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 1.38 万亿港元 ETF 成 「抄底」 利器)

(责任编辑:7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吴清演讲七要点:谈中国资产重估、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价格无序竞争成本认定工作座谈会

2025 年 11 月 27 日
纯电与全球化,理想都要

纯电与全球化,理想都要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黄金突现隐形风暴:日本干预汇市恐引爆本周最大黑天鹅

黄金突现隐形风暴:日本干预汇市恐引爆本周最大黑天鹅

2025 年 11 月 27 日
落袋为安!超200亿「跑了」!

落袋为安!超 200 亿 「跑了」!

2025 年 11 月 27 日
AI需求旺盛!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激增 机构高频调研的概念股揭晓

AI 需求旺盛!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激增 机构高频调研的概念股揭晓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午评:沪指半日涨 0.49% 有机硅、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黄金明年仍将继续闪耀?华尔街大佬们坚定看涨:再涨20% 不是梦

黄金明年仍将继续闪耀?华尔街大佬们坚定看涨:再涨 20% 不是梦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今世缘董事长顾祥悦:白酒消费需求仍显疲软;茅台王子酒两大核心产品焕新升级丨酒业早参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家电 ETF(159996) 涨超 1.1%,电器行业表现相对稳健

2025 年 11 月 27 日
谁杀死了长视频?

谁杀死了长视频?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价格无序竞争成本认定工作座谈会
  • 纯电与全球化,理想都要
  • 黄金突现隐形风暴:日本干预汇市恐引爆本周最大黑天鹅
  • 落袋为安!超 200 亿 「跑了」!
  • AI 需求旺盛!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激增 机构高频调研的概念股揭晓
  • 午评:沪指半日涨 0.49% 有机硅、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