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红星资本局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兴业银行(601166.SH) 私人银行推出一项实习计划,可以为客户子女提供知名企业实习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报名条件是 「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 1000 万元以上,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 500 万元以上」,并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26 日,红星资本局从兴业银行部分地区的私人银行中心处了解到,确实有上述实习计划,报名已于上周结束。
有金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私行给客户子女提供实习机会的现象比较常见,也是私行维系大客户关系的方式之一。不止兴业银行,此前多家银行都曾推出类似服务。但也有网友质疑,「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规?
为客户子女推名企实习机会
非兴业私行客户需存款 1000 万以上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兴业银行私人银行 (以下简称 「兴业私行」) 微信公众号近日发文,表示 「2025 菁英实习计划」 正式启幕,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其中包括多家名企实习。

图片来自社交平台
上述实习计划宣传图片显示,可以为客户子女提供金融、互联网、咨询、快消、传媒、汽车等行业的实习机会,不乏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
不过,参加该实习计划的客户需要满足相关条件。宣传图片显示:非兴业银行私行客户需新增行外资金 1000 万元以上;兴业银行存量私行客户需新增行外资金 500 万元以上。并且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图片来自社交平台
上述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到:「这是明码标价的银行存款换实习机会?」 还有网友称,这在私人银行圈是常见操作。
5 月 26 日,红星资本局发现,上述实习计划的文章在兴业私行公众号上已经搜索不到。随后,红星资本局以客户咨询的身份向兴业私人银行中心致电,两位工作人员确认有该实习计划,但是报名已经结束。
其中一位私行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总行开展的活动,亮点就是提供多家知名企业的线上线下实习机会,会提供实习证明,助力客户子女留学求职。该活动有 40 个名额,需要报名参加。
报名条件正如宣传页所述,「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 1000 万元以上,私行客户新增 500 万元以上,子女实习期间不得转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 2023 年,就有兴业银行推出 「菁英实习计划」 的消息传出。
此外,兴业银行官网私人银行增值服务一项,就写明 「针对您及您子女打造了教育服务体系,涵盖了留学咨询、企业实习等专属服务内容。」
「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是否违规?
律师说法不一
有金融行业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私行给客户子女提供实习机会的现象比较常见,也是私行维系大客户关系的方式之一。不止兴业银行,此前多家银行都曾推出类似服务。
据北京商报报道,2023 年 7 月,中信银行某分行举行私人银行暑期英才实习营活动,共邀请近 40 位客户子女。
但也有网友质疑,兴业银行在公众号上写的 「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是否涉嫌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的相关规定,如 「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对此,红星资本局向兴业银行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
四川聚仁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全律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该条件是事先公示、明确了的:储户存相应金额的资金,以及子女实习期间不转移资金,银行给储户子女提供名企实习的机会,这个属于附条件的储蓄合同条款。如果在子女实习期间储户会转移资金,则完全有权拒绝该条款而不参加该活动,银行也无权强制储户参加。故该条件没有违反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 的规定。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超律师则表示,该条件限制了储户的取款自由,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其中利用子女实习期间不得取款的条件,实际是变相冻结储户的银行资金,商业银行用设定门槛条件的方式冻结储户资金,是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公开资料显示,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于 2011 年 4 月,总部设于上海。2021 年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并开业,为近 10 年来国内股份制银行首家持牌专营私人银行。
要成为兴业银行私行客户需满足一定资金门槛,其官网表示,月日均综合金融资产在 600 万元 (含) 以上。
今年 4 月,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曾对外透露,其私行客户数已超过 8 万户,管理资产规模 (不含三管市值) 突破 1 万亿元。兴业银行 2024 年年报也提到,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数同比增长 11.36%,客户净增突破近年新高。
(红星资本局)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