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自然资源部召开 5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总规划师张兵通报改革进展。经过 7 年重构,我国已形成覆盖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国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会议还解读了新修订的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新增 19 项指标。
每经记者|陈利 每经编辑|陈梦妤
5 月 16 日,自然资源部召开 5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上,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通报了 「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进展。按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着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经过 7 年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我国已形成覆盖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首部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划定 18.65 亿亩耕地和 15.46 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规划相继获批实施。目前,全国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形成 「1(总体规划)+N(专项规划)」 的工作格局。
同时,会议还对新修订的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以下简称 《规程》) 进行了解读。据悉,《规程》 新增城市安全韧性、「空间资产」「存量盘活」 等 19 项指标,构建数字化评估工具提升治理效能。
此外,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成都市、深圳市、南京市等在会上介绍了地方在深化 「多规合一」 改革进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如北京创新 「风险+信用」 审批监管体系,常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 7 个工作日;上海建立 「多测合一」 平台实现测绘成本降低 20%;广东编制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打造 21.19 万亩连片耕地;深圳通过单元统筹盘活工业遗存,福田深业上城改造项目实现产商旅融合;南京率先出台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条例,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数字化转型方面,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系统覆盖 683 个设市城市,研发实施监测网络实现四级联动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同步推进,全国注册规划师队伍持续壮大,16 个重点实验室支撑规划科技创新。各地实践形成上海 15 分钟生活圈、成都公园城市等典型经验,全国累计派出 530 名乡村规划师实现镇级全覆盖。
数据显示,改革推动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北京 3800 余低风险项目实现 5 日办结,上海不动产登记时限压缩至 90 分钟,成都城镇化率达 80.8% 且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收窄。下一步将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立法进程,完善用途管制制度,强化 「三区三线」 动态优化机制,以高水平规划护航高质量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甄素静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