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肖芮冬
6 月 16 日,A 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 0.35%,深成指涨 0.41%,创业板指涨 0.66%。全市场成交额 1.21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2603 亿元。
游戏 ETF(516010) 收涨 5.24%,影视 ETF(516620) 收涨 4.68%。
上涨原因分析
IP 热度持续发酵,内容消费与政策支持共振行情。
消息面上,6 月 15 日,在第 27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哪吒》 系列的衍生品开发商、生产商和销售商已获得可观市场红利,目前正版销售额或已达数百亿元,未来有望突破千亿元。他强调,若希望电影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提升片方在产业链中的收益分配比例。光线传媒作为游戏 ETF(权重 8.93%) 与影视 ETF(权重 11.12%) 的核心成分股,6 月 16 日股价上涨 20%,单只个股对两只 ETF 涨幅贡献均超过三分之一,是今日上涨的重要催化因素。(风险提示:个股仅供行业涨幅说明,非个股推荐)
在刚刚结束的 「618」 电商大促中,淘系平台数据显示,潮玩行业中已有超 2400 家商家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破亿的商家数和千万级单品数量均已超过去年同期。游戏电竞等衍生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 80%,「国谷」IP 在成交额和增速上全面领先 「日谷」,本土 IP 的市场热度和认同度正在迅速上升。
从政策角度看,浙江省 17 个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从税收、融资、平台推广等维度全方位助力国产游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与此同时,5 月中国共有 33 家厂商跻身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 TOP100,合计收入达 20.2 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 36.6%,标志着中国内容企业 「出海逻辑」 已具备系统性产业基础。
影视板块方面,随着暑期档临近,内容供给显著扩容。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60 部中外影片定档 2025 年暑期档,涵盖动画、悬疑、古装、喜剧等多个类型,尤其是动画电影有望在 IP 转化和衍生品开发方面表现亮眼。院线数据也同步向好,一季度票房已达到 2024 年全年票房的 57%,2025 暑期档猫眼想看指数超 8000 的影片 28 部。一方面,大量内容储备强化了市场对行业盈利兑现的预期;另一方面,消费端热度与内容端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在为整个 IP 产业链注入新的动能。
后市展望
内容产业链正进入重估周期,AI 赋能、产业格局优化与后链路商业化潜力广阔。
从更中长期的角度看,当前游戏与影视 ETF 的上涨不仅仅是事件催化,更是行业趋势与结构升级的体现。中国 IP 产业正迎来从 「内容爆款」 到 「商业闭环」 的关键跃迁。根据 《2024 全球授权市场报告》,2023 年中国 IP 授权商品零售额为 137.7 亿美元,仅为美国的 21.6%、日本的不到 40%。从后链路开发结构看,中国目前 IP 商品的衍生品销售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 10%,远低于美、日市场 70% 左右的成熟水平,表明我国在 IP 商业转化率、产业纵深度方面仍具广阔提升空间。
Z 世代情绪消费的崛起也为 「谷子经济」 提供了长期需求支撑。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超 5 亿人,其中 95% 以上为 Z 世代女性用户,具有明确的情感投射偏好和较强的线上消费能力。IP 商品不仅是产品,更是身份认同、社交表达与审美趣味的外化载体,这也解释了为何单价低、情绪价值高的谷子产品在经济弱周期中反而表现出超预期增长,具备典型 「口红效应」 特征。
与此同时,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持续改善。产品力正在成为行业最核心的分化逻辑。iOS 畅销榜前列产品的集中度提升,头部游戏对用户时长与流水的占比持续扩大,优质内容带动的 「产品周期」 逻辑逐步取代以往的 「买量驱动」 逻辑,推动行业向高质量供给倾斜。从全球维度看,国产厂商在 TOP100 手游发行商中占比已超三分之一,说明领先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渗透力也在提升。
出海趋势不仅带来了增量空间,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需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进一步优化了行业内部的资源分配结构。此外,AI 技术的不断演进也正在重塑行业格局,能够率先实现 AI 内容生成、语音合成、动态交互落地的公司,正在获得更强的用户留存与商业化效率。从创作端到运营端,拥有技术积累和产品整合能力的企业正建立更强的护城河,形成 「研发—发行—生态」 的整合优势。
整体来看,内容消费热度提升叠加技术赋能进程加快,为游戏与影视板块的行情提供了良好支撑。当前市场对 IP 价值链的关注持续升温,AI 技术在内容创作与运营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同时政策支持与出海加速也为板块打开了新的增长通道。在资金情绪回暖、行业催化频出的背景下,短期游戏与影视类资产具备一定的配置吸引力。投资者可通过游戏 ETF(516010)、影视 ETF(516620) 把握当前阶段文化传媒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风险提示
本速评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行业或板块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市场行情分析的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 「买者自负」 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购买过程中应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资需谨慎。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