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君君
近期,LABUBU 在潮玩领域备受瞩目。作为泡泡玛特(09992.HK) 的核心 IP 形象,LABUBU 以其古怪迷人的 「精灵」 外形,快速风靡全球,成为众多潮玩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币圈的注意。记者注意到,近期一款名为 「LABUBU」 的虚拟货币 (下称 「LABUBU 币」) 借助潮玩 IP 的火爆热度悄然上线,并在多家交易所挂牌交易。在上线初期,该虚拟币价格曾一度急剧上涨,但随后便出现了大幅下跌。截至 6 月 11 日,该币种已经历多轮大涨大跌,交易期间的最低价较最高价跌去了 87.01%。
事实上,在虚拟货币市场中,借助热点事件或流行文化发行虚拟代币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这种行为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业内人士提醒,LABUBU 币的推出是币圈典型的投机行为,其巨大的价格波动也充分暴露了背后极高的投资风险,这些项目大多毫无价值,其本质是欺诈和传销。
暴涨暴跌的 LABUBU币
作为泡泡玛特旗下的热门潮玩 IP,这款设计独特的 「精灵」 凭借其萌趣形象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粉丝。然而,LABUBU 的高人气也引发了币圈的关注。一款与之同名的虚拟币 「LABUBU」 已于近期推出,并在多家虚拟币交易所挂牌交易,挂牌后即上演暴涨暴跌行情。

据加密货币市场行情追踪平台 CoinMarketCap 数据,LABUBU 币上线首日开盘价为 0.04429 美元,随后价格一路被拉高,最高涨至 0.08786 美元,涨幅达 98.37%。然而,其价格很快又迅速下跌至 0.02915 美元的低位,当天最低价较开盘价下跌 34.18%。
在随后的 16 个交易日里,LABUBU 币价格每日都在上演暴涨暴跌的行情,期间最低价为 0.01590 美元 (6 月 4 日),最高价为 0.12244 美元 (5 月 30 日)。若投资者在 5 月 30 日的最高点买入,到 6 月 4 日的最低点时,将面临高达 87.01% 的亏损。近期,LABUBU 币市值一度突破 5500 万美元,但随着投资者交易热情下降,该币种市值逐渐下跌,截至 6 月 11 日发稿时,缩水至 4500 万美元。
记者在推介网页看到,LABUBU 币并非泡泡玛特官方发行,而是由一群社区驱动的开发人员推出。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表示,LABUBU 币本质上利用了市场情绪,借势 LABUBU 在潮玩圈的高人气和强传播力吸引资金、推升热度;其价格短期内暴涨后暴跌,呈现典型的流动性聚集后迅速衰退的特征。
「这很明显就是一场炒作,两周过去,关注度已经大幅下降。」 一位币圈从业者对记者直言,圈内对这类币种大多持负面看法。他们认为,这种币不过是蹭热点的炒作产物,其价格完全由市场情绪和炒作推动,背后没有任何真实资产作为支撑,所谓的流动性也根本不存在。「这种币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市场情绪出现反转,价格就会瞬间崩盘。」 上述币圈从业者表示。
投机者的炒作 「游戏」
事实上,在加密货币领域,蹭热点事件或流行文化发行代币的现象屡见不鲜,此类代币通常被称为 「Meme Coin」(迷因币,下称 「Meme 币」)。作为一种基于网络迷因 (Meme) 文化的加密货币,Meme 币往往围绕流行文化现象、(搞笑) 梗图或幽默元素构建社群,其价值高度依赖于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兴趣。
例如,2025 年 1 月,特朗普夫妇分别推出了 「特朗普币」 和 「梅拉尼娅币」,这两款币都属于 Meme 币,一经发行便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其中,「梅拉尼娅币」 在发布后不到两小时内,市值便飙升至 60 亿美元,而 「特朗普币」 则在一个小时内暴跌了 40%。(详见第一财经报道 《TRUMP 币遭爆炒爆仓,警惕非法投资 「致富」 陷阱》)
DOGE 币作为最早的 Meme 币,于 2013 年诞生。此后,迷因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它们大多缺乏实际价值的支撑,呈现出 「来得快、去得也快」 的特点。例如,币圈曾出现过一种以青蛙表情包为主题的迷因币 PEPE,其价格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剧烈的暴涨暴跌。除此之外,还有以动漫 《火影忍者》 为主题的 Naruto 币,以及以迪士尼动画角色为主题的 Mickey 币等。这些 Meme 币大多借助热门 IP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投机者参与炒作,试图从中获利。
由于这类资产缺乏实际价值支撑,却仍有投资者频繁上当受骗,因此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监管。早在 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等七部门就联合发布了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规定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大量迷因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发行,既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也没有持续的开发支持。」 行业专家认为,LABUBU 币的现象从侧面揭示了 Meme 币市场存在的诸多乱象。它们主要通过蹭热点来吸引市场关注,再借助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线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来推高价格。然而,这些迷因币在本质上并没有清晰的发行规范和市场准入门槛,这导致投机行为极为普遍。
于佳宁在分析上述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时表示,Meme 币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交平台,通过表情包、网络梗、短期涨幅截图等非正式方式快速扩散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导致大量投资者在没有真正理解项目核心机制的情况下就盲目参与交易,进而形成了一种以价格波动取代基本面分析的投机模式。
专家提醒警惕炒币风险
Meme 币的价格波动通常极为剧烈,其暴涨暴跌的特性主要受到市场情绪和炒作等因素的驱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此类投资往往伴随着欺诈、操纵等巨大的风险。
一位币圈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此类项目惯用的操作手法是:通过锁定少量流动性资金、高度集中初始代币分配等方式,人为制造剧烈的价格波动。其目的在于短期内快速拉高币价,随后项目方便可趁机高位抛售获利离场。最终的结果是,市场下行风险主要转嫁给了未能及时识破风险的普通交易者。
该人士总结道:「本质上看,Meme 币的价格暴涨往往高度集中在短期时段,且利益主要由少数早期持币者 (通常是项目方及其关联方) 获取;而当泡沫破裂、价格暴跌时,承受损失的却是范围更广的普通投资者群体。」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 「仿盘」 行为大多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资产保护方式就是不参与。如果不幸被骗导致资金损失,实践中较为可行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机关对相关项目立案侦查,并借助刑事追赃程序来挽回损失。
肖飒指出,发行 Meme 币的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首次代币发行) 行为在我国本身就是违法的。像 LABUBU 币这样的 Meme 币,实际上是在境外平台上发行的。由于我国的行政监管机关和司法机关无法直接对境外发行行为进行治理,肖飒律师团队认为,应当从民众教育入手,通过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引导民众自觉远离此类投资活动。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