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最新数据显示,自 5 月 20 日以来,A 股市场融资余额已连续 18 个交易日维持在 1.78 万亿以上高位。更值得关注的是,6 月 9 日至 13 日期间,融资余额连续五日稳稳站上 1.8 万亿元大关,其中 6 月 12 日达到峰值 18089.88 亿元。
与此同时,融资买入热情高涨,同期连续五日单日买入额均突破千亿规模,6 月 10 日买入额高达 1267.50 亿元。
行业层面,医药生物板块凭借近 20 亿元的巨额周净买入额拔得头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行业景气度回暖是主要驱动力。有色金属和食品饮料紧随其后。
个股方面江淮汽车以单周豪揽 12.64 亿元融资净买入,贵州茅台、海光信息等明星股也获强力加持。新股 C 影石首周即受热捧,净买入 3.56 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对新经济硬科技标的的青睐。
据统计,港股创新药ETF 已经连续两周蝉联 ETF 融资规模增幅榜首。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以单周净买入 6.04 亿元成为最大赢家,汇添富与银华旗下的港股通创新药 ETF 合计吸金近 2 亿元,资金显著押注港股创新药估值修复与政策红利。科创板 50ETF、恒生科技主题 ETF 等也获得可观杠杆资金流入。
融资余额连续五日站稳 1.8 万亿关口
6 月 9 日至 13 日当周,融资余额连续五日突破 1.8 万亿。6 月 13 日,这一数字达到 18044.25 亿元,前四日分别为 18089.88 亿元 (6 月 12 日)、18066.00 亿元 (6 月 11 日)、18047.78 亿元 (6 月 10 日) 和 18038.57 亿元 (6 月 9 日)。
资金动向的转折点清晰可见,5 月 20 日,融资余额以 18007.43 亿元首破 1.8 万亿大关,但随后两周出现反复震荡。5 月 21 日至 30 日期间,余额在 17900 亿上下波动,最低触及 17892.36 亿元 (5 月 30 日),显示资金对持续加杠杆仍存犹豫。
进入六月,6 月 6 日以 17964.09 亿元重新起步,融资余额在 6 月 9 日突破 1.8 万亿后便再未回落。至 6 月 13 日收盘,18044.25 亿元的余额较 5 月低点增长超 1500 亿元,增幅达 8.5%。
与余额规模相呼应的是每日买入动能,6 月 10 日融资买入额高达 1267.50 亿元,成为当周峰值;紧随其后的是 6 月 13 日的 1151.57 亿元、6 月 9 日的 1187.31 亿元、6 月 12 日的 1132.00 亿元以及 6 月 11 日的 1130.94 亿元,连续五日突破 1000 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融资买入额占 A 股总成交的比重维持较为稳定,6 月 9 日达到 9.05% 的周内高点,最低的 6 月 13 日也维持在 7.66% 的活跃水平。

上周医药、有色、食品饮料成杠杆资金 「心头好」
上周数据显示,医药生物行业以近 20 亿元的绝对优势,摘得上周融资净买入额行业冠军。这一数字背后是高达 51.25 亿元的周融资买入额,推动该行业融资总余额逼近 1300 亿元大关。杠杆资金对医药板块的偏爱,与近期创新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景气度回暖紧密相关。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大力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同样是 6 月医药板块受青睐的重要因素。
有色金属板块以 16.02 亿元的净买入额位居次席,板块融资总余额接近 800 亿元。在新能源产业链需求旺盛及全球通胀预期支撑下,刺激了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供给端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部分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国局势不稳定,加剧了供需紧张局面。
食品饮料行业则凭借 14.96 亿元的净买入跻身第三,其中白酒巨头贵州茅台的强势表现功不可没——该股单周即吸引近 7 亿元融资净买入。数据显示,6 月以来,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明显,带动啤酒、调味品、饮料等细分领域产品销量上扬,需求端复苏。在当前股市震荡的背景下,食品饮料板块凭借其稳定的业绩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此外,汽车 (净买入 11.31 亿元)、传媒 (10.03 亿元)、基础化工 (8.42 亿元) 等行业同样获得杠杆资金重点增持。计算机行业虽净买入额为 5.63 亿元,但高达 50.93 亿元的周买入量和 1409.45 亿元的总余额,凸显其在杠杆资金持仓中的重要地位。

江淮汽车夺魁,茅台获强力加持
在个股层面,江淮汽车以单周 12.64 亿元的惊人净买入额高居榜首,其融资余额跃升至 79.55 亿元。市场分析认为,这与其近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及海外订单放量密切相关。
贵州茅台展现强大吸金能力,融资资金净买入 6.91 亿元,推动其融资总余额突破 160 亿元。半导体明星股海光信息亦获市场青睐,融资净买入 5.07 亿元。硬件设备领域的东山精密、中科曙光,传媒板块的中文在线,以及医药生物企业常山药业均跻身净买入前十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 C 影石上市首周即获得 3.56 亿元融资净买入,影石创新在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尤其是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3 年影石创新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高达 67.2%,位居全球第一。显示杠杆资金对新经济硬科技标的的追捧热度不减。

创新药主题基金获杠杆资金重金押注
ETF 层面,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 成为上周最大赢家,单周净买入高达 6.04 亿元,总融资余额飙升至 12.22 亿元。据统计,港股创新药 ETF 已经连续两周蝉联 ETF 融资规模增幅榜首。这一现象级加仓,既是对港股生物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的预期博弈,也暗含对内地创新药产业链的政策红利憧憬。
科创板 50ETF 以 1.73 亿元净买入额位居第二,反映资金对科技创新主线的持续看好。恒生科技主题 ETF 同样表现亮眼,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 ETF、华夏恒生科技 ETF 分获 1.39 亿元和 0.76 亿元净买入。此外,汇添富与银华旗下的港股通创新药 ETF 合计吸金近 2 亿元,黄金 ETF、酒 ETF 等传统防御型品种也获得资金关注。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