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 4 月 23 日消息,据财政部近日发布的 《关于公布 2025 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 显示,20 年期和 30 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 4 月 24 日首发。
有专家预计今年 1.3 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 GDP 增长 1.7 至 1.9 个百分点。接下来,财政促消费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专家预计或拉动 GDP 增长 1.7 至 1.9 个百分点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共计发行 21 期,其中首发 6 期、续发 15 期。发行时间从 4 月至 10 月,发行主要集中在 5 月至 9 月。其中,4 月 24 日将首发 20 年期、30 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 月 23 日将首发 50 年期特别国债。

通知截图
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元,这比上年要增加 3000 亿元。
具体投向上,8000 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 「两重」 项目,5000 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 「两新」 政策。其中,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 1500 亿元;2000 亿元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 500 亿元。
财政部此前介绍,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 15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 1.3 万亿元,效果很好。今年,财政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3000 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并将手机、平板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负担。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根据测算,参考去年 「两重」「两新」 的政策效果,今年 1.3 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 GDP 增长 1.7 至 1.9 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红星资本局,预计接下来财政促消费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除了加快推进 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外,不排除各地加大促消费支持范围,将更多普通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的可能,这可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 『出口转内销』 需求。」 王青判断,着眼于有效对冲外需放缓,今年财政促消费的整体额度可能会达到 7000 亿至 1 万亿。
相较去年发行规模更大、时间更早
相比去年,2025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仅规模更大,且从发行节奏来看,相较 2024 年 5 月 17 日首发提前近一个月时间。
长江证券指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前几个月的发行金额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并预计较去年提早 1 个月完成全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提高,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 「两重」「两新」 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
政策支撑下,一季度消费和投资数据可圈可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6%,比去年全年提升 1.1 个百分点。其中,「两重」「两新」 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 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9.3%,家具类增长 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4 个百分点。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 8 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 2025 年 4 月 10 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达 10035 万台。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 (不含电力) 同比增长 5.8%,比去年全年加快 1.4 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政府加大举债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使得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红星资本局)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