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深圳前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自 2010 年规划以来,前海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2024 年,前海 GDP 突破 3000 亿元,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42.4%。中国 (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指出,前海已达世界第四代产业园区标准,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未来,前海将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俊杰
深圳前海,时刻洋溢着繁忙的氛围——在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中,仅用 7 年时间便迅速崛起成为 「小巨人」 企业的睿思芯科 (深圳) 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睿思芯科),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芯片产业的浪潮中;而在数公里之外,专注于 DPU(数据处理器) 芯片研发的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云豹智能) 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工作⋯⋯
作为 「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从其成立 15 年来的成就来看,2024 年,前海 GDP 首次突破 3000 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8.6%;进出口总额达到 7066.5 亿元,同比增长 42.4%。
前海同样是经济与产业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在随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前海被提及多达 14 次。前海的重要性何在?未来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最近,《每日经济新闻》 的记者深入前海,实地探访。
设立 15 年,去年进出口同比增长 42.4%
2010 年 4 月 7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签署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 年 8 月 26 日,国务院批复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从此,这块全新的填海区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从基因来看,「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前海的总定位。15 年来,前海保持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2024 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3000 亿元,达 3008.8 亿元,同比增长 8.6%;进出口额实现 7066.5 亿元,同比增长 42.4%;实际使用外资 266.5 亿元,同比增长 7.4%。
2025 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迎来挂牌 10 周年。2015 年至 2024 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 712 亿元增至 5379.8 亿元,年均增长超 25%。更重要的是,该自贸片区累计推出 882 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复制推广 104 项,连续 3 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前海片区和香港的合作也更加 「走实走深」。数据显示,仅 2025 年 1 至 2 月,前海就新增外商投资企业 372 家,同比增长 81.5%。其中,新增港资企业 295 家,同比增长 85.5%。与此同时,前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也同比增长 31%,达到 54.03 亿元,占深圳比重超六成。
「因深港合作而生,因深港携手而兴,前海肩负着为香港发展扩大空间,为香港的结构优化发挥杠杆作用的时代使命。」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聚焦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前海着力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香港建立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联系纽带。
从源头提升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冒尖
前海聚焦发展芯片、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行业,既是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核心实践,也是构建开放型创新生态的 「特区试验」。
2024 年发布的 《前海合作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显示,5 年来,前海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增长 1.41 倍,产业链覆盖度超 60%,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要地、全球投资热土,科技产业集聚成效显著、产业链覆盖度较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前海以真金白银不断为企业创新赋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记者注意到,根据 2024 年公布的政策,在前海合作区实际经营的科技创新企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可获 2000 万元支持。
为探寻这经济与产业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记者来到了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这里有一条名为 「5th RISC」 的 「路」。
据悉,这是由睿思芯科设置的装饰路牌。在计算机界,「RISC」 可谓大名鼎鼎,基于其建立的免费、开放的指令集架构 RISC-V 的开源模式,能大幅降低芯片设计的周期和成本。
「来深创业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睿思芯科创始人谭章熹表示,选择深圳不是偶然。在他看来,深圳所在的大湾区的创新资源与硅谷十分接近。睿思芯科当初要在香港设立子公司,需办理境外直接投资 (ODI) 备案,这个申办过程在别的地方需要 3 到 9 个月,但在前海 20 天就批了下来。
经过 7 年耕耘,如今睿思芯科已研发出多款高能效、高性能的处理器产品,并与世界 500 强中的多家芯片核心头部厂商合作落地,为其提供 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 授权和 SoC(系统级芯片) 定制化开发合作。
AI(人工智能) 爆火之际,芯片厂家也在悄然拉开竞争战场。离睿思芯科仅数公里的一栋大厦内,另一家芯片行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云豹智能便坐落于此。
2020 年,萧启阳创立了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带领一帮国内精英开发出 「第三颗主力芯片」DPU(数据处理芯片)。在此之前,芯片备受关注的是 CPU 和 GPU 这两类芯片,但随着数据量的爆发,DPU 作为一个新物种迅速崛起。这是因为 DPU 在数据搬运和网络加速上,有着更出色的表现,能够释放出更多的 CPU 算力。
目前,英伟达等国际龙头已在此领域深度布局。云豹智能作为国内龙头,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低成本、高能效算力需求,正在加紧研发下一代数据中心 DPU 芯片及周边产品。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透露,前海目前正争创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国际科技服务业新高地,拟推动前海科技服务业进入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将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5 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 5 周年。
为了支持深圳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加大力度,更好发挥深圳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 月 1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记者注意到,在随后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前海」 被直接提及 14 次。「前海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广东省将支持前海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说。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将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高水平建设前海等重大开放平台,并将把不少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率先在前海落地。
此外,张虎还提及将进一步深化电信、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服务业开放,「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领域的开放合作,支持前海等试点地区更多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业务」。
未来的前海,不只是商业产业聚集区。
「不像传统的都市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 『钟摆效应』,工作日熙攘繁忙而节假日人烟稀少。」 中国 (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表示,前海既有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汇聚,也有宜居、宜游的环境,「白天上班、夜晚消费,高素质人才在这里不仅能创造价值,还能消费价值,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据其测算,前海已达到世界第四代产业园区标准,即全球最先进水平,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造价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垂直园区」 模式使单位土地产值达到传统产业园的 5.8 倍,从承担单一的生产功能向集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等于一体的多元社区功能转变。
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上,据深铁集团透露,前海片区已建成运营 8 条轨道交通线路,深圳城市轨道路网运营线路达 18 条 (含有轨电车),总里程达 595.1 公里,「轨道上的生活圈」 正加速形成。
「随着城区规划的不断调整,前海已完成由生产向生活、生态 『三生融合』 的新型城镇化转型。可以预计,今后的前海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国际化的转型进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曲建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